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21世纪重读《资本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探索

一、研究分工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马克思的分工理论,首先要理解历史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19世纪60年代相比,历史条件至少发生了下述变化:

第一,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特征。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以电力和内燃机为特征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又发生了以计算机为特征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对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蓬勃展开的时代,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工业是经济的核心产业。但是到了现在,工业已经高度发展,服务业已经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时代,企业制度以业主制企业为主,资本家独资举办和经营企业。但是到了现在,股份制已经是企业的主要形式,2019年,美国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占全部私人企业增加值的73%,实行其他制度的企业的增加值只占全部私人企业增加值的27%。企业制度的变化对企业的分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所谓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补充性研究,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察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既要用新的历史事实去验证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正确性,也要根据马克思分工理论去研究新的分工现象,还要利用新的历史事实来发展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分工的新变化

关于企业内部的分工,马克思已经作了充分的论述,笔者主要补充企业分工的新现象和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分工出现了下述新的变化:

第一,企业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到了21世纪的今天,企业的分工已经变得很细致了。按照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的分析,出现管理层级制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71]现代企业不仅出现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之间的分工,而且在管理人员中出现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分工,在技术人员中出现了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分工,在操作工人中同样也产生了更加细致的分工,但在不同的行业里分工的类型有所不同。

另外,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在企业的内部分工中,现场操作的工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内部分工中,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软件业这样的科技行业,企业现场操作人员绝大部分是技术人员。

第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主要是业主制的时代,业主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制成为企业的主流制度。在公司制条件下,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通过公司董事会行使所有者的权利,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由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来管理。这样,协调企业分工的已不是资本家而是企业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级的增加,对企业分工实际发挥协调作用的管理人员出现层级下降的趋势。总经理决定了各个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的分工,而各个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的管理者决定了本部门内各个工作岗位的分工。

第三,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机器大工业时代,机器的使用和企业的分工使个人越来越趋向于从事某道工序的简单操作。一方面流水线的操作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另一方面个人每天都在重复极为单调和乏味的操作,个人的人性和身体受到不利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工人阶级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工人的劳动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尽管单调和乏味的操作没有乐趣,但是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所下降,劳动时间有所缩短。

表1-1列出马克思企业分工的理论框架以及笔者遵循马克思企业分工基本理论并考察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企业分工理论框架,重点标识的文字表示笔者根据新的历史资料提出的企业分工的新变化。从表1-1可以看到,笔者对马克思的企业分工理论没有实质性的补充,马克思提出的企业分工理论是正确的。

表1-1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企业分工理论研究纲要

三、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拓展研究

(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形成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单一的生产群体分化为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依赖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既包括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如生产部门中工业、农业、商业的分工等,也包括部门内部的分工,如工业中冶金业、机器制造业、纺织业等的分工等。马克思本人对社会分工并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但是历史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考证,已经揭示了社会分工的历史过程。

在开始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男人从长期狩猎活动中发现,某些动物可以驯化,他们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便开始进行动物的驯化。首先驯化的是狗,其次是羊、猪、牛等。妇女则从植物采集过程中发现了植物的生长规律,也逐步从采集植物发展为种植农作物。随着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了农业和牧业的分工,既包括部落内也包括部落之间的农业和牧业的分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在农业和牧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发明了制陶和纺织,并逐渐用陶轮来制陶,用织机来纺织。到了开始于6000年前的金石并用时代,人类从用天然铜来制作工具到用冶铜来制作工具。随后,冶金、建筑、运输、工具制造不断发展。这样,手工业逐渐从农业、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行业,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社会大分工以后,由于出现了农业、牧业、手工业,人们已经不是为自己进行生产,而是为交换进行生产,商品交换成为必要。这样,交换变为经常性的和固定化的,交换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到了奴隶社会初期,又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使商业从农业、牧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这种类型的社会分工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分工。

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以后,形成了社会生产部门的基本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分工已经结束,这些基本社会生产部门内部的社会分工从来没有停止过。以手工业为例,到公元前700年,罗马的家庭手工业中已经出现了金工、木工、陶工、革工等专业分工,其他文明古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专业分工已不是一个手工业内的工种的分工,而是不同的手工业的分工。到了14世纪,家庭手工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如巴黎的手工业约有350种,法兰克福的手工业约有107种。到了当代,工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工业通常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公用事业三大类型,其中的制造业就有29种行业。这种类型的社会分工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特殊分工。

