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4: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报告

关于《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课题组(1)

摘 要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传承有序、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数字文化发展优势加速形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深化发展、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划》确定的大部分目标和主要任务达到了进度要求,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上海 “十四五”规划 社会主义 国际文化大都市

2021年7月18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为及时跟踪、分析和研判《规划》的中期实施情况,客观评价《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指标、重点任务、规划项目、政策措施等进展情况,深入分析《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规划》实施下一阶段推进对策措施,2023年初,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明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市委外宣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和本市宣传文化系统单位,开展了《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在职责范围内对分项规划实施情况和细分领域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对《规划》整体实施情况执行了综合评估。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总体而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规划》进展要求得到落实:提前完成文物保护指标一项,“家门口好去处”指标有望在2023年底提前完成,有良好收视率的电视剧精品年均出品数量指标进展顺畅,到2025年有望完成。文化场馆服务指标、文化演出指标、旅游收入指标受新冠疫情影响,未达预期,但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有望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文物保护指标(1项)

重点文物保护合格率:《规划》要求到2025年重点文物保护合格率达到100%。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合规率已达100%,未发生重大文物安全责任事故。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提前3年实现《规划》目标。

——文化场馆服务指标(1项)

文化场馆人均服务次数:《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4次。2022年,上海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场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共服务人次2 563.38万人,按常住人口2 475.89万人计算,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为1.04次,未达到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文化场馆接待受限或关停。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文化场馆数量增加,文化服务内容和活动丰富,市民享受文化服务便利性、均衡性得到恢复和提升。参照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3次的水平,2025年仍有望达到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4次的目标。

——文化演出指标(1项)

全市年均演出场次:《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年均演出场次达到5万场。全市演出场次2021年达3.84万场,2022年3.16万场,未达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演出场所上座率受限或关停。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我市演出市场快速复苏,局部呈现爆发性增长,2023年总场次有望达到4万场新高。随着Young剧场、云间剧场、上实中心剧场、前滩31演艺中心、西岸大剧院、普德赋光明之城等新剧场投入使用,亚洲大厦、大世界等演艺新空间集聚群的驻场演出不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年5万场的指标。

——有良好票房和收视率的影视精品年均出品数量(1项)

年度在央视播出的精品电视剧数量:《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有良好票房和收视反响的影视精品年均出品数量到2025年达到5部以上。在央视播出的精品电视剧2021年为3部,2022年为4部,2023年截至5月底已有《破晓东方》(跨年度)《三体》《人生之路》《爱情而已》4部电视剧登陆央视。2025年有望达到3—5部。

——旅游收入指标(1项)

全市旅游年总收入:《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 000亿元。2021年本市旅游总收入为3 860.53亿元,2022年本市旅游总收入为2 195.84亿元。对照“十四五”规划期末目标“7 000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需保持在17%左右,2021年旅游总收入增速23%,2022年未达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国内外旅客交通出行严重受限。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收入645.79亿元,同比增长24.6%,国内游客接待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2%。随着新冠疫情纳入“乙类乙管”,游客流动、旅游消费逐渐恢复,星级饭店出租率有所回振。以2023年“五一”假期为例,主要旅游景区(店)接待游客数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发展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2025年目标暂不调整。

——旅游供给指标(1项)

建设市民“家门口好去处”数量:《规划》要求到2025年达到200处左右。持续开展上海市民“家门口好去处”名录建设,连年新增打造50家升级版“小而美”家门口好去处。截至目前,上海经过认定的“家门口好去处”共150处,对照“十四五”规划期末目标“200家”,任务已完成四分之三。2023年底有望达到200处,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

截至2023年9月,《规划》部署的主要任务正在有序完成中,进度情况良好,正朝着逐步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彰显上海文化魅力,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吸引力的方向在全面推进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如下。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

1.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制定出台《上海市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标准)》,调整新一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实施标准。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能。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和发挥“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作用,市、区两级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每年为街镇、居村配送文化活动、文艺指导,年受益人次超2 000万人。每年举办“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有力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应活力,有效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推动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社会主体提供更多小型、轻型、优质文艺产品。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便民利民水平。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市、区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向公众开放,每周开放时间已达到60个小时。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有博物馆159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126家;共有美术馆100家,其中免费开放79家。在收费博物馆、美术馆中,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博物馆实行门票减免,“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保护日”期间组织全市文博场馆、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等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2.充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

