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一场游戏一场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3章 男人的眼泪(3)

那天,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铁塔般的男人也会落泪,而娇滴滴的女人会如此歇斯底里。林义山妥协了,他选择了家庭,选择了婚姻,可他也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梦想,还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

那几年无线电厂越干越好,而天虹却是举步维艰。不少人开始后悔,都说被林义山忽悠了。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心想帮帮这些个老兄弟,人家却不肯领情。好在经过几年的困苦拼搏后,天虹渐渐走上了正轨,他的心里这才稍稍好受一些。

那阵子,物质生活好了,可林义山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以前的朝气,以前的干劲全都没了。他喜欢上了喝酒,迷上了赌博。以前经常推脱的客户应酬,如今却是来者不拒。唱歌、跳舞,怎么热闹怎么来。然而在厂里的领导看来,他不但懂技术,会管理,如今更是连销售也做得风生水起。人们看到了一个热闹的林义山,却看不见他内心的苦闷。后来他升官了,被调到市里轻工局做办公室副主任。

进入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企业都开始走下坡路。无线电厂的订单开始变得不稳定,产品质量和价格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效益一天比一天差。

终于,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厂也沦落到了连基本工资都快发不出的境地,开始出现几个月才发一次工资的情况。大家都像温水里的青蛙,焦虑却动弹不得。而天虹却在绝境中生存并发展,越做越大。厂子里一些有技术的职工主动报名离职,在拿到了欠发的工资和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后,加入了天虹。

三年前,局里找他谈话,让他回到无线电厂,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他本来是可以拒绝的,可无线电厂是他一手参与筹办起来的,他对那里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另外,他骨子里更喜欢市场而不是官场。正好那时候儿子考入了长洲中学,这在无形中也给了他一些鼓励。于是,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重新开始,离开那个溜须拍马、喝茶看报,虚度光阴的地方。

林义山临危受命,成了无线电厂的厂长,他终于拥有了完整的决策权。可这个工厂就像一条已经开始下沉的大船,以他一己之力,完全无法挽回。重回无线电厂时他42岁,还想着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再拼一把。到任之后,他提出要从头开始,要二次创业。

他尽心尽力,发誓一定要带着无线电厂再次走向辉煌。然而机会从来不因为你需要她就来到你的身边,打工和创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的技能也很不相同。他以前是副厂长,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现在是一把手,所有的事情都由他负责。他要选对方向,做对决策,要管好下面的工人,还要跟上面周旋。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做过几个不同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终于明白,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时代。显然,他没有准备好,从而站到了失败的大多数人那一边。日子一天天过去,上面给的压力,大家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妻子的冷嘲和热讽,让他越来越急躁,而越急就越是容易出错。厂子的亏损越来越大,一天天地滑向破产的边缘。

林义山主动终止了自己的仕途之路,想开创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却跌入了谷底。厂里再一次连薪资都发不出来了,之前燃起的一点点火苗也彻底熄灭了。人心涣散,能走的都走了。而留下来的,也知道厂子没有希望了,却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也许是为了破产时的那笔补偿金,也许只是因为无处可去。

二十年的发展改变了这片土地,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当我们再一次与世界联通,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了,而同时被带走的,还有人们骨子里的安逸和淳朴。

这变革,就好像一把利剑,把人们的生活一劈为二。少数人看到的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大多数人,感受到的却是命运被改变时的彷徨和无助。

在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往往只来源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比较。比较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横向的,就是与他人的比较,尤其是那些与自己有关联的,起点差不多的,同学,邻居,亲戚,老同事……。

这种比较是隐晦的,本人一般很少主动承认或者说起。还有一种是纵向的,那就是与过去的生活做比较。这种情况恰恰相反,别人很少提及,自己却经常想起。而且,往往越是今不如昔,越会经常去比。林义山便深深体会到了这两种比较的滋味,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落寞中。

人们总想着追寻更好的生活,以为已经拥有的是天经地义,生活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叠加。什么是未来?未来就是要做更大的官,未来就是要赚更多的钱。然而现实却不一定会照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也许你会从高处突然摔下来,摔得筋断骨折,也许你的钱会越赚越少,甚至走入生活的绝境。

厂子终于停产了,除了轮流值班的几个人,其他人全部停薪留职。林义山自由了,可他也回不去轻工局了。他放不下身段去做一线工人,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日子却越来越难。妻子与他同岁,对生活倒是不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可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她无法承受。

以前他们家在亲戚朋友中算条件好的,妻子虽然从不夸他,但那种优越感却总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而如今,在收入越来越低,又吃了几年老本后,他们家已经连日常开销都快无法支撑了。这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下降,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如果一开始生活就是这么难,兴许也早就习惯了。

妻子胸中有气,这气不发出来她就胸闷,肋疼,浑身难受。于是她每日里念叨,有意无意要与林义山吵上一架,弄得后来他宁愿跑去朋友的工地上打零工也不愿呆在家里。可妻子却打听着找到那里,当着所有人的面质问他,他林义山是不是堕落到要跟这些野人一样了。

无奈之下,他又穿起西装,做好简历,跑进了人才市场。可站在人潮涌动的市场里,他突然意识到,时代的列车正在快速地离他远去。他看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四处碰壁依旧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未来世界,一个是小心翼翼、畏畏缩缩的中年人的现实世界。

在无数次被拒绝,被奚落之后,林义山认清了一个事实。如果他是老板的话,许多岗位他也宁愿招年轻人。看看身边这些中年人,一个个愁眉苦脸,暮气沉沉。他们只看到生活的满目疮痍,却看不到时代的快速变革。

在人生这条路上,从来都是烟雾迷蒙。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困难,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机会,可这些机会不属于思想僵化,知识断层的中年人。这些人总觉得自己有十几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而公司则必须为这些经验买单,开出比年轻人高几倍的薪水。可在公司看来,很多人的经验是倚老卖老的油滑,是吃拿卡要的恶习。

林义山觉得自己不是这样的,他不屑于与他们为伍,可招聘的人却没有那个眼力劲。他们无法一眼辨认出他的价值,而他的简历又不够硬,初中毕业,夜校大专。虽然阅历还算丰富,可无线电厂的破产只能证明他的失败。总的来说,这些都不足以让招聘人员把他请回去细细研究,除非他愿意从普通工人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