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赋能:任正非经营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人类社会的进步论

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历程,也是对自身生存环境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过程。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得益于国际间农产品贸易的便利,不同地域在比较竞争优势理论的驱动下,形成了农产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及消费各个链条上的国际分工,并大大提高了整个人类的农业产出效率,实现了人口的高速增长。

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将在2030年之前达到73亿,2050年达到97亿,2100年达到112亿。

事实上,人口增长的真实速度比2015年的预计要快得多。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而这又给人类带来了新考验——全球能源产销、环境和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管控、疾病防控、经济均衡发展、财富合理分配……如何协调和管理这些领域的国际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此以外,人类追求更好的生活,主要依靠什么实现呢?科技创新。正如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拥有了可以全面毁灭自身的能力一样,新的科技进步,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便利的同时,往往也放出了“潘多拉盒子”里的恶魔。例如,人类对核能的利用存在高风险,基因科学在深度应用中面临着伦理挑战,这些都可能让人类毁灭自己。再如,人工智能发展失控的风险,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技术反而有可能封堵人类的发展路径。

物理学家霍金就曾多次表达对人工智能发展潜在风险的担忧,他曾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事。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在人工智能从原始形态不断发展,并被证明非常有用的同时,我也在担忧创造一个可以等同或超越人类的事物所导致的结果: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自我意志,一个与我们冲突的意志……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

霍金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事实上,在其去世前不久,他甚至认为这已经不只是一件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了,而是要考虑会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

随着不遵循人类意愿行事的超级智能的崛起,那个强大的系统会威胁到人类。这样的结果是否有可能?如果有可能,那么这些情况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危险的超级智能崛起的可能性……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我曾经说过,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能型自主武器……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未来几十年里,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智能的支持和建议,在医疗、工作、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是我们必须要确保是我们来掌控人工智能,而非它掌控我们。

在面对这些潜在的巨大风险时,任正非表现出了一贯的坚定乐观。他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步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深信不疑,相信以全球化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大势不会改变,纵使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保守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回潮,纵使全球化的浪潮在过去几年在美国的主导下有所减弱,纵使华为本身正在承受种种反全球化政策的挤压和打击,纵使人类对新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把整个人类带进了前所未有的未知领域,任正非对人类整体进步趋势的信心未曾稍减。

我认为对负面的东西不要担忧过多,担忧过多会抑制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是造福这个社会的,不能害怕人工智能而阻碍发展……现在讲转基因,也就是编辑基因,编辑植物的基因大家不反对,为什么人的基因就不能被编辑呢?如果一个人有病没办法治疗了,把基因编辑一下可能病好了,当然,病好了几十年后可能会有后遗症,带来想象不到的病症,那总比当期就死亡要好。在不断的实践中,就找到了怎么治疗病症。

任正非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的发展,我认为无论人们接受不接受,社会都会客观前进,除非建立一个中世纪政教合一的组织,坚决不允许做,才会做不起来。但中世纪那么黑暗,还出了一个哥白尼……在这个社会上有大量的重复劳动,这些重复劳动让机器完成,会比让人完成的水平更高。社会还有很多模糊的问题、判断不清的问题,由机器来处理,这就是脑力劳动自动化。人工智能,就像核电一样,会推动人类进步,都是好处大于害处……能源将来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瓶颈”,大家都怕核辐射,我们在世界上没有人的地方大量建核电站,用人工智能在那里生产,人都不去,那怕核能干什么呢?核是很恐怖的,但中国没在害怕,中国解决了能源问题。缺电以后生产力下降,收入降低,就没钱读书了,文化就降低了。文化降低,生产也跟着降低。生产降低,收入也降低了,最后由害怕变成落后国家了。

任正非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人类不会自我灭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和自律,找到利用和控制以人工智能和基因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平衡点,不会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出现失控甚至自我毁灭的局面。

这种对未来的乐观精神,体现了任正非在总体上相信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即相信人类社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无论对“好”和“强”如何定义。

面对未来人类社会,我认为是更美好的。大家从情感上产生对“人工智能代替人类”的恐怖,这是文学家想象的。但是社会有法律、宗教、道德、共同制约措施,让反人类的不正确现象不能发生或者发生少一点。我们认为,财富会越创造越多,不是越来越少……孩子应该是一代比一代优秀,否则不如倒回五千年前最好,其实五千年前太落后了,我们今天还是比五千年前好。再过两千年,我们现在发愁的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这种面向未来的乐观态度,当然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因为未来的发展不可否认地具有各种可能性。哪怕悲观的预测变成现实的概率再低,总有演化成事实的可能。正是对这种可能性,哪怕是微弱的可能性的担忧,才使众多优秀的头脑未雨绸缪,也使很多珍贵的资源被消耗在预防最坏场景的发生上。

但是,如果想把人生的潜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如果坚持从正面来创造,而不是从侧面来预防的角度,去选择人生和事业的路径,那么对未来的乐观精神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我们只有相信未来能找到解决之道,只有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才不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正如在企业管理中常说的那样:前进中的问题,会在发展中解决。这正是任正非的态度。

此外,任正非对人类未来的信心,除避开虚无主义和放任无为的态度之外,也是基于他对人性、理性的洞察。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类有能力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有能力对其加以改造,有能力通过妥协达成共识,有能力通过科技进步来化解累积的难题。而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基于人类共有的生存和发展本能。简言之,人性本身,通过繁复多样的集体博弈机制,可以形成持续进步的基础。因此,任正非对人类明天的信心,既来自他本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他对人性在集体博弈中的必然平衡所作出的洞察。

人类的持续进步,必然会通过持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因此,企业不仅必须参与这种创新和发展,而且必须争取更快、更高质量地创新和发展,唯有在创新和发展中领先,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生存,从而使乐观不仅仅是战略上的精神,也是执行中的结果。

这就意味着,一个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一定同时也是一个实干者和行动者。如果乐观仅停留在精神层面,它就会被抽象成宗教式的救赎;如果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它就会变成自我麻醉和自我欺骗,从而不再是乐观,而是异化成迷信和无为。只有基于乐观精神,采取行动,投身于促成乐观愿景落地的实践,才能在逻辑上、心理上、因果关系上形成乐观得以存在的基础,验证乐观愿景的现实性,并形成乐观精神及其现实基础之间的正向反馈,从而使乐观精神成为一种理性的宣示,而不仅仅是信仰的赌博。

任正非的乐观精神,就是通过和实干结合,实现了其逻辑上的自洽,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正向反馈,从而不断强化,成为一种智慧和洞察。他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基于对人性和组织机构发展和运营规律的洞察,把乐观精神和实干相结合,证明了自己乐观精神的理性和严肃性,也提供了又一个鲜明的乐观精神优越性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