首创实施“大博物馆”“大美术馆”“社会大美育”计划。充分发挥本市文博美术机构集聚的资源优势,创新实施以上海博物馆为平台的“大博物馆计划”、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的“大美术馆计划”、以市群众艺术馆为重点的“社会大美育计划”,成功举办“何以中国”“何谓海派”“对话世界”等文博美术大展系列首展,着力打造“市民艺术夜校”“社会大美育课堂”项目,推出“乐游上海艺术季”。

连续两年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民艺术夜校”作为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着眼市民群众美育需求,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性收费模式,在晚间时段为18—55岁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已打造50个市民艺术夜校服务点,覆盖全市16个区,线上线下开设150门课程,惠及近1.5万市民,被《人民日报》头版点赞。作为202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打造100个“社会美育大课堂”,举办5 000场艺术公共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21年推动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设立长三角分会场,完成“首届长三角合唱歌曲创作大赛”征集评选工作,举办2021年上海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第二十一届“江南之春”上海群众美术大展,挖掘和推出一批主题鲜明、有温度、接地气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2022年,贯穿全年举办第十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展群文活动2.3万余场,参与人次超3 000万。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评选中,上海有10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和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斩获第十九届群星奖。

启动“公共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更新,加强线上数字场馆和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推出一批数字阅读、在线赏析、云上服务、智慧治理等便捷、友好的应用场景。截至2022年底,“文化上海云”平台累计用户数超866万,累计场馆总量5 500余个,累计活动总量近60万项,月均浏览量660万次,推出多项线上直播录播活动。此外,公共文化场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喜马拉雅、小红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注册账号,多渠道释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矩阵,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开展“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万人培训计划”。聚焦全市各级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人员专业能力提升需求,2021年、2022年两年累计开设专题短训班39期,送教上门93场,累计培训学员9 569人次,为促进上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3.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探索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挖掘、景区联动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海派生活空间等公共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旅游服务中心中遴选的30家市级融合试点单位顺利完成试点任务。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商业场所等人流密集场所内增设225家“旅游咨询服务点”,延伸旅游咨询服务功能。

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在总结前两年试点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本市文创开发激励试点,印发《关于上海市文化文物单位实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分配激励的指导意见》。在原有8家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经初步统计,约有30家文博科普类事业单位符合试点申报条件。分步提高文创激励总量标准,2022—2023年由年人均不超过2万元提高到2.5万元,2024—2026年视情可提高到3万元。

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积极推进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收费定价工作,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同时配套出台市级价格管理公共文化设施目录。2023年推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上海博物馆首个收费特展,展期98天,共开设50场夜场,观众总人数超过42万人,推出线下文创产品共200余种,销售额超过2 400万元,展览媒体传播总阅读量突破4亿。

繁荣美术文博展览。聚焦主题主线,扎实推进“十年·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组织全市博物馆、美术馆推出主题展览。上海博物馆举办国际博物馆馆长高端对话等馆庆7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华艺术宫举办“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光明摇篮精神之源”迎二十大红色史料展。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上海鲁迅纪念馆推出“一纸书信 万千情怀——馆藏名人书信展”。上海中国画院举办“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年展。上海油画雕塑院推出“东方风来——上海油画雕塑院特展”。

(二)优化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

1.优化“一轴、一带”文化设施布局

东西向城市文化中轴建设能级提升。东侧临港新片区文化旅游目的地品质不断提升。临港会议中心、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临港演艺中心等文旅项目先后投入运营,上海天文馆正式开放,临港锦江国际酒店预计2023年7月试营业。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2022年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各片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核心区全球首个“疯狂动物城”主题园有望2023年内开放,西片区横沔老街开发打造古镇游憩新体验,北片区加快两个高品质度假酒店和生态项目建设。松江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人文松江活动中心投入运营,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区加快建设,华阳湖滨水工程开工建设,松江区博物馆新馆立项,区博物馆新馆藏品梳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东方童梦奇缘”亲子主题乐园会议中心开工建设。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计划依托松江枢纽、轨交12号线西延伸等重大工程,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打造消费旅游重镇。西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浦区域加快建设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落户影视企业、单位38家,上海市影视版权服务中心(青浦)、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青浦)、上海影视人才培训基地等功能性平台已实体化运作。环淀山湖区域结合环城水系环游区建设,分别推出“环游水城”“研学三部曲”两大主题产品,创新打造“一湖一水”高品质文旅休闲目的地。

