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马克·吐温的邀请(2)
“……美,美国,是么?”
“是的。”
马克吐温重重地点了点头。韩率愣愣地看着他。
虽然他在英国住了很久,但作为华国人的身份认同似乎还没有完全消失。
听到“去美国”这句话,他脑子里冒出来的居然是“去夏威夷度假”。
这老家伙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更重要的是,夏威夷还不是美国领土。
……应该不是吧?
总之。
“……从您的说法来看,似乎不是让我去一下的意思吧。”
“嗯,是让你彻底搬过来。”
马克吐温平静地说,纽约有个好机会。
即使现在不需要什么,从生活用品到房子人脉,他都可以提供帮助。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提议。
不,纽约的房价现在和将来都一样贵,不用自己的钱就能提前占到地?这太让人心动了。
但是,怎么说呢……
突然听到这么好的事,说实话,韩率的思绪还没整理清楚。
“嗯。”
所以韩率慢慢喝完茶后……还是不明白,就问了。
“为什么?”
“哼,我的解释不够充分。”
你才知道啊?
韩率差点就脱口而出这句话,但还是忍住了。
马克吐温不像他那暴脾气,挠了挠头,慢慢地组织语言。
“嗯……好吧,首先,你的作品。”
“我的作品?”
“首先,你的作品对英国文学来说太格格不入了,你知道吧?”
“是啊,嗯……我知道。”
韩率只能点点头,在这里他已经听过很多次了。
不管受欢迎程度如何,他的作品形式仍然更接近网络小说。
整体主题意识薄弱,描写简化,韵律的细腻之处大多被忽略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当今的英国文学是相悖的。
尽管如此,韩率仍然感谢那些购买他书籍的读者们。
“但是,美国文学不一样。”
马克吐温张开双臂说道。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我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后,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您是不是想自吹自擂……”
“不是的,我只是想说,美国文学正处于创造的过程中。”
马克吐温解释道。
潮流是循环往复的。
无论是读者还是作家,一旦对某种形式产生兴趣,这种形式的作品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成为时尚。
“但是这种形势必然会改变。”
“因为人是适应了就会厌倦的生物。”
“正是如此!”
首先厌倦的可能是作家,也可能是读者。
但可以肯定的是,总有一天会厌倦,而流行的形式通常与之前的形式背道而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前一种形式的影响。”
“您说的是范式吧。”
“范式?嗯……意思差不多,但也不能说完全一样。”
嗯,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这个词吗?
总之,马克吐温这样开头,继续说道:
“我所看到的艺术流派的历史大致如此。但现在的美国不一样,是的,虽然语言相同,但它与英国文学在气质上完全不同,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正在兴起。”
“所以您想邀请我去美国?”
“是的,你比在美国更适合在美国取得成功,在我看来是这样。”
“……像我这样的黄种人?”
“有钱的话,那些说这种话的人,直接用金条砸死他们就行了。”
哎,《镀金时代》的作者能这么说吗?
那本书就是那个吧?引领美国边疆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王摩根、钢铁大王卡耐基为了争夺第一名而开启的强盗贵族时代的故事。
看到韩率这样的眼神,马克吐温似乎也觉得尴尬,挠了挠头说道:
“嗯,说实话,我对北方强盗贵族们也不怎么感冒,他们和南方奴隶主一样。虽然发展迅速,表面上有多成功,但底特律工业区的贫富差距和劳工权利就有多么悲惨。”
“您这么说可以吗?”
“问题在于如何赚钱,而不是如何花钱。这也是第二个原因……反而,你这样的角色在美国取得成功,才能让那些愚钝的白人下层阶级也长点脑子。”
“我明白了。”
总之。
美国新文学时代即将到来,让我们携手寻找ONE PIECE!之类的。而这艘海盗船上,将有一位有色人种船长——韩率。
基本框架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没有太大区别。顺便还可以作为他想要表达思想的素材。
正如他所说,这足以成为一种文化冲击。
就其本身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个坏提议。
去美国并不会让韩率现在的生活发生太大改变。
韩率已经听说了他的作品在美国卖得很好,从未来和市场规模来看,直接在美国销售更好。
现在美国的人口也比英国多得多。
虽然会有些不舍得与私下交好的朋友们分开,但他又不是没钱,而且韩率已经成年了,现在没有理由害怕钱花光。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欧洲,这是无法避免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场以欧洲为中心,造成四千万人伤亡的大战。
考虑到1914年只剩下20年了,早点去美国定居或许……更好。
但是。
“对不起。”
“嗯,是不愿意吗?”
