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清单2:危机管理的五个对象:问题、风险、议题、危机和声誉
危机潜藏的冰山理论:萨提亚
萨提亚是心理学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该流派有一个用于了解来访者内在的模型,叫冰山理论。
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是暗藏在海平面之下更大的山体。那是长期压抑并被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下的秘密,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心理治疗师需要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找出解决之道。
把该理论套用到组织行为中,你会发现: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组织冰山(见图0-2)以上的部分,那是为公众所熟知、品牌营销和企业经营共同打造出来的面貌。但是冰山以下的部分是信息黑箱,不为人所知。当某些部分浮出海平面时,可能会改变公众对组织的印象。
图0-2 组织冰山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绘制。
当危机如地壳运动般剧烈震荡时,整座冰山就会浮出海平面,甚至成为“珠穆朗玛峰”,屹立在公众面前,一览无余。一个组织是否言行一致,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检验。浮出海平面的所谓的内幕消息、管理不善、价值观扭曲,有时会把企业推进云霄飞车,直奔山峰之巅,悲提热搜。
优秀的危机公关团队会把95%的危机消灭在风险和问题阶段。危机团队要学会做心理咨询师,探索组织的管理问题和可能酿成风险的事件,着手制订计划予以消除和解决。
这对危机公关团队提出现实挑战:
● 你是否了解组织的全貌?
● 你是否能够冲破组织内的信息藩篱和部门之间筑起的高墙?
● 你是否能够有获得组织内重要信息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决策权?
● 组织的风险和问题,你知道多少?
● 当业务部门出现风险和问题时,有没有人告诉你?
● 你是否提前告知业务部门,哪一类的风险和问题必须同步传达给你?
● 管理者会不会让你了解财务、供应链或重要高管变动的信息?
● 你有多大的职责权限和影响力去推动组织解决这些问题?
● 如果这是组织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爆发的概率和对组织的伤害?
● 如何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程序化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组织认为,危机公关团队只需要负责冰山上的危机,不需要理会冰山下的问题和风险。那么,出现危机时,危机公关团队就无从下手,无力回天。最终,受到影响的便是企业的整体声誉。
推动组织把冰山以下的部分纳入危机全生命管理体系,既是危机管理的需要,也是组织运营管理的需要。
暗访,就是把冰山下的风险和问题推出海平面。应对之道就是内审,把内部问题内部消化和解决。
2021年8月,我所任职的企业——锅圈食汇,在全国有8000多家门店。总部四楼的客户成功中心有全国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所有门店的前厅和后厨操作间。随便选择一家门店,不管是在福建还是在湖南,哪怕是镇上的加盟门店,都最少安装了两个无死角的摄像头。
在连锁加盟业态中,管理挑战最大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除了看得见的管理规范和流程要求,冰山以下的部分到底能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这就需要无死角地进行审计和扫描。总部安排专人每天随机抽查,如果任何一家门店关闭摄像头,第一次罚款5000元,第二次直接关店。
用视频监控系统辅助管理,可以极大程度消除冰山下看不到的部分。
基于风险和合规的投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冗余,而是体现管理水平和意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估值的一部分。
思考题0-1 你了解组织冰山吗
1.你了解所在组织中冰山以下的哪些部分?
2.你是否经历过,在一些危机爆发后,才发现危机的种子早已存在于组织?
危机爆发的非概率论:塔勒布的肥尾效应
风险管理理论学者、经济学家塔勒布一系列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如何在充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规避风险,获得收益。
2022年他在专著《肥尾效应:前渐进论,认识论和应用》中,指出风险爆发的非概率论。
如图0-3所示,这是事件发生概率的正态分布图。峰顶(a2,a3)是小概率极端事件,也就是黑天鹅类的危机。这类危机是不可预测且难以管控的。峰顶是由左右两侧的尾部(a1,a2)爬升到肩部(a1,a2)(a3,a4)导致的。如果事件的影响相当不平均,则尾部很厚;如果极端不平均,则尾部很肥。不管控肥尾问题,就会演化为危机爆发。
塔勒布指出,社会科学和金融学研究中现有的大多数“标准”统计理论均来自薄尾分布,然而用薄尾思维衡量肥尾事件,会导致严重问题。薄尾(a1,a4)可以解释单次极端事件,而肥尾(a1,a2)(a3,a4)可以解释一系列不太常见的事件。
图0-3 危机爆发遵循肥尾效应,而非概率分布
资料来源:塔勒布,《肥尾效应》。
危机的发生恰恰是一系列偏差事件的总和(肥尾)形成的。玩忽职守的职业经理人、报喜不报忧的企业文化、内部沟通不畅的协调机制、不敢担责的高管、愤怒的受害者、追求流量和真相的媒体,构成了危机的爆发。
在问题和风险阶段,危机管理的着力点不在峰顶,而是要前置管控肥尾效应的风险。
这在企业内最大的挑战是:你要跟管理者解释清楚,我们需要和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到过的风险相处,并且需要投入资源和精力予以准备和预防。
把一系列偏差事件的交互影响减少到最低,就是对肥尾效应的管控。
思考题0-2 你经历过肥尾效应的危机吗
1.找一个你所经历过的或者你所在行业中的危机案例。
2.判断造成肥尾效应的一系列偏差事件是哪些?