南北向黄浦江文化创新带彰显活力。宝山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成功创建第二批市级旅游度假区。编制《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推动度假区进一步集聚邮轮、游船、游艇(帆船)以及水上运动等以水上消费供给为主业的市场主体,打造水上产品首发基地,加快建设水上消费地标商圈,形成水上消费新业态。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复航,阅江汇、上海长滩文旅商综合体完成竣工验收并招商运营。浦东滨江森林公园二期(滈园)正式揭牌运营,世博文化公园北区面向游客开放,12个单体项目已开工建设,5个单体项目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有序推进。虹口成功创建北外滩市级旅游度假区,北外滩国航中心成功创建3A级景区,北外滩海鸥饭店改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计划2023年开业。黄浦大豫园片区以打造“东方生活美学”集聚地为抓手,挖掘品牌文化中彰显东方美学的生活方式,升级文旅消费方式,推动东方生活美学产业发展。徐汇滨江梦中心,穹顶艺术中心完成内部结构施工,西岸大剧院完成内部结构施工。闵行推进马桥遗址博物馆(中华文明探源基地)(暂名)综合项目建设。奉贤区海国长城生态修复工程、上海之鱼——九棵树艺术公园竣工验收。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正努力打造集娱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核心区约3.7平方千米的开发建设,已实施完成围填海工程,标志性建筑于2022年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开放。乐高主题乐园项目内外装施工已完成10%,主题酒店、积木大街区域桩基工程已完成,计划2024年12月试运营。

2.建设以重大文化设施为载体的文化活力中心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新馆正式开放,实现“一馆两址”同步运行,是目前全国收集少儿出版物语种最多的省级少儿图书馆,网上预约持续火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推出百年童书系列展,培育少儿阅读特色品牌,探索“阅读+”服务新模式,推出“行阅自然”与“行阅上海”系列活动。

上海数字文旅中心工程(文旅“两网”大厅)完成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徐汇区同期完成周边配套更新提升工程。

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于2023年底前后建成开放。

古船博物馆规划建设。聚焦出水文物保护,强化古船船体与船载文物临时保护,完成考古保护舱建设,建立临时考古站,同步推进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场馆建设和公众教育。推进古船博物馆规划建设,完成古船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

上海美术馆分馆签约落户奉贤新城,推动专业艺术资源下沉基层。

3.强化五个新城文化品牌建设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率先与五个新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围绕嘉定新城“汽车文旅”、青浦新城“江南水乡”、松江新城“上海之根”、奉贤新城“东方美谷”、南汇新城“未来之城”的发展目标,建立文化场馆共建、展览展示共办、公共服务共享、文旅活动共推、人才队伍共育等五大协作机制,系统性谋划五个新城文旅资源配置,主动布局具有强大牵引力、持续带动力的文旅项目,加强协同联动、导入优质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区域软实力、拓展全新增长极,助力五个新城打造新型都市旅游目的地。

市级文化资源向新城倾斜。结合每个新城实际,推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旅游节等文旅重点资源,以及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市级机构场馆向新城倾斜下沉。举办“五湖耀新城,文旅润民心”为主题的活动,推出“新城五湖发现之旅”。支持嘉定新城举办上海汽车文化节、青浦新城举办青浦江南水乡音乐节、松江新城举办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奉贤新城举办花海美妆音乐节、南汇新城举行“滴水湖欢乐颂”。

新增五个新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点。依托嘉定博物馆、松江区博物馆、青浦区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新增五个新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点,建立每月一次鉴定服务的长效机制,为新城文物收藏爱好者提供免费鉴定咨询服务。2021年五个新城博物馆共举办14场鉴定活动,服务群众400余人次,鉴定藏品数超1 000件。

