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允许关系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娱乐圈的分分合合一直都占据热搜的榜单位置,谁也不清楚这些爱与别离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但微博中的这两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情感的形式会变。”

无从知道他们是否真可以做“我们”,只是这两句话的确非常有价值。它们道出了一个只有在成熟人格中才有的重要特征:允许一段关系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存在。

“分手还能做朋友吗”

在“分手还能做朋友吗”这个辩论主题中,多数人选择做不了朋友,是因为对爱的独占。

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和“相忘于江湖”更容易被接受,因为这成功逃开了某种恐惧。

我有个朋友会很快进入一段关系,对方对他好点儿他就恨不能马上把自己交付出去。

类似于《千与千寻》的无脸男,千寻只是冲他礼貌地点点头,把雨中的他让进了旅舍,从此无脸男便对千寻寸步不离,倾其所有加以回报。

我的朋友也是这样,无论恋情还是友情,开始会十分珍惜、加倍付出,各种体贴温暖,对方也备受感动,情感迅速升温。

可好景不长,过度体贴和照顾渐渐让别人有了压力。他对此相当敏感,哪怕对方一点点不耐烦都会在他内心掀起轩然大波,继而自怨自艾,或指责对方,这使得双方关系走向边缘。

更糟糕的是分手的决绝,一点儿也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好像从此不复相见,之前在一起的时光完全是浪费,再也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

尽管他谈过多次恋爱,结局却都是如此。事实上,那些恋情和他没关系。他始终在与自己谈恋爱。

许多人没有我的朋友极端,但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模式僵硬而单一,没给关系自由选择的机会。

这是非常典型的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分裂。

它是很原始的防御,表达只有两端:理想化和贬低。

在一起的时候必须融合,理想化破灭就开始贬低、割裂,把经历也一起消灭。

他们不相信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存在形式,越是亲密越是如此,根本不考虑“分手了还能做朋友”这个主题。

分裂:要么是“我们”,要么是“我和陌生人”

依据温尼科特的研究,分裂是“自然养育经历”被破坏后的自我保护,它大概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最初,婴儿认为乳房完全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并不能理解这是另一个人(妈妈)提供的。

后来,随着妈妈(乳房)不那么及时赶到,每次的温度、质地、姿态都有所不同,婴儿体验到:原来还有一个妈妈的存在。

一旦婴儿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环境是环境”的时候,人生最重要的自我意识就诞生了。

自我意识遇到的最大痛苦是:客体没法完全满足我。

这对今天的你我而言不足挂齿,但对婴儿来说简直是巨大发现,随即而来的是某种毁灭性恐惧:“她消失了我就会死掉。”

而这种恐惧是否会真的发生,取决于妈妈,而不是婴儿。

不久,两种对立又交织的情感体验开始浮现:爱与恨。

妈妈及时满足婴儿生理的、心理的所有需要,婴儿会体验到爱;相反,妈妈不及时或不恰当喂养,会让婴儿体验到恨。

更可怕的是,爱与恨居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婴儿必须面对人生最大的难题:如何与爱恨持续共存。

这也取决于妈妈。如果给婴儿机会反复体验爱恨的交替出现,慢慢整合它们并延续关系,就会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有的婴儿没那么幸运,持续动荡的存在、抑郁的喂养、毫无缘由的焦虑、过度的照料、无情的抛弃等因素,让婴儿的恐惧变成了现实。

此时,婴儿会幻想两个妈妈(“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存在,而不是妈妈好与坏的两个部分。

婴儿高度接受了“好妈妈”,只能将所有坏感受完全扔给“坏妈妈”。

这就是分裂的形成。

成人后也习惯了使用这种模式。好的时候特别融合、理想化,浓情蜜意;不好的时候立刻分手、贬低,不复相见;要么是“我们”,要么是“我和陌生人”,很难想到还有其他存在形式。

这是因为激发了早年对“坏妈妈”的恐惧,只有把她赶跑才不会被恐惧感淹没。

整合: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成熟人格恰恰相反,他们允许感情可以变化,并接纳这种变化通过外在形式表达。

他们早年整合了“好与坏”“爱与恨”,好体验和糟糕体验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拥有且不恐惧。

