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替身开始,重生光耀大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0章 古文运动

李煜为了探讨所谓的佛法,而荒废了国事。在江南建造大批寺庙,奉养无数只知诵经念佛,却不曾从事任何生产的僧人。

沈立筠对李煜的这种行为自然是嗤之以鼻。

与西方的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不同,中国历朝历代一向是神权只为皇权服务。

需要神权的时候,神权便是皇权用来维护统治的工具;不需要神权的时候,武宗灭佛仍历历在目。

而像李煜这样,一门心思钻研佛法而不图什么长生回报的皇帝,的确少有。

所以佛家其实在百姓之中,其声势是压过儒家的,再加上北方儒家势大,在南方却远远比不上佛家,当今大宋圣上也对儒家不甚在意。

事由便因此而生,今日的讲学主题便也是如此。

堂下一名瞧着估摸二十来岁的学子起身,满脸愤慨,拱手说道:“青山先生所言极是,自孔圣与孟亚圣而后,我辈便一蹶不振,再无昔年汉时荣光,此实乃大憾之事!而如今番来佛门竟也压了我辈一头,复兴往日圣学,刻不容缓!不知青山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李承宗表字“集业”,号青山。

因而门下弟子便称他为青山先生。

李承宗单手捋须,侃侃而谈道:“自古以来,佛门奉行出世之道。以修其身而作修行,修得,便是往生入极乐之门。”

“而我圣人门下,奉行入世之道。君子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数十年的寒窗苦读,若不思报国救民,我等苦学何益?”

“倘若世上人人皆奉行那佛门的出世之道,只愿此生受尽苦难,而求死后的极乐,此乃荒谬之举。”

“人尚可有来世,我泱泱国朝,何谈来世?”

说着,李承宗重重一甩衣袖,面上愤愤不平。

堂下诸生也是面色激动,若不是顾及着戚夫子还在堂上坐着,恐怕早就起身大说一说一通了。

沈立筠听了李承宗所言,也是微微一点头,周巡年忍着心中的激动,低声感叹道:“青山先生所言极是!我等圣人门下,苦学十余载,当经世致用,谈那什么来世有什么用!”

沈立筠还未回话,旁边一道略带沙哑地声音响起。

“说得好!我等圣人门下,自当学以致用,将圣人学问带给天下人,将圣人德行推行天下人,方此为大治之世!”

沈立筠与周巡年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子瘦弱,白白净净,面上生着几颗青春痘的少年正满脸兴奋的说着。

沈立筠不由得诧异道:“伯贤兄,贵书院还有这么小的……孩子?”

“在下好像从没见过这位……孩子……”

未曾想那孩子一听沈立筠与周巡年所言,面色一板,不服道:“探究学问还需分年龄?子曰:有教无类。三岁小童可研究学问,七十岁老叟也可研究学问,我为何不可?”

周巡年一听,面上露出惭愧之色,微微拱手道:“这位……孩子所言极是,惭愧惭愧,在下也着了相了。”

沈立筠确实脸皮比周巡年厚得多,读书人的那种矫情脾气自己可是没有,见周巡年有心给面前的少年道歉,却实在不知怎么称呼,只能以孩子称呼,沈立筠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那孩子自然也知道沈立筠为何发笑,却不同于其他孩子那般发脾气,而是淡淡的说道:“在下名曰种放,不知知府大人何故取笑于我?”

正所谓不怕横的,也不怕闹的,就怕淡定的,沈立筠随意打了个哈哈,便又将注意力放到了讲学之上。

只听戚同文悠悠说道:“佛门奉行救苦救难,忍天下苦难于己,博爱世人,此义虽俸出世之道,却也与我等圣人门下经世致用之法不谋而合。集业所言虽不无道理,却也不可激进而为,当以缓而图之。”

“吾以为,吾等圣人弟子,当以修身为己任。泛爱众,遵孝悌,立德于世,以义为贵,以一人之正,得一家之正,求天下之正矣。”

李承宗拱手道:“戚先生教诲得是。学生以为,不管如何,我等应要像当年韩文公,将我圣人所言推行天下。这天下,不止需要一言,但唯一言独领风骚即可,那便是我等圣人之言。”

“当今正是文坛衰落,天下动荡之时,此时更需我辈站出来推行圣人之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而当今文坛多以写骈文为荣,写好骈文为荣,写一篇锦绣文章,便是炫耀的资本,如此丧失了我等读书人立圣人之言的初心啊!”

“当年韩文公便反对骈文,推行秦时更为庄严,高雅之言,学生当以为是。”

“骈文,乃世俗之文,乃轻佻之文,我圣人门下岂可推崇如此靡靡之文?诸位犹记晋时胡人之祸邪?此实乃骈文之祸!”

“青山先生所言极是!”一名诸生起身感慨道:“犹记先秦古时,古文方可言道,如此言道,可以与道相称!犹记古时三皇五帝,唐尧虞舜,天下世道清明,家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何等的圣人大治之世啊!”

“但如今呢?似骈文这等只知追求词藻与格律,内容却空洞无用!我等做文章,发乎于情,意在教化,却限制于格律何益?”

“没错!”

“邓兄所言甚是!”

此诸生言罢,立马得到了其他诸生的一致认可,纷纷忍不住的大声赞同着。

李承宗趁热打铁道:“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向天下推行圣人之言,以行教化天下之责。老夫认为,当学唐时白乐天,以辞赋推行天下!词赋一来没有骈文那般只求美感,刻板空洞;二来就算民夫农妇也可听懂。短短一首诗词,包含圣人思想,以此诗词推行天下,岂不比所谓的骈文要高明许多?”

“待天下百姓都读此辞赋朗朗上口之时,便是我等代圣人立言,教化天下大成之日!”

“等到了那一日,先秦古代三皇五帝,唐尧虞舜之时的大治之世也便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