4.打造丰富的城市文化新景观

文化赋能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建筑可阅读”品质提升,目前全市各类开放参观建筑数量已达1 056处。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杨浦区借力高校学科优势,开展工业遗产基础研究、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研究等项目,推动杨树浦电厂、圣心医院等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活化利用老厂房、老仓库等工业遗存,推出“我的工业游痕”主题活动,选取40余处上海工业遗存,邀请市民游客参与并形成独特的工业考古游痕。2022年经过4年的保护性修缮,上海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张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演艺新空间呈现倍增效应。按照“总量平衡 优化布局 动态调整”的总体要求,全市共授牌演艺新空间100家,类型涵盖商场、办公楼、文创园区、博物馆、艺术中心、剧场户外空间等,启动全市演艺新空间特色地标评比工作。

首批15个“美术新空间”正式公布。区别于传统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画廊等展示空间,“美术新空间”指在室内或户外的特定空间内,经常性向社会公开陈列展示视觉艺术作品的非营利性场所。在首批授牌的“新空间”中,既有人气爆棚的“打卡地”,如“上生·新所”“M+幸福里”“M+黑石空间”“今潮8弄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也有在商场、公园中闹中取静的艺术空间,如“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APSMUSUEM”,还有地铁、小区停车棚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如“上海地铁美术新空间”“星梦停车棚”。

5.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全方位打造‘人民城市’公共文化新空间”获文化和旅游部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坚持“业态、形态、生态、文态”有机融合,结合“道路+”“公园+”“生活圈+”,开展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植入阅读、展览、演艺、休闲运动等元素,升级打造150家“家门口好去处”、100家演艺新空间以及一批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进一步拓展具有社交化、特色化功能的新型文旅公共空间。优化“望江驿”“人人屋”“水岸汇”“城市书房”“艺术社区”“艺术商圈”等空间布局。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商业场所等人流密集场所内增设225家“旅游咨询服务点”,延伸旅游咨询服务功能。

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提升”。制定《上海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提升指引》,文化赋能公共空间,激发社区艺术活力,建设“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完成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排查工作,完善全市273个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5 800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信息更新与情况分析。

深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在全面完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拓展馆外服务点、延伸服务点、流动服务点建设,吸纳有条件的社会力量自主或合作建设特色服务点,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在区域内联动共享,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延伸下沉。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馆分馆365个,公共图书馆分馆(基层服务点)2 384个,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约3 500个。

最美空间塑造城市生活“绽放秀带”。创办于2018年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2022年市级赛事升格为全国赛事,已走入长三角、走向全国,开展“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有11个省(直辖市)、112个城市广泛参与,涌现出一大批高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三)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上海文化独特魅力

1.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夯实红色资源保护基础。编制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实地调研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计225处,掌握革命旧址遗址保存现状第一手资料,对革命旧址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和系统分析,为今后保护利用打好基础。编制《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指引(革命文物专篇)》,编制31处革命类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指引》。建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修缮项目库。健全完善上海市革命类国保和市保单位“四有”工作,依法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2022年启动编撰本市革命文物图录,推出“与革命文物面对面”专题报道。讲好“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出版《上海红色文化地图》,举办“光明摇篮 精神之源——迎二十大上海红色文物史料展”等精品展览,推出“与革命文物面对面”专题报道,三家场馆获评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市推动开展“永远跟党走”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文化主题展演展示活动,共举办各类主题活动7 337场次,直接参与人次225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827场次,参与人次497万,在全市营造起浓郁的社会庆祝氛围。指导推动举办以“同庆建党百年、共享人民节日”为主题的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聚焦红色主题,牵手五个新城,联动长三角,打造数字生活,覆盖全市的“3·28文化服务日”活动,全新推出的“新城五湖发现之旅”,参与广泛的家庭戏剧大赛、红色故事讲演大赛、市民合唱大赛等都获得良好社会反响,赋能五个新城的五项全民赛事活动全线启动。推动开展群众进行红色文艺主题创作,携手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和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群众歌曲征集活动,评选出优秀歌曲100首、最佳歌曲20首。