即使社会分工不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但是马克思正确地指出了决定社会分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调节社会分工的机制是市场。在马克思以后,经济学者们对社会分工也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者杨小凯名义上是研究分工,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分工,关于他的分工理论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

(二)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笔者认为社会分工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一,社会大分工是否在商业从农业、牧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时就停止了?推动社会分工的机制除了市场以外是否还有政府?第二,在现代经济中,有的社会分工会转化为企业分工,有的企业分工又会转化为社会分工,这种转化和替代的机制是什么?第三,现代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既不是社会分工又不是企业分工的新型分工——企业网络分工,这种分工的形成机制又是什么?笔者试图按照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来讨论这三个问题。

历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公认存在三次社会大分工。但笔者认为,实际上,社会大分工仍然在继续着。例如,由于原材料的供给、产品的加工、产品的消费不在同一个地方,为实现原材料和产品地理位置转换的交通运输业开始发展起来。又如,人类在满足了吃、穿、住的基本需要以后,产生了对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一部分人专门提供这种类型的服务,从而形成了文化娱乐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类似于交通运输业和文化娱乐业这样的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行业不断出现。这些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从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新的一次社会分工。

笔者提出人类社会发生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和事实根据如下:

第一个根据是服务业是区别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社会经济部门。从社会经济部门的特征来看,农业主要从事植物的种植,畜牧业主要从事动物的饲养,手工业主要从事的是产品的加工,商业主要从事的是商品的交换,而服务业主要提供服务。

首先,虽然服务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一样都提供产品,但是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提供的是有形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消费性的;而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这些产品同样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消费性的。既然根据产品的基本特征分别将提供农产品、畜产品、加工品的部门划分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应该将提供无形服务的服务业看作同一层次的社会经济部门。

其次,虽然服务业与商业都在提供某种服务,商业在现代经济中也属于服务业,但是商业提供的服务是发生在商品生产出来以后的交换过程,而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本身就处在生产过程,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另一个生产过程,提供的消费性服务则进入消费过程,服务业与商业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应该把商业从其他产业的分离看作代表服务业从其他产业的分离。

目前,关于是不是全部服务的提供都属于生产行为在经济学界还存在分歧,但相当大一部分服务的提供属于生产行为应该没有异议。这就是说,服务业提供服务是在生产某种无形的产品,而商业则是从事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交易,这两个经济部门明显是不同的。另外,社会分工并非生产劳动的分工。商业劳动并不是生产劳动,但商业从别的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离也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因此,不能把服务业看作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一个附属部门,它是一个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平行的社会经济部门。

第二个根据是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已经成为超过任何一个经济部门的主要经济部门。2021年,美国私人服务业增加值占私人产业总增加值的71%,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3.3%,如此等等。

由此可见,服务业已经是当代经济中的重要经济部门。从各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横截面分析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越大;科学技术水平越高,服务业在各个生产部门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但是在社会大分工中却没有出现服务业的分工,这显然有悖于经济现实。

从中国古代史来看,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三次社会大分工已经发生,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各种形态复杂的陶器、玉器、铜器,良渚考古还发现了丝绸、漆器。服务业的雏形则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标志性事件是音乐和舞蹈的产生。[72]但是,夏代的音乐和舞蹈只是祭神或供贵族享乐。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和舞蹈才开始演变为民间的一个行业,[73]服务业的分工才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教育行业初级形态的私学已经出现,[74]作为医疗行业初级形态的民间医生也开始产生。[75]到汉代,钱庄开始出现。中国历史表明,在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发生了第四次社会大分工,服务业逐渐从别的经济部门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

另外,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创新,都会导致新的社会分工。例如,人类发明了电以后,出现了电气设备制造业、发电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以后,出现了计算机制造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如此等等。可以预料,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要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就不会停止。

(三)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形成机制

分工具有两重性,既有生产力属性的一面,也有生产关系属性的一面。分工中的社会分工是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工,生产关系的属性会更强烈一些。社会生产力愈发展,生产部门就愈多,社会分工就愈细。当然,社会分工的发展又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改进生产的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导致社会分工的机制是什么呢?这就是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使社会分工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是什么机制使社会分工成为现实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分工形成的机制是商品交换,也就是市场。“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76]但是,根据前面对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考证,当时商品交换还是一种偶然的情况。在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最初发生的时候,主要还是部落内部的分工。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才出现了专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部落。因此,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作用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及三大经济部门内部的社会分工。

