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天上降魔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3.2.1...开始升级

随后几日,张日月将房间布置妥当,又吩咐小球球不可随意打扰,才着手闭关一事。

屋外下着小雨,连绵细雨如丝,笼罩着整个张家大院。

天色阴沉,仿佛一块灰蒙蒙的幕布低垂在天际。

张家大院的轮廓,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青瓦屋顶上,雨水顺着瓦片的弧度缓缓流下,在檐角汇聚成串串晶莹的水珠,轻轻滴落。

院墙上的青苔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翠绿,仿佛一幅水墨画般静谧。

庭院里,石板路上积了一层薄薄的水,倒映着天光,宛如一条蜿蜒的银带。

雨滴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又很快平息。

庭中花圃里的花草在雨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

偶尔有仆人撑着油纸伞匆匆走过,伞面上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地上留下一串水花。

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雷鸣,外面的雨慢慢变大。

房间里,烛光摇曳,在墙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与雨水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窗前的张日月抖落手上的雨水,坐回蒲团上,开始梳理这几个月来的经历。

从一开始的文弱书生,到如今已经有了一些自保之力,算是不负这几月的诸多努力。

“虎形拳入门后,体魄确实强健了不少。”他活动了下手腕,感受着体内充盈的力量,“尤其是这段时间的实战,让我对这门拳法的理解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苦笑。

这些进步都是用命换来的。

无论是第一次修改武学,还是落土坡时遭遇追杀,亦或是在徐府与黑莲教的人死斗,每一次都是在生死边缘挣扎。

“这练了武,可就是踏入了是非门...”他从暗格取出这些时日得到的物件,在烛光下仔细端详,“青铜神像、炼铁门门人,徐家紫金粉、还有在绥阳湖附近活动的黑莲教...这一切种种必定有所关联。”

张日月将神像放在一旁,又取出从黑衣人身上搜到的信件。

“而且黑莲教要在水源投毒,这事非同小可。”他眉头紧锁,“可惜父亲那边一时难以说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提升实力。有了《惊涛劲》这门内家武学,或许能让我更进一步。”

他不禁想起这些月来习练虎形拳的经历。

虽然天元省略了苦修过程,可气血的大肆应用,刚猛力道的凝聚都会慢慢损伤肉身,更不用说对敌时造成的暗伤。

如此长久下去,一旦晚年气血衰败,压制不住伤势,暴毙而亡的几率大到可怕。

而内家武学能够延年益寿,稳固根基,但修炼极难,且需要极强的悟性和时间。

正常来说,内外武学皆都有利有弊,常人精力有限,或许无法做到同时合练内外武学。

但他不一样....

他取出《惊涛劲》的手札,仔细研读起来。

这门内家武学,与他此前修习的虎形拳截然不同。

“调息、养气、导引...”张日月轻声念着手札上的关键词,“要从最基础的呼吸开始。”

按照手札的指示,他缓缓闭上眼睛,开始调整呼吸。

然而仅仅是保持均匀的呼吸,就让他感到异常困难。

以往练习虎形拳时的大开大合,反而成了此刻最大的阻碍。

“果然内家武学讲究的是细微处的体会。”他暗自思索,“虎形拳重在发力,讲究一力降十会。而这《惊涛劲》,却是要在呼吸间体会气机流转。”

时间一点点流逝,雨声渐歇,夜色渐深。

小球球轻手轻脚地送来晚膳,见到张日月正襟危坐的样子,不由得驻足观望。

往日练习虎形拳时,少爷总是大汗淋漓,充满力量。

而此刻的他,却安静得如同一尊雕像。

“少爷,该用膳了。”她轻声提醒。

张日月缓缓睁开眼睛,“已经这个时辰了吗?”他苦笑道,“竟如此难学,一整天下来,连最基础的均匀呼吸都做不到。”

“少爷不必着急,”小球球安慰道,“您练虎形拳时不也是慢慢来的吗?”

“不一样。”张日月摇头,“虎形拳讲究招式和力道,有形可循。而这内家功夫,全在一个'意'字上。要以意引气,以气运身...”

说着,他又陷入了沉思。

小球球见状,悄悄退了出去。

接下来的日子,张日月完全沉浸在了修炼中。

起初几日,他只是反复练习调息。

每当以为掌握了诀窍,却又会在不经意间乱了节奏。

这种挫败感,是他练习虎形拳时从未体会过的。

“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虎形拳虽然耗损气血,但只要勤加练习,终能见效。而这内家功夫,却是要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下功夫。”

“以意引气...”