3.看得见、看不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如何发生的?
危机管理的全周期论:海因斯沃思的问题的生命周期模型
为什么下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而你却无所觉察?因为你没有发现和处理组织正在酝酿的问题。
1985年,美国教授海因斯沃思,提出了问题的生命周期模型(见图0-4)。该模型将公司面临的问题,概括为四个阶段的循环:起源、干预/扩大、成形和解决。
纵坐标代表问题对企业的压力程度,横坐标代表问题的不同发展阶段。在问题发展过程中,其重要性的强弱决定了企业所承受压力的大小。
在该生命周期的任意一个点上显示出来的问题,都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终结,比如组织的干预或问题的自行消失。但如果问题继续发展,则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并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图0-4 问题的生命周期模型
资料来源:HAINSWORTH B,MENG M. How corporations define issue management[J/OL]. Public Relations Review,1988,14(4):40-41.
在问题管理领域,管控重点应该放在起源和干预/扩大的阶段,对早期问题进行识别和管理,也就是图中灰色区域部分。
组织对问题的行动干预时机(见图0-5)体现的是组织在问题发展过程中的控制强度、影响度和行动路线图。
问题管理有三个行动时间点:最佳行动时间点、一般行动时间点、最差行动时间点。
初始阶段是最佳行动时间点,组织对问题的控制力是最强的,危害和影响也是最弱的,所要付出的组织成本也低。公众不关注,媒体未介入,组织还有对解决问题的控制力。
图0-5 组织对问题的行动干预时机
资料来源:迪麦尔.商誉[M].吴书榆,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172.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演变成风险的概率越来越大,到达肥尾风险阶段,这是一般行动时间点。组织控制力下降,成本随之升高,负面影响逐渐增大。
最后,公众开始关注,媒体报道介入,风险溢出组织的管理边界,问题失控成为危机。组织不得不被动应对,这是最差行动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对组织的危害最大,组织的控制力下降到几乎为零。
案例0-1 某基金会品牌合作声誉风险
2010年年底,我所在企业向某基金会捐赠35万元现金和价值30万元的产品,用于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救治及社会贫困人员的救济。随后,公司把赞助背书放入某传媒电梯广告中。
一个月后,该基金会陷入了一场舆论危机。某微博大V[3]也是某知名媒体前任总编辑,拍摄该广告照片并发布到微博上,质疑和嘲讽该基金会。
监测到此信息后,我通过媒体朋友,在一小时内找到了该人的联系方式,向他说明了实际捐赠行为和金额,并表示这会影响到公司的品牌声誉,请他酌情考虑。
对方接到电话后删除了微博。随后,我们也从广告中撤掉了该基金会的品牌背书信息。
从发布到删除不到两小时,转发和评论都还没有破百。这就是肥尾阶段的一般行动时间点。在这一时间点,需要找到信息源头,坦诚沟通,消除危机。
当然,最佳行动时间点是在遭遇巨大信任危机的发生阶段,那时就应该快速决策,撤下所有合作信息。
近年来,多位明星代言人的负面事件出现后,代言品牌24小时内会宣布单方面解约,这就是最佳行动时间点。如果晚几天,被舆论和网友倒逼,品牌方就被动了。
但对于企业来讲,找代言人付出的成本巨大,确实需要斟酌和决策。写以上案例时,我职级不高,只能在危机处理层面提出建议。在业务决策层面施加影响力,则要几年后了。
思考题0-3 危机的干预时间点
1.你是否在职业生涯中发现和处理过早期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找到你曾经亲历过的一个危机事件,分析最佳行动时间点是什么时候,你的介入时间点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你没有更早一些干预此事件?
危机的全生命周期路线图
按照生物学模型,把危机比作一个有机生命体,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掌握危机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处理不同阶段的“危机”。
如图0-1所示,危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有5个对象:
● 问题管理。
● 风险管理。
● 议题管理。
● 危机管理。
● 声誉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中,难免会有各类问题的出现。问题管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范畴最大,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危机。
在危机战备阶段,问题被明确识别和彻底处理,危机会走向终结。没有被彻底解决的问题,会成为风险,酝酿发酵,像灰犀牛般奔袭而来。当诱发事件出现时,引爆控制不住的风险,形成危机。除了灰犀牛类的事件,组织还会遭遇黑天鹅类的“意外”事件。此类事件以价值观危机和社会议题危机居多。
危机响应阶段,对应的是传统的危机管理。
危机结束后,进入品牌修复的长尾期。那些危机中暂时偃旗息鼓的问题,会继续潜伏下来,进入下一轮的问题管理周期。
整个危机生命周期内的组织行为,都属于声誉管理的范畴。
以上就是危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1] 3R参考罗伯特·希斯教授对危机管理4R的划分。
[2] 本书采用“危机响应”而不用“危机处理、危机管理、危机处置、危机公关、舆情处理”。
[3] 微博上获得个人认证及拥有众多粉丝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