因此,笔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的机制是劳动效率,即人类付出劳动以后希望得到更多和更稳定的食物来源。如前所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源于自然分工。在人类猎获动物和采集植物来充饥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活是很不稳定的。在没有猎获到动物和采集到植物时,人类只好忍饥挨饿。因此,当人类发现动物可以驯化和粮食可以种植以后,他们为了改变饥饱不匀的生活开始驯化动物和种植粮食。后来,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发现,部分人专门驯化动物、部分人专门种植粮食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在部落内部就发生了专门驯化动物或种植粮食的分工,于是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仅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是在相似的机制下发生的。

在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以后,商品的交换变得经常和固定,商品市场也不断发展。这样,市场机制逐渐开始发挥作用。所谓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中存在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当生产者将他们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售时,他们的商品便形成了竞争的关系。谁的商品质量高或价格低,谁的商品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在竞争机制的调节下,生产者不得不努力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同样质量的商品,或者以同样的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商品。另外,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就会增加。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这种商品的生产者的利润就会下降,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就会减少。

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者必须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去生产市场需要的商品。社会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改进生产的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正因为这样,一次次社会大分工相继出现,每一个生产部门内的社会分工也在不断地细化。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市场机制对社会分工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

虽然市场的调节是有效率的,但是市场也会发生失灵。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市场失灵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商品市场不能调节公共产品的生产。例如,义务教育、传染病控制、公共道路等,市场是不会提供的。二是商品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节比较缓慢。例如,一项新的技术产生以后,如果这项技术不能带来利润,它是不会商品化的。因此,一项技术从创新到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如美国式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式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日本式的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的调节机制除了市场以外,还有政府。政府的作用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这样,有些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如义务教育、疾病控制的社会分工是由政府来调节的。二是由政府来催化新的产业的发展。对于某些有助于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政府往往通过财政和金融的手段来加快这些技术的采用和这些产品的生产,从而推动社会分工。

在各种形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对社会分工调节作用最大的是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具有明确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其中产业结构政策使产业结构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每个时期都会确定该时期的主导产业,然后通过各种措施扶持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先后将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合成纤维、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电子设备作为主导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确定了主导产业以后,日本政府就通过税收减免、优惠贷款、贸易保护等方式来促进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社会分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表1-2列出了马克思社会分工的理论框架以及笔者遵循马克思社会分工基本理论和对新的历史条件的考察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框架,重点标识出了笔者根据新的历史资料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所作的补充。

表1-2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研究纲要

四、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替代性研究

(一)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的替代关系

前面的分析已经证明,企业内部分工不同于社会分工。但是,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社会分工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前提。显然,如果手工制造业不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就不可能发生手工制造业内部的分工。但是,手工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将使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从而带动生产这些专门工具的部门的发展,即带动了手工制造业之间的分工。马克思的研究从一般规律上揭示了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但是,如果撇开第一个层次的社会分工即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分工,来讨论第二个层次的社会分工,如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内部的分工,特别是这种工业和那种工业的社会分工,那么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之间还存在某种替代关系。这就是说,商品生产既可以采用社会分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企业内部分工的形式。或者说,在某种情况下社会分工会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在某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分工又会转化为社会分工。如果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的分工存在替代关系,那么又是什么机制在调节这种替代关系呢?

马克思没有专门研究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替代问题,但是马克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相互联系时曾经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77]在这里,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发生反作用,就是指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可能会分离为社会分工,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二)关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替代性的讨论

在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相互替代这个问题上,有两项研究成果值得注意:一是施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说,二是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施蒂格勒(G.J.Stigler)指出,产业存在生命周期。在一个产业的新生时期,由于市场狭小,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规模比较小,不可能将各个生产环节独立为各个产业,因而该产业的产品由一个全能型的企业生产,分工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企业不仅生产最终产品,还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种中间产品。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该产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规模已很大,这些环节逐渐分化出去由各个独立的企业来承担,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化为社会分工。到了这个产业的衰落时期,随着市场规模的缩小,已经分别由独立的企业来承担的各个生产环节又重新返回一个企业的内部,社会分工又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分工。[78]

