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请老太太出马
“拆了。”
常晓明下值回家得到消息后,直接对常威道。
看到儿子略带疑惑的表情,常晓明补充道:“想办法让宁国府和秦家解除这门婚事。”
常威一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以为还要花费大量口舌才能让老爹点头,没想到老爹一开口就一个拆字,毫不留情。
可他不知道,对他老爹这种身份的人来说,首先想的是这件事是不是必须得去做,而不是先考虑它的困难。
如果这件事一定要去做,那就全力以赴,别想困难险阻,也别想后果。
否则,什么事都干不成。
常晓明继续道:“要想解除这门婚事,秦家做不了主,源头还在宁国府。”
“我手里没有那么大利益与他们交换,而且风险太大,好言相劝更不行,只有想办法让他们知难而退了。”
果然不愧为三品大员,三言两语就将事情的脉络理清了。
可怎么让宁国府知难而退呢?
常晓明冷笑一声:“那些显赫几十上百载的高门大户,腌臜事一堆,我安排人好好核查一番,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拿捏的。”
常威不由竖起大拇指恭维道:“还是老爷高明。”
说罢,又轻笑一声道:“我这儿刚好听说一事,说不定可以拿捏他们。”
“哦?先说来听听。”常晓明惊疑的。
常威连忙讲了出来,这当然不是他听说的,而是通过原著知道的。
“可有证据?”常晓明追问道。
常威摇了摇头。
常晓明淡淡的道:“这也无妨,只要他做过,用我吏部侍郎的身份压他,他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其实,常威也不知道这事有没有发生,因为原著中也没有交代这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所以只能道:“老爷,这事也是听之前的一个朋友提起过的,现在此人去了南方,也不好查证。”
常晓明沉吟了一下道:“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查证,再有不到两个月秦家女就要嫁入宁国府了,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我儿子的女人,我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跳入火坑。”
常威听了感动不已,这一刻,你是我亲爹了。
常晓明又继续道:“不只是宁国府,整个贾府都不干净,隔壁荣国府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虽然这些还不足以拿捏他们,但是,得罪死我这个吏部侍郎,他们贾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常威大喜所望,这个爹果然靠谱。
常晓明背着手,在书房中踱起步来,显然在思考如何入手。
常威在一旁安静的坐着。
稍一会儿之后,常晓明坐下来,微一沉吟后,低声道:“贾府和十几年前废太子之事有牵连,那一次让他们损失惨重,不得不自断双臂。不但丢了京营节度使一职,贾敬那个掌舵人也躲进了道观中避难,其他人也低调了起来。”
“不过,出于某些原因,陛下现在还不打算动他们。”
“所以,如非必要,咱们也尽量不要与他们直接交恶。”
常威认真的点点头:“老爷放心,闹归闹,但在外面,我从不给老爷招惹麻烦。”
“你知道就好,刚才的话,你听一听就行,千万别再对任何人说起。”
“明白,此刻已全烂在肚子里。”
常晓明认真盯着常威,道:“对贾府,咱们先礼后兵。我已经想到一个法子,他们同意,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为了一个女孩不顾我这个吏部侍郎的脸面,自然也会有他们受的。”
“一切听从老爷的。”果然,做二代就是爽,都不需要动太多脑。
常晓明却是话锋一转:“不过,这事我直接出面不好,请你祖母去比较稳妥。”
于是,父子二人又一起结伴来到庆安堂。
郑母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自告奋勇的道:“我儿所虑极是,我先去会会贾家的老太太,真要闹僵了,也不至于直接撕破脸皮,你还有回旋的余地。”
常晓明认真的道:“母亲,你去和他们这样谈……”
说罢,将自己想到的策略和盘托出。
郑母以防出现错漏,还当场演绎了一遍。
“哈哈,姜还是老的辣,我听说贾家那老太太只知享受,不问世事,哪能与我们家的巾帼宰相相提并论?”常威适时的捧场道。
“你呀你,小鬼头。”郑母高兴得合不拢嘴。
翌日一早,郑母就派人送上了拜帖。
当周瑞家的将帖子送到贾母手中时,她不由一惊:“兴隆街,常家?”
两家并没有什么交集,为何会突然来拜访自己。
虽然不解,但贾母还是连忙吩咐道:“派人盯着,一旦看到常家的车马进入宁荣街,就请你们大太太和二太太一起去迎一迎。”
毕竟她自己是国公夫人,年龄又长,整个大周能让她亲自出迎的屈指可数,能让两个儿媳一起迎接,已经是很高的礼遇了。
辰时,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护送着一顶轿子缓缓的驶入熙熙攘攘的宁荣街,荣国府小厮远远的看到后,连忙进去通报。
没有多久,大太太邢夫人和二太太王夫人一起来到门口,待常家的车轿缓缓停在门前时,连忙迎上前。
一头灰白头发,面色红润的郑母在丫鬟的搀扶下,从轿内走出。
邢夫人和王夫人一左一右的拥上前,笑盈盈的道:“邢氏(王氏)见过老夫人,老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郑母抬头看了看荣国府高大的门楣,笑道:“二位太太不必客气。”
“老夫人快请。”
“请……”
一行人簇拥着郑母直往荣庆堂而来,贾母在她们快到时,便带着李纨、王熙凤、大脸宝、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一众小辈出到门口迎接。
两人虽然没什么交集,但是每年春节在宫里举办的宴会中,还是见过面的。
郑母看到鹤发童颜的贾母,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道:“老姐姐安好,冒昧造访,只怕打扰了清静。”
贾母笑道:“哪里话,我还喜欢热闹呢。”
说着的同时,指了指旁边的一众小辈。
郑母目光扫过去,知道那个面若中秋之月的男孩应该就是贾家那个衔玉而诞者。
不过,她并不怎么关心,迅速看向黛玉、湘云和迎春她们,神情温和,面含笑意。
“不错,不错,都是好女孩,不知她们以后会有几人成为我的孙媳。”
郑母在心中想着。
可一瞬间,又坚定的想:“不,不是几人,只要她们是十二人中的,全部都要成为我的孙媳。”
黛玉被郑母那炽热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如天上的星辰流转,含羞的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