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城市经济学的内涵与内容体系

一、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界定

(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争议。例如,英国城市经济学家约翰·巴顿(John Barton,1986)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解决城市问题的科学。美国城市经济学家沃纳·赫希(1990)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1999)认为,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空间经济分析理论去解决城市产生、发展与空间布局和城市内部种种问题的学科。我国学术界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蔡孝箴、郭鸿懋(1990),饶会林(1989)以及王雅莉(2008)等都有各自的表述。《当代经济学学科》一书归纳了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四个观点:一是认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整体”,即用经济学原理来研究城市内部的各种问题。二是认为城市经济学把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城市经济总体上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三是认为城市体系的建立、地位、特征及发展规律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四是认为城市经济学应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研究:①如何充分发挥以经济中心多功能为核心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发挥经济中心作用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基本特征、城市发展战略等;②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可以把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微观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经济相关部分三个方面来研究。其中,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经济看成一个整体,侧重于研究城市经济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城市化、城市体系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内容;微观城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城市内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城市人口和就业,城市环境和生态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等内容;城市经济相关部分则主要涉及城市经营与治理、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城市、城市竞争力等内容。

本书认为,城市经济学是把城市作为空间资源系统,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空间的要素经济效益、资源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密度经济效益、结构经济效益和网络经济效益的学问。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空间资源——城市经济空间,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分配或配置、流通或交换、消费或利用及其优化的理论与应用。具体可见本节“三、本书的编排思路及内容安排”。

(二)城市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988年出版的《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对有关城市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归纳为三种不同的观点:①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为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城市交通等问题进行经济求解,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②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系统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城市经济中的各种生产关系等,反映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性质。③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城市经济系统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层次性以及跨学科性。这门综合学科可以看作经济学的分支,也可以看作城市科学的分支。它的综合性使它与其他学科(如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存在交叉,这也体现了城市经济学学科的边缘性质。

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王晓玲(2004)认为,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综合性边缘学科、空间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高级市场经济学、新型管理经济学、先进文化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饶会林等(2008)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是中观层次的经济学、空间范畴的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导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

综上所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认为: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相结合的兼具应用性、实证性和跨学科性的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结构经济学、复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三)城市经济学的学科边界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及土地经济学等学科存在一定的交叉,它们的研究都涉及城市的经济活动空间,都是经济学与区位或空间的结合,但也存在一些区别。城市经济学具有与这些学科不同的边界。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边界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一般而言,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的经济活动,而区域经济学研究更为广泛的区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包括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区域政策等。美国经济学会的《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EL)所创立的经济学文献主题分类系统,把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并列。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不存在谁隶属于谁的问题,两者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两者都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以及这种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们都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空间资源的配置问题,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但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空间及其变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它不仅研究城市空间,还研究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空间结构和经济活动。有学者认为,空间经济学是一个松散的学科群,包括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冯云廷,2018)。

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边界也不同。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结合,其研究重点通常包括地理位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地理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等。与城市经济学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的经济活动不同,经济地理学关注包括全球、国家、区域、城市以及农村范围内广泛的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1991年以来,着重研究生产的空间区位的新经济地理学逐渐进入城市经济学研究者的视野,它在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方面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新经济地理学只是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它研究的空间范围广泛,并不限于城市。

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属于不同的学科。城市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城市现象的学科,主要关注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流动等问题。城市规划学则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主要关注城市的用地分配、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历史保护等问题。城市经济学为提供城市规划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城市规划学则为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提供了支撑。

城市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的边界差异较为明显。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只涉及城市内部的土地经济问题,而土地经济问题是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土地经济学研究关注所有空间范围(包括农村和城市、区域和国家,甚至全球)和不同类型的土地经济问题,以及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商业、住宅等。城市经济学往往着重探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经济机理,例如,竞租如何影响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