施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说可以解释这样的现象:在钢铁企业建立的初期,由于钢铁的市场规模比较小,钢铁企业不仅冶炼钢铁,还采掘铁矿石,冶炼和采掘是企业的内部分工。但是,在钢铁市场规模扩大以后,钢铁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生产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出现了规模收益递减。铁矿石的采掘与钢铁的冶炼终于分离,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变为冶炼业和采掘业的社会分工。

施蒂格勒产业生命周期假说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如果一个企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企业内部分工很可能转变为社会分工。但是,这个假说确实还只是假说,还很难证实企业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是可逆的,也就是当企业内部的分工为社会分工所取代后,社会分工能否重新为企业内部的分工所取代,从而能够完成一个产业周期。至少到21世纪的今天,还没有出现铁矿石的采掘与钢铁的冶炼又重新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的普遍案例。

另一个理论是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企业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按照科斯的解释,在企业外部,由价格机制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但是,在企业内部,企业家的指挥取代了价格机制,社会资源的配置是由企业家决定的。但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称为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寻找信息的成本、合同谈判的成本、合同履行的成本等。企业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当利用价格机制的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家协调生产所花费的成本时,人们为了节约成本,倾向于用企业内部的协调机制来取代企业外部的价格机制,从而产生了企业这种组织形式。[79]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从成本的角度解释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的相互替代。假定某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如果从市场获得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协调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那么企业将选择在企业内部生产中间产品,即企业采取内部分工的方式;相反,如果从市场获得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低于企业内部协调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那么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将由不同的企业完成,即生产采取社会分工的方式。

(三)笔者对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替代性的分析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企业的产生,还可以解释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的相互替代。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时候不断提到生产力这个概念,而生产力指的就是生产效率。从实物形态来看,生产力或生产效率是指一定的投入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从货币形态来看,生产力或生产效率是指花费一定的成本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或者得到一定的收益只花费更低的成本。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企业分工是在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人们从社会分工中已经充分体会到分工可以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在企业内部也采用了分工的方法进行生产。但是,当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而企业又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性质,将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企业的中间产品较多,难以有效地协作生产,造成生产效率下降;另一种情形是中间产品不多,可以有效地协作生产,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就会专门从事最终产品的生产,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分离出去,这样企业内部的分工将转化为社会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分工不会转化为社会分工。这就是说,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的替代仍然取决于这两种分工的生产效率。

因此,生产效率的变化是导致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相互替代的机制。利用这种机制不仅可以解释企业内部的分工如何转化为社会分工,同样可以解释社会分工如何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来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是由不同的企业完成的,即通过社会分工的形式完成的,但是如果将这些不同的生产环节变为一个企业内部的分工能够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分工同样可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

马克思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可以涵盖施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和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施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只是马克思分析方法的特例,也就是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下的特例。另外,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也是马克思分析方法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即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生产效率。马克思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仅仅是研究抽象的分工,即不依赖特定社会形态下的分工。但是,马克思历来关注具体的分工,即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分工。如果分析这种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分工,那么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对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相互替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企业分工替代社会分工的影响。

私人垄断是指少数几个企业通过控制市场的供给或需求来获得超额利润的状况。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地把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不断地兼并或收购别的厂商以扩大规模,即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方法进行扩张。当资本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在一个生产部门内往往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它们可以有效地排斥别的企业的竞争,从而形成了私人垄断。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形成的。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次兼并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形式是横向兼并,即对相同生产部门的企业进行兼并。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形式是纵向兼并,即对上游和下游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进行兼并。第三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形式是混合兼并,即对彼此之间不存在业务关系的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进行兼并。很显然,在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的过程中,社会分工不断地转化为企业分工。

在社会经济形态变化导致的企业分工替代社会分工的情况下,生产效率调节机制的作用减弱。企业在不断地将社会分工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的过程中,考虑的主要不是生产效率,也不是交易费用,而是试图通过对市场的垄断来获取垄断利润。由此可见,影响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相互替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生产效率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它们在不同的时期里在不同的程度上导致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相互替代。

马克思本人没有分析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相互替代问题,上述分析是笔者根据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所得到的结论。归纳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表1-3表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相互替代的理论。

表1-3 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相互替代的理论框架

五、新的分工形态——企业网络分工的研究

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是分工的两种基本的形态。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分工的形态——企业网络分工。企业网络分工是指若干家企业以契约的方式而不是以所有制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来生产某种最终产品。处于这个网络中的企业形成垂直的生产关系,一个企业的产出品是另一个企业的投入品。

