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共同体:行为经济学家对市场的辩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中立无偏的旁观者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规范经济学一直沿袭了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重要传统。[1]福利经济学直接继承了19世纪许多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信奉的功利主义哲学。福利经济学旨在从中立无偏的角度评判社会的不同状态,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考虑到所有因素,什么是对社会有益的?”福利经济学的立场是,社会利益是由构成该社会的个体利益或福利组成的。因此,福利经济学必须在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评估什么是对每个人有益的,然后将这些评估加总。如何对个体福利的评估结果进行加总,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但这一问题与当前的讨论是直接相关的。不过,自边际革命以来,人们在个体利益的评估标准上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该标准就是偏好满足标准:如果某个人更喜欢一种状态而不是另一种状态,则认为前者对他来说比后者更好。

正如我在第1章中解释的那样,传统共识受到了来自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近期研究成果的挑战。通常情况下,偏好满足标准假设每个人对不同社会状态都有完整偏好,并且这些偏好会在个人选择中体现出来,而福利经济学则需要评估不同的社会状态。通过将个人视为对其利益的最佳评判员,并用其偏好解释这些判断的具体表现,福利经济学为偏好满足标准提供了有理有据的支持。[2]但该假设已受到部分证据的质疑,这些证据表明,个体在面临决策问题时,往往并没有在面临的特定问题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明确的偏好;相反,为处理特定问题须具备的任何偏好都是在思考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看似与个人福利无关的问题的特征可能会影响这种“构建的”偏好。

鉴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对上述问题的自然反应是采用其他个人福利评估标准来补充偏好满足标准,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人缺乏良好偏好(well-formed preference)的情形。为了尽可能忠于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精神,人们可能会尝试以某种方法来推断或重构个体关于什么对他自身有益的基本判断,而这些判断则是基于看似相关度最高的证据做出的。笼统地讲,这是大多数行为经济学家偏好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形中,这一方法被称为自由意志式家长主义(Sunstein and Thaler,2003a,2003b;Thaler and Sunstein,2008)、不对称家长主义(Camerer et al.,2003;Loewenstein and Ubel,2008)和行为福利经济学(Bernheim and Rangel,2007,2009)。

第4章将更为详细地讨论上述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就目前的分析而言,重要的是福利经济学观察社会的视角,无论是新古典福利经济学,还是行为福利经济学。因为福利经济学家习惯于将自己想象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所以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一点的特别之处。

究竟有何特别之处?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观点是概括性的,它是单一观察者的观点,不是被评估的社会中的任何个人的观点。该观察者以某种方式处于社会之外,并对社会的整体利益做出判断。这是一种传统上的上帝视角,俯视其创造之物。用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1986)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本然观点”(view from nowhere)。内格尔认为,这正是我们进行道德推理时应该采取的观点。具体而言,当一个人进行道德思考时,他会以某种方式超越普通自我(ordinary self),并采取一种仅仅将普通自我视为他人中的一员的观点。但我无法抗拒借用内格尔的说法,并以怀疑的语调表达出来。“本然观点”确实是一种特别的观点。

在形成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判断时,持“本然观点”的人需要分别对每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做出判断。这些关于个人福利的判断也是一种“本然观点”吗?还是社会成员各自的观点?就新古典福利经济学而言,最好的答案——最能反映经济学家实际做法的答案——是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模型中,每个人都具有与情景无关的明确偏好,这些偏好表现在他的选择中,并且可以将这些偏好解释为个人做出的关于什么是对自身有利的判断。观察者将基于上述偏好评判社会整体利益。在此过程中,观察者通过形成对个体利益的总体判断而隐含地支持这些偏好。然而,在行为福利经济学中,观察者通常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支持个人给定的偏好。如果一个人的显示性偏好随着与个体福利没有必然联系的情景特征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观察者就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来形成对该个体福利的判断。

因此,福利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一个从外部观察社会的旁观者观点。鉴于采取这种观点的目的是摆脱个体私人利益和偏见的影响,因此,想象中的观察者必须确保不偏不倚地评估个体的偏好和利益,这一点至关重要。由于观察者的目的是评估福利,所以必须假定观察者对每个人的福利都感兴趣。故而福利经济学家必须假定存在一个中立无偏的仁慈的旁观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