2.彰显海派文化特质

全面打造“建筑可阅读”3.0版。构建“街区+”“社区+”“互联网+”“交通+”“文创+”五大新场景,推动“建筑可阅读”品质提升。从“扫码阅读”到推动“开放建筑”到“数字转型”,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推出“建筑可阅读”线上专区,升级“建筑可阅读”线上总入口,完善已有的建筑介绍、故事阅读、建筑打卡等基础内容,增加沉浸式体验等新型展陈手段。建立“建筑可阅读”标识体系,遴选1 000处价值内涵丰富、城市特色显著的优秀建筑加挂统一的标识铭牌。提升“建筑可阅读”品牌影响力、美誉度,建立“建筑可阅读”吸引力指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022年首次发布《上海“建筑可阅读”吸引力指数报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名单,全国共有三项创新成果入选,“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荣列其中。

海派城市考古,打开城市文化魔盒。创新实施“海派城市考古”,聚集上海都市文旅特点,借鉴传统考古范畴“价值发现”功能,这既是公众参与平台,也是资源挖掘渠道,还是城市推广品牌。2022年9月,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本市主流媒体推出《海派城市考古》专栏,向市民游客征集公布了“海派城市考古”首批十大新发现:金山沙滩的“一眼千年”;北宋文人的“雅集”(青龙镇章堰村);海上的“万里长城”(华亭古海塘);苏州河畔的“中国之最”;最后的老城墙;转角的“爱情神话”(百年老店海派川菜洁而精);“何以上海”的城市踪迹;魔都的“小故宫”;不为人知的“北市”;鲁迅的观影片单。“海派城市考古”的最新成果:一套3册的精装口袋书,包括《穿越苏州河》《街区漫步》《新城之旅》。“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系列产品,以城市考古为起点,掀起人人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推介城市的热潮,实现了都市文旅资源的再定义、都市文旅价值的再发现、都市美好生活的再体验。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B站,发起了上海文化遗产线上深度游,在B站开辟“海派城市考古”专区,汇集全市各区的精品数字资源和B站优质UP主相关视频,涵盖建筑漫游、建筑印记、建筑“新”生、建筑小知识等内容,全面展现上海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凸显城市文旅魅力。全力打造人人皆可参与的“海派城市考古”品牌,让市民、游客自助深度探究城市老风貌、感受城市烟火气,点亮一场具有海派民俗魅力、充满文化质感的城市微旅行,吸引市民、游客发现和体验上海动人的城市表情和多元的品质生活。

3.传承江南文化基因

擦亮古镇文旅新名片。持续做好古镇文旅业态提升工作,推出“非遗新体验之旅”系列活动,举办“非遗新体验”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南翔国潮游园会、上海绒绣艺术大展。举办古镇非遗购物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慧古镇专场、上海古镇手作节、上海古镇摄影节、上海古镇非遗灯彩荟、“上海剪纸剪古镇”等活动。促进多方合作,组织豫园文商、复星旅文、哔哩哔哩、文广演艺、字节跳动(抖音)、世久非遗基金、华略智库等社会主体,与朱家角、枫泾、七宝、南翔、新场、州桥老街等古镇开展对接合作,策划上海古镇统一品牌,设计统一视觉标识。依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航传媒航机杂志、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上海古镇宣推工作。在“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走读上海古镇》专栏宣传,推动媒体与古镇结对开展宣传。

做好青龙镇遗址等考古发掘和成果整理、阐释。对青龙镇遗址地下文物埋藏进行全面考古勘探,为编制遗址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重要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探寻当时的港口与码头设施,充实青龙镇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基础材料。配合油墩港航道治理工程,启动崧泽遗址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以良渚文化为主题,策划举办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第二季,阐释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内涵。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全面提升文物保护能力。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布《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在全国率先完成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做好重点文物建筑修缮保护,2021年积极推进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佘山天文台、嘉定孔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完成中福会少年宫、南翔古猗园、南翔砖塔、外滩信号台、巴金故居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全程指导书隐楼抢险加固工程,确保重点文物安全。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开展文物火灾隐患专项治理,持续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重点文物建筑开展“体检式”文物安全评估工作。