“我还想在英国做很多事情。”
韩率笑着说道。
去美国的好处确实很大,但留在英国的好处也不小。
如果说美国的文学范式是从零开始,那么英国则是在新旧融合中,诞生了迷人的类型文学混合体。
当然,韩率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他为了钱写作。
但是……除此之外,韩率并不是仅仅为了钱而写作。
他也是福尔摩斯迷,看着爱丽丝和彼得·潘长大,《指环王》电影让人热血沸腾,乘坐火车穿过隧道,看到湖边的魔法学校,让人充满梦想。
只要韩率对类型文学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尊重那些创造了它的前辈们,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他就还不能离开。
嗯,也还未报答米勒先生的恩情,孩子们要是知道韩率离家出走,肯定哭哭啼啼的。
最近玛丽也长大了不少,已经会咿呀学语,还会翻身了。
这样看来,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
而且,虽然还很遥远,但韩率或许能做些什么。
他只想专注于当下。
嗯,大概就是这样。
“对了,我自称福尔摩斯迷,居然还没见过柯南·道尔。
直接去找他好像有点像私生饭……我死之前能见到他吗?”
他居然杀了福尔摩斯。
之前完全没有这种迹象,看来福尔摩斯不死不行吗……这是历史的复原力吗?
以后见到他,一定要问他“你为什么要杀福尔摩斯?”
韩率正想着这些,马克吐温舔了舔嘴唇,摇了摇头。
“没办法,你不想去,我也不能强迫你。”
“谢谢您的好意,我很抱歉。”
“不,不是的。看来是我说错话了。”
虽然这么说,但马克吐温似乎觉得很可惜,还是给了韩率他的联系方式,以防万一。
韩率接过联系方式,微微一笑。
“事实上,地点并不重要。我们是通过文字交流的人,现在是‘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地球村,不是吗?”
“哈哈,是的,这话也对。哼,地球村……就像隔壁邻居一样?如果铺设了电报线,每天都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嗯,越想越有意思。我喜欢。”
“哈哈……是的,我们还有自己的品牌。”
啊,这个词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吗?韩率挠了挠后脑勺,把那张纸收进口袋。
“那么,以后也请多关照。”
嗯,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但以后如果去美国的话,一定要请他当向导。
无论如何,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人脉是不能忽视的。
大英帝国的“官方”权力结构是内阁责任制的议会君主立宪制。
但就像世界上所有权力机构一样,这种官方结构并没有多大意义。
三权分立?孟德斯鸠?那是什么玩意儿?在大英帝国,根本不应该出现这种狂妄自大的名字。
所以,行政部门的工作和议会的工作混杂在一起,议会和枢密院的工作混杂在一起,枢密院和行政部门的工作混杂在一起。
如果指望刚建立30年的官僚制度能正常运转,那才是真正的贼心不死。
更何况,用《权利法案》这样的过时制度,怎么可能限制联合王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陛下的权力。
正因为如此。在外交和军事问题上,最强硬的鹰派正是维多利亚女王,因此议会虽然运转良好,但也无法不顾及皇权,这是一种奇特的微妙关系。
因此。
从财政部下属国税局获得,在同一萨默塞特府内传递的文件,对一个没有名字没有户籍的海军军官……皇室直属秘密情报人员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工作。
“文学协会要举报本特利出版社逃税?”
“是的,陛下。准确地说,现在正密谋这么做。”
哼。女王冷笑一声。
为了应付场面才留着他们,没想到居然干这种事。
“哦,那么这家出版社真的逃税了吗?”
女王冷冷地说。
事情是事情,逃税是逃税。
如果女王自己是国家的核心,那么税收就是国家的呼吸。
不收税,国家就会枯竭。国税局拥有的强制执行力之所以总是名列前茅,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如果借此机会彻底摧毁这家公司,并将那群讨厌的家伙收入皇室直属麾下……女王正想着这些的时候。
“根据解释,可以认为他们确实少报了一些可以解释为逃税的金额。但是,这个金额少到可以认为是在误差范围内,而且他们每年都会捐出相应的款项。特别是今年,捐款金额相当可观……如果诉诸法律,出版社胜诉的可能性非常高。”
“也就是说,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没意思。”
这种程度的逃税,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做过。
尤其是今年捐出的款项,更是致命。即使是女王自己看来,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用途,真是让人讨厌。
虽然可以抓住把柄,但伦敦金融界可能会因此动荡。
为了抓一只臭虫而烧掉整个茅屋,这种事做不出来,维多利亚无奈地舔了舔嘴唇,摇了摇头说道:
“那就照原样交给国税局,不要再乱动了。”
“遵命。那么,文学协会怎么办?”
“不管他们,反正只是一群只会占位置的失败者。”
“遵命。”
“还有。”
维多利亚女王突然笑了。因为这件事,她想到了什么。
“准备一下。”
“去哪里?”
“好久没看热闹了。”
敢说老太婆,哼。
年老而顽固的女王,可能会忘记恩情,但绝不会忘记小小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