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和古代文献资料证实,沙头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1956年,广东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沙头角附近的墨鱼坳和蒙仔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采集的陶片有夹沙黑陶和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曲折纹、方格纹;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环;还发现了陶纺轮。
它说明,沙头角地区有人类居住的历史比人们的推想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考古人员在沙头角东部的大小梅沙,多次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和先秦时期的墓葬和出土文物。1980年广东省博物馆调查发现小梅沙古代沙丘文化遗址。1980年至1992年,深圳博物馆考古队在大小梅沙沙丘遗址先后发掘并出土了彩陶盘和青铜器。2001年春,为配合大梅沙人工湖建设,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博物馆和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联合发掘了商及春秋时期的18座墓葬。这些重要发现,加深了人们对当地历史的认识。它告诉后人,先秦时期的沙头角地区,百越族的先民们创造了本地的古代文化。这一文化在其进程中虽然晚于中原地区,但从大梅沙的发现来看,先秦时期,这里的文化是基本连续和发展的。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早期人类在深圳东部地区生产和生活的状况。
深圳已有7000年人类拓荒史,秦汉时期属南海郡番禺县和博罗县。汉代在今南头城建有“司盐都尉”。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今南头城建立了东官郡和宝安县,成为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中原客家籍人士陆续南迁至此。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岭南道首设节度使。次年,在原宝安县辖地设东莞县,香港从此隶属东莞县,上属岭南道广州都督府。”同时,“唐朝还在海边屯门(今香港屯门)置军镇,兵额三千,以守提使一员管辖。管辖地域包括深圳宝安区沿海及新界一带,受南海郡守指大梅沙村东周墓葬出土 指 挥”。此后一直是广东在珠江口的海防重镇——“粤海门户”。
宋元时期,内陆地区不断有人开始迁居沿海一带居住。深圳考古人员在大梅沙发现了宋代合葬墓,两个瓮棺葬在一起,为夫妻迁葬。它证实了早在宋元时期陆续有人口南迁本地居住生活的历史。“明代军事上实行了卫所制度,广东全省共设15卫,下辖100余千户所,今香港地区分属设于东莞千户所和大鹏千户所。”
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设置新安县。新安县管辖今深圳、香港等地区(今龙岗区大部分属归善县)。这一时期,沙头角在地域上被划归“六都”管辖。
“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清廷勒令立界,期限三天,内迁五十里,界外尽夷房地,空其人,越界者斩,新安县属地迁界三分之二。清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县因内迁,属地人丁大减。新安县并入东莞县。”居住在海边的沙头角乡民背井离乡,田地一片荒芜,人民深受磨难。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宣布废除“迁界令”,并恢复新安县,史称“迁海复界”,鼓励原住民返乡耕种,发展生产。因原住民返乡者少,故又发布“招垦令”,清政府对从外地新迁入的乡民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或赠牛、或赠种、或免征地租等。这一时期,有大量来自江西、湖南、福建和广东潮洲、惠阳以及粤北山区的客籍人士迁居于此。这一时期,新安县沿海一带的迁入人口和新建村落均有了新的发展。沙头角镇内吴氏家族的祖先吴尚儒率领族人跋山涉水,从博罗来到沙头角开基立村。陆续迁来的还有担水坑温氏,山咀村黄氏、邱氏,上禾坑李氏、谷埔村宋氏、杨氏等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