国家水下考古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文旅工作主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取得较为明显成效。坚持“文物考古+科技创新”,运用世界首创、中国独创、上海原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实现国家“十四五”水下考古重大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和迁移入坞落座,助推中国水下考古取得历史性突破。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保护舱”建设和古船博物馆规划工作,同步推进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场馆建设和公众教育。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两次登上《新闻联播》,《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直播获得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项目。

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深入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本市《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发布实施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N”制度、文物鉴定专业人员培养体系、文物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文物市场信用监管机制等方面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释放整体效能。办好进博会首个文物艺术品专区,指导做好参展展品的进境查验、运输、布展、留购、后续清关等各环节工作,建立进博会免税交易常态化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已有的5家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工作基础上,将公益鉴定推广至五个新城。2017年至今,已累计接待收藏爱好者四万余人次,无偿鉴定藏品总数超十万件。

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指导杨浦区相关部门制定、公布《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推动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增挂“文物局”牌子,成为上海首个正式挂牌的区级文物局。指导推动永安栈房旧址修缮建成世界技能博物馆、涵芬楼艺术中心等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开展文物资源认定工作,增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文物保护点共六处。

活态传承、科技赋能、品牌塑造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经前期申报,本市共13个项目入选,本市国家级项目总数达到63项(子项76项)。启动第六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已完成推荐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等工作,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35名我市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候选人。“笔墨宫坊”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竣工建成。成功举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持续为全国非遗传承人群传承实践能力建设搭建平台,指导上海大学等八所高校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积极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字化记录工程,完成了共计22名本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记录上报工作。进一步引导和培育“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示范点建设,总结汇编“非遗在社区”试点优秀实践案例。协调上海市教委,将原“非遗进校园”进一步升级,开展“非遗在校园”示范学校评定工作。启动开发“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实现业务信息管理、绩效评估管理、专项资金申报管理等功能数字化集成,完善本市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提高科学保护水平。此外,2022年对七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评估复核,推出“古籍新发现”的海上古书寻踪活动。

(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1.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

做强做优“沪产”电视剧品牌。2021—2022年,共有41部沪产电视剧首轮播出,6部在央视八套晚间黄金时段首播,20部在一线卫视首播,15部在主要视频网站首播。《功勋》《光荣与梦想》《大江大河2》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建党百年展播重点剧目。《心居》《超越》《大博弈》等剧集获得了优异收视成绩。《功勋》《在一起》《埃博拉前线》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这就是中国》获“星光奖”电视文艺栏目奖。

突出“温暖现实主义”特色,加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规划。紧紧围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重点选题规划和主题创作任务部署,推动《超越》《宝兴里》《大明方孝孺》《战争和人》一系列重点电视剧项目落地上海开展制播。加强重点项目库建设,《战上海》《心居》《大博弈》《苍穹以北》《城中之城》《纵横芯海》《军刃出鞘》等现实题材重点项目,《三体》《人生之路》《繁花》《长街行》等根据名著IP改编重点项目,《先生之风》《大宋海商传》《生当作人杰》等历史题材重点项目,有序开展创制和播出。

2.推进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

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周)联动全球。2021年,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重点突出艺博会和进博会相联动、交易月和美术季相联动、艺术收藏和艺术美育相联动。交易月在西岸艺博会、ART021艺博会基础上,首次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立文物艺术品板块,首次推出“海上风华”美术季,首次实施“艺术上海”计划,累计艺术品货值超100亿元,集中艺术活动200余场,参与交易主体300多家。2022年,“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调整为“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交易周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集中ART021艺博会、西岸艺博会、上海对话论坛、美术季等高质量艺术活动,打造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专区,奠定亚太艺术品交易龙头地位,为上海建设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夯实基础。期间举办约130场艺术活动,吸引200余家交易主体,展示交易的艺术品货值约120亿元。