他按照手札所述,尝试感受体内的气机流转。

然而这“意“字如何理解,却让他犯了难。

“是要像虎形拳那样,以意念引导力量吗?”

他试着用练习虎形拳的方式去理解,却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与虎形拳那种刚猛直接的路子不同,内家功夫讲究循序渐进,每一步都需要扎实的根基。

“少爷,热毛巾和药茶准备好了。”小球球轻声道。

这些日子她看着张日月日渐消瘦,特意去找了些调理气血的药材。

“辛苦你了。”张日月接过毛巾,擦去额头的冷汗。

连续几日的修炼,仅仅是最基础的调息就让他疲惫不堪。

他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有天元在手,总该能找到门路。

此后几日,他开始重新梳理修炼思路。

不再一味追求感悟,而是从最基础的呼吸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

“外家练力,讲究发力路线。那内家引气,或许也该找到某种规律。”

他开始用理工科的思维,去分析手札上的要诀。

小球球突然发现自家少爷的修炼方式变了。

不再整日端坐,而是会适时起身走动,有时甚至会做些简单的虎形拳基础动作。

“少爷,您这是...”

“我在尝试由外而内,入门惊涛劲。”张日月解释道,“虎形拳讲究发力,《惊涛劲》重在引气。或许可以从最基础的动作中,寻找二者的共通之处。”

就这样,在反复的实践和思考中,张日月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原来如此,内外本是一体。”他轻声自语,“外练筋骨皮,是为了让身体能够承载气机。而内炼一口气,又何尝不是在为外功打基础。”

小球球送来晚膳,见张日月虽然清瘦了些,但精神却比从前更好。

那种由内而外的沉稳气质,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张日月望向远方,“有了这段时日的尝试,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我也算有了些眉目。”

往后几日,小球球送饭时,都能看到张日月不同的尝试。

有时是静坐调息,有时是缓慢行走,有时甚至站在院中淋雨。

“少爷,小心着凉...”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开了口。

“球球。”张日月睁开眼睛,“你看这雨,一开始杂乱无章,但仔细去看,却自有其规律。“

“少爷,先进屋吧...你再这样下去会生病的....”

“息缓气绵,神光聚顶,沉贯丹庭,心息相依,蓄发相生,升降归根,萌覆天地,造化自然.....”

他似是没听到,只是口中喃喃自语。

小球球似懂非懂。

但她看得出,张日月比最初更加专注了。

那种专注,不是在与什么对抗,而是在寻求某种契合。

时光流转,雨水渐浓。

张日月的身形越发清瘦,但气质却在悄然改变。

那种凌厉的锋芒渐渐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静。

这一日,月圆之夜。

张日月正在院中练习,忽然感觉周身气机一阵波动。

就像是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涟漪,又像是久旱的土地终于得到甘霖。

“成了!”

他终于明白了。

所谓“意“,不是去看到,而是去顺应引导。

就像雨滴落入水中,自然地激起涟漪;就像月光洒在地上,自然地留下影子。

内家武学没有所谓的炼精化炁,而是温养一口先天真气,顺应且引导这口真气化为己用。

一声长啸,震动四方。

小球球连忙跑来,只见月光下的张日月,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光晕中。

“少爷...”她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耗时一月,方才入门。”张日月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强求。直到今夜才明白,内家武学讲究的不是争,而是蓄。”

蓄,千钧之势!

小球球虽然不太明白这些道理,但她能感觉到,眼前的少爷已经与一个月前不同了。

虽然身形更加清瘦,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

“入门以后。”张日月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武学不该是现在这样。

外家武学穷尽潜力压榨肉身,晚年暴毙。内家武学又修炼缓慢,短时难以见到成效。

或许只有这二者结合,才是真正的武道通天。

无论如何,这条路他都要去试一试。

他的眼神越发坚定,身上隐隐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在凝聚。

“少爷,你已经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了,休息会吧....”小球球脸上挂着担忧。

“不必担心,”张日月的声音干涩沙哑,他轻声说:“这一个月的苦修,让我终于摸到了内家武学的门槛。虽然还很浅薄,但已经足够让我继续前进了。”

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却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

这一个月的修炼,不仅让他初窥内家武学的门径,更让对武道有了新的认识。

有天元在手,可以博采众长,以内家武学调养根基,同时不废外家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