企业网络分工是介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之间的一种分工。企业网络分工与企业分工不同。前者是由多个独立的企业完成同一个生产过程,后者是由一个独立的企业完成同一个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网络分工与社会分工是相似的。但是,企业网络分工也与社会分工不同。前者是指一个企业专门为另一个企业生产,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契约关系;后者是指一个企业为一般的生产者或消费者生产,企业之间不存在密切的契约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网络分工又与企业分工是相似的。企业网络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日本和意大利,日本的企业网络是以大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企业组织形式,意大利的企业网络是由中小企业形成的组织形式。

如果说社会分工的调节机制是市场,企业内部分工的调节机制是企业,那么企业网络分工调节机制是什么呢?美国经济学者里查德逊(G.B.Richardson)在1972年9月《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产业组织》的论文,提出了劳动分工具有三种协调方式,即市场、企业、网络。[80]根据里查德逊的分析,网络协调方式适合于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依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活动。如果企业的活动是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的通用性活动,那么企业之间不需要进行事前的计划和协调,因而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如果企业的活动是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服务的特定性活动,那么企业之间就需要进行事前的计划和协调,这就是网络协调方式。所谓网络协调机制是指各个企业通过长期和稳定的契约关系来规定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协调各自的生产活动。网络协调机制的交易成本主要是达成契约和履行契约的成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与一系列中小企业进行谈判,根据生产的要求签订一系列的契约,然后监督着契约的履行。一旦各个企业形成同生死共存亡的关系,网络协调机制的交易成本就会下降。

企业网络分工实际上是从企业内部分工转变而来的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社会分工。既然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可以解释社会分工对企业内部分工的替代,自然也可以解释企业网络分工。企业网络分工是为了克服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出现困难而形成的。某些最终产品极为复杂,包括许多零部件。如果由一家企业来生产全部零部件,将会出现极为复杂的分工。假如在企业内部没有出现协作上的困难,没有出现生产效率下降的现象,企业仍然会以内部分工的方式生产这些产品。假如在企业内部产生协作上的困难,并出现生产效率下降的现象,则有可能以社会分工的方式生产这些产品。但是,这些最终产品的零部件并不是通用的,而是某种特定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如果这些零部件仅仅以社会分工的方式来生产,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同样会影响这种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克服协作上的困难,提高生产效率,便产生了企业网络分工。企业网络分工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但处于社会分工中的企业通过契约的关系形成稳定的联盟。

例如,汽车的生产包括上万种零部件,而且每个零部件要通过许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如果全部零部件都由一家企业来生产,将有可能由于协作上的困难出现生产效率下降的情况。如果全部零部件由互不相干的企业来生产,即便有可能,也会由于彼此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中间产品供给机制而使汽车的生产效率下降。正是这个缘故,汽车行业最早出现诸如“丰田生产体制”的企业网络分工。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不同,社会分工、企业内部分工、企业网络分工这三种分工形式的生产效率不一定是一样的,同样一种产品的生产所采用的分工方式就会不同。例如,日本汽车行业采用企业网络分工的方式来生产汽车,而美国汽车行业则采用企业内部分工的方式来生产汽车,这说明企业网络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的生产效率在这两个国家并不是一样的。

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实际上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明生产效率,因而也可以解释企业网络分工形成的原因。如果某种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许多零部件才能完成,那么社会分工、企业内部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关键问题在于协调这三种分工的成本。社会分工需要市场来协调,企业内部分工需要企业来协调,企业网络分工需要契约来协调。这三种协调机制都要花费交易成本,哪一种协调机制的交易成本低,就会发生哪一种分工。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采用社会分工的方式生产包括许多零部件的最终产品的协调成本过高,因而通常采用企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网络的分工来生产这些产品。由此可见,里查德逊的分析方法与科斯的分析方法是相似的。

马克思本人没有分析企业网络分工问题。上述是笔者根据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所得到的结论。归纳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表1-4表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网络分工的理论框架。

表1-4 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网络分工的理论框架

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分工理论是正确的。它适用于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还适用于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私有制消亡以后,劳动者在资本所有者的雇佣下为生存而被束缚在某个工序上的分工将不存在。但是,只要有生产,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总在从事着某个行业、某个机构、某种工作,这种意义上的分工将永远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企业分工、企业网络分工将不断发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