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师高能宋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莺莺燕燕

先讲一首张先的小令。

张先(990年—1078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是北宋前期一位著名的词人。他享高寿而又极风流,既解风情,又很风趣;既非常聪明,又十分豁达。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有女人缘。八十五岁时他还在杭州娶了个小妾,连晚辈苏东坡都觉得很难为情,还写了《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莺莺”“燕燕”在诗词中泛指歌伎或妓女,此处特指张先的小妾。“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不知道苏东坡是恭维他还是挖苦他。

可以想象,诗酒风流与风花雪月,就是张先词的主要内容。《醉垂鞭·双蝶绣罗裙》便是一首歌咏艳情的小令: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是词牌,不是词的标题。词牌就是曲调名称,兴起之初依调填词,词的内容与词的曲调完全统一,所以有词牌就无须标题,唐五代至北宋早期通常都是这样。苏轼以诗为词以后,词的曲调与词的内容互不相关,这才必须在词牌之外另加标题,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先这首《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很有名,被收录在《宋词三百首》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这三句其实是倒装句,应该是“东池宴,初相见,双蝶绣罗裙”。倒装固然是形式和押韵的需要,也是为了突出重点。他一起笔就是“双蝶绣罗裙”,是为了凸显她的着装。时间大概是春夏之交,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大家注意,这个女孩穿的裙子是“双蝶绣罗裙”,裙子上面绣了两只小蝴蝶。她穿得淡雅得体。

“东池宴,初相见”,古人设宴请客吃饭,比我们更风雅。他们一般是怎样设宴的呢?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在一个池塘旁边设宴。这跟我们今天大不一样,我们现在是订个包厢,弄个排气扇转啊转的,真一点意思也没有。

“东池宴,初相见”,见到什么样子呢?张先是个情场老手,他看姑娘看得特别有层次,首先看她的衣着——“双蝶绣罗裙”。接着,看她脸蛋——“朱粉不深匀”。由于要见张先这样的社会名流,那个女孩无疑会着意打扮,她既不是素面朝天——过于随意便失之傲,又不是浓妆艳抹——油头粉面又失之俗,你们看她略施淡妆,“朱粉不深匀”,稍加晕染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过分涂抹显示对自己的自信,这样看上去十分明丽,又完全是一派天然,就像诗歌语言极尽锤炼,却不留下人工的痕迹。

下一句写得太漂亮了,“闲花淡淡春”,我的个天!这个女孩子给张先的印象太好了,淡妆似有若无,浅笑含而不露,她就像春天野外的一朵闲花,没有任何人工的修剪装点,遍体都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清闲脱俗,一尘不染。

上阕写的什么呢?写词人在“东池宴”上对姑娘的第一印象,英语把这叫“first impression”。

下阕过片(阕)不换意,紧承上阕继续写姑娘的容貌:“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大家注意,这里也是个倒装句,它应该是:“人人道,柳腰身,细看诸处好。”我刚才说过,词人跟那个姑娘是第一次见面。“人人道,柳腰身”的意思是说,我们还没有见面的时候,人人都说这个姑娘长得真美,“柳腰身”就是古代白话小说中常常形容的“腰如弱柳迎风”,也就是我们今天俗话说的“水蛇腰”。大家要想对“柳腰身”有感性认识,可以看看时装表演走T台的那些女性模特,她们把身材的美妙展示得分外妖娆。

由于所有人都说她的身材好,这才引起了张先的高度注意:“细看诸处好。”我的个天!岂止是身材好,你们仔细瞅瞅,她头发、眉毛、眼睛、嘴唇、手,样样长得是地方。天哪!没有一样不好。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乱山”是花园里的假山。“昏”就是昏暗。这首词是他见这个女孩子的第二天写的。他说,难怪昨天那个花园里的假山一片昏暗,噢,原来是“来时衣上云”。

“来时衣上云”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过《天仙配》没有?天仙从天上下来的时候,衣角后面就带有云彩。张先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此女只应天上有”,这个女孩子不是人世的凡胎,她是仙女下凡。

“昨日乱山昏”中的“乱山”,上承首句的“东池”,可见他们是在花园里吃饭,花园里有树有花有山有水。古代的富贵人家都有私家园林。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位“朱粉不深匀”的女孩,其实是一个风尘女子,多半是一位歌伎。我们怎么知道她是个风尘女子呢?因为古代的大家闺秀,绝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不会陪一般的男人在外面吃饭。

这首词把一位歌伎写得如此细腻、典雅、高贵,把她精致化、高雅化、贵族化,与其说是写眼前的歌伎,不如说是写他心中理想的女神。

唐宋词中的情词多属艳情,写与风尘女子的纠葛缠绵,写歌伎的花容玉貌。现略讲一首晏殊的《浣溪沙·淡淡梳妆薄薄衣》,便于大家参读比较,以提高自己细腻的感受能力: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

晏殊与张先是同时代的词人,词中女孩的打扮也是“淡淡梳妆”,长得也是“天仙模样”,穿着也是“薄薄衣”,由此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对异性的审美趣味,普遍崇尚素淡高雅,这与他们对诗文和工艺的审美十分一致。出土的宋瓷都是白净的素瓷,与大红大绿的唐三彩大异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