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慕尼黑的高中时代

10岁时,小爱因斯坦从小学进入慕尼黑的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在德国,10~18岁的孩子都在高级中学度过,这段时期对青少年的智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他们以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这些学校为青年人提供普通教育,因此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语法。学生们教条般地学习这些复杂科目,几乎没有时间真正了解古代文化。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这种教学也困难得多。据说要训练思维,学习一种或两种复杂语言的语法必不可少,否则智力很难提升。然而对于渴望学习宇宙规律的爱因斯坦来说,尤其厌烦机械式的语言学习,这种教育就像普鲁士军队用的方法,在那里机械式地通过毫无意义的命令来重复执行。

而后当谈到他对学校的印象时,爱因斯坦常说:“小学教师就像中士,高中老师就像中尉。”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军中士因对普通士兵粗暴野蛮的行为而臭名远扬,众所周知,当军队完全听命于他们时,就会受到残酷虐待。另外,中尉属于上层阶级,不与这些人直接接触,而是间接来实现他们对权力的渴望。因此当把老师比作中士和中尉时,他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和强制他们遵守体制秩序。在学生眼中,老师不是更年长、经验丰富、可以帮他们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朋友,而是他们畏惧的上级,并试图尽可能服从他们来让自己好过点。

爱因斯坦有位高中老师叫鲁斯,他努力向学生们介绍古文化精神,还展示了这些古代思想对古典德国诗人和现代德国文化的影响。爱因斯坦对一切艺术都有强烈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他离世界上那些被隐蔽起来的和谐社会更近了一步。他对德国古典作家席勒、歌德以及莎士比亚产生了浓厚兴趣。《赫尔曼与多萝西娅》是歌德在政治最动荡时期写的一部半浪漫、半伤感的爱情小说,这本书深深刻在了爱因斯坦的记忆里。在这所高中,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放学后会在老师监督下留校。爱因斯坦觉得普通教育枯燥无味,这些额外的时间在学校更是一种折磨。但是被鲁斯老师留校监督时,爱因斯坦乐于受到惩罚。

他记得很清楚,在所有机械式的操练中,他有时会在艺术氛围中度过一个小时。这堂课的记忆在他脑海中活灵活现,但他从来不会停下来思考这会给老师留下什么印象。多年之后,爱因斯坦已经是苏黎世一名年轻教授,经过慕尼黑时想起了他唯一的老师,于是想去拜访他,在他看来这个老师看到他的学生也成了老师会很开心。但是爱因斯坦去鲁斯的住处时,衣着随意,这是他一贯的风格。鲁斯不记得有哪个学生叫爱因斯坦,也不明白这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找他做什么。老师以为这个人自称是他以前的学生,目的是向他借钱。很明显,他从未想过有学生会来拜访他仅仅是想要表达教育之恩。可能他的教学并没有爱因斯坦记忆中那样好,也许那只是爱因斯坦想象出来的。但无论如何,这次拜访让爱因斯坦觉得非常尴尬,所以他赶紧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