他们从内心真的接受了另一个人的善与恶、优点与缺点,能更加客观对待他人和自己。

我有个来访者,她开始的时候就像我这个朋友那样分裂,后来在我的引导下,慢慢试着和准备分手的男友保持一些连接的可能。

他们没有断裂,虽联系少了,也还会在某些场合有交集,比如同在几个心理学的群、在同一个老师那里上课、和其他同学有交流讨论等。

坚持半年多,有一天她告诉我:“老师,原来我以为的爱太片面了。”

当然,来访者之所以能转化关系存在的方式,是因为她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

当我们可以接纳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更饱满。

我最近看了一部经典影片《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主人公爱迪死后遇到的第五个人,正是战争中被自己烧死的无辜女孩,生前他对此事始终不能解脱,巨大的愧疚感犹如梦魇般折磨了他一辈子。

如今他遇见了这个女孩,女孩脸上身上都是烧伤痕迹,对爱迪说“你烧了我”“你烧了我”。爱迪跪在女孩面前泪流满面,无尽的罪恶叩问着灵魂深处。

过了一会儿,女孩拉他走进一条清澈的河流,捧起河水对他说“你洗我”“你洗我”。

当爱迪慢慢擦洗女孩的身体时,疤痕消失了,女孩露出了微笑。那一刻,女孩原谅了他,爱迪也宽恕了自己。

事实上,战争结束后,爱迪在儿童娱乐场干了一辈子维修,他十分讨厌这份工作,却因腿伤不得不干,最后为挽救另一个女孩的生命被压死了。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关系是有多种存在形式的,甚至相左的形式都可以并存。

这本身超越了自私的亲密,站到了更广阔的角度对待关系,这是更高级别的爱。

一般人都以为爱一个人的浓度要高于喜欢一个人的浓度。

但温尼科特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爱一个人往往存在占有、索取、融合、控制的欲望。这是二元关系还没有分化好的结果。喜欢则是站在人性角度互动,允许彼此在独立中依赖、在依赖中独立,更愿意让对方在关系中独处。

这才是进入了更广阔的三元关系。

允许从朋友到爱人,也允许从爱人再到朋友,并能保持一份感恩,这是需要很高人格成熟度的,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清晰的边界感。

这是基础,搞明白一段关系中自己的位置、对方的位置,并且双方都是舒适的。

既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还要能用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敞开边界,邀请对方进入,体验相依相偎。

第二,较高的心智化水平。

既能让别人心智化,又能够让自己心智化。

这需要有人性悲悯的觉察,好理论在制高点都是相通的,人的本性在最深层也是相似的。

第三,整合基本冲突——独立与依赖。

既能在独立中依赖,也能在依赖中独立,而不是分裂的,要么独立,要么依赖。

青春期的孩子表现明显,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和要独立的倾向并没整合好,所以就形成了巨大冲突,依赖不行,独立也不行,二者很难兼容,因而形成各类问题。

说到底,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整合独立与依赖的过程,让它们和平共处:我依赖你会让我自己感觉很好,你依赖我会让我觉得自己很值,同时我独立时也能把握住那份孤独,自我满足,而不是陷入孤独出不来。

以上三点的雏形,也是在早年母婴关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人在不同阶段要完成不同情绪成熟度,之后才可以走向下一个阶段。

如果早年没有完成相应的成熟情绪也没关系,一般就是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早年没那么糟。

虽然关系质量不高,但还能继续,即使有痛苦和冲突,也还不至于让自己破碎。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主动则不需要干预,他们会用人类自然疗愈的天性慢慢适应,除非有重大事件,否则没有太大问题。

第二,早年养育特别糟糕。

有些可能达到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性的水平,这是需要干预的,单依靠其本人天性,已然无效。

至于如何干预,方法众多,无论如何都要协助其完成当初未完成的“整合过程”,重新去感受爱与恨。

这往往需要漫长时光,也需要一位能与当年母亲在其心中地位相当的治疗师,提供母亲无法提供的种种体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是在关系中痛苦至极,还是勉强维持关系,都应探索关系的本质,换一种相处方式,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囚禁。

我们虽不再是我们,愿我们依然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