建立进博会文物类展品免税交易常态化机制。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首设文物艺术品板块,9家境外文物艺术品经营机构的41件展品完成交易,总成交额7.6亿元。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首次在消费品展区设立文物艺术品板块,9家境外展商的37件文物艺术品达成购买意向,总成交额达4.9亿元。在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多部门通力合作下,文物艺术品的进境报关、仓储物流、保税展示、留购清关,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操作细则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推进“上海国际文物交易中心”建设。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上海国际文物交易中心”建设,依托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的硬件优势,强化保税仓储、运输、展示等配套功能。2021年吸引16家知名企业入驻,进出境文物艺术品货值超170亿元。在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上,佳士得宣布2023年上海拍卖计划,苏富比正式宣布中国内地总部落户上海,富艺斯作为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参展机构与主办方签署合作协议。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的重要一站。

3.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演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初,我市共有演出主体1 608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428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9家,演出经纪机构1 051家。推动实施“上海首演”“上海首展”“上海首秀”计划,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驻场品牌,打造“来沪必看”精品剧目,确立全球“首演首秀首发”演艺重镇地位。

集聚打造“演艺大世界”。集聚22个专业剧场和39个“演艺新空间”,打造“一公里演艺生活圈”。在主要票务平台设立“演艺大世界”品牌专区,提高“演艺大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亚洲大厦“星空间”、上海大剧院的“大咖·咖啡厅”、天蟾逸夫舞台的“蟾空间”为代表,推动商场、文创园区、酒店、餐厅、书店、艺术中心、旅游景点、游轮等场所推出100家演艺新空间,引领小剧场演出发展潮流。其中,亚洲大厦已发展成拥有16个演艺空间、2 688个座位、总面积约4千平方米的演艺街区,凭借亮眼的驻场沉浸演出,推动演艺生态集群的形成。

打造“音乐剧之都”和“喜剧之都”。利用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剧节、华语音乐剧大赏等平台,推动音乐剧、喜剧市场主体及优秀人才在上海集聚发展,确立上海演艺音乐剧和喜剧全国标杆地位。

培育民间艺术力量。指导演出行业协会举办“2022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优秀民营院团长三角展演”“沪剧月”“街头艺术节”“首届民营沪剧月”等活动。提升街头艺人表演品质,本市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总数超过200人,遍布6个中心城区的近30个表演点,“上海街艺”的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4.推进形成网络文化产业高地

网络文化内容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和2022年各有97部和137部沪产网络影视剧获得发行许可或上线备案号。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启航:当风起时》、网络电影《我们的新生活》、网络纪录片《小小少年》、网络综艺《花好月圆会》等14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获奖数量位居省级前列。坚持净化网络视听生态环境,加强网络视听服务管理,坚决抵制网络视听节目不良倾向。

推进网络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制定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紫竹园)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园区升级东扩。开展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趋势分析研判,推动MCN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5.推进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建设

着力加强“上海礼物”品牌化建设。从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内涵塑造、展售渠道等全链条着手,创建“上海礼物”品牌,组织开展两批“上海礼物”品牌及“优选经营店”评选核定工作。全市共有320种商品入选上海礼物品牌商品,涵盖食品、服装、文创、珠宝玉器、化妆品等众多品类商品;62家线下店、2家线上店入选上海礼物优选店。坚持以赛促创、选优扶持,2022“老凤祥杯”上海礼物设计大赛组委会遴选的42件作品,成为新一年度“上海礼物”。组织开展“上海礼物”走入进博会活动,遴选“上海礼物”进驻世博会指定接待酒店,并首次在浦东、虹桥机场等城市“第一入口”设置上海礼物展示柜,提升“上海礼物”国际影响力。

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完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验收,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称号。相关园区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筹备打造上海文创产品开发联盟。

(五)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1.对外文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

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牵头增进多元共享的带路合作,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以下简称“丝盟”)已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69家成员机构。“丝盟”年会审议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管理办法》,构建联盟新发展格局。举办2021年线上“一带一路”艺术节之旅项目。充分发挥上海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深化“一带一路”博物馆等合作机制,赴韩国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赴阿布扎比卢浮宫参加“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流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展”。“中华优秀文化云演播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行进中的中国》《何以中国》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丝绸之路视听工程项目库。2022年,选送《海派百工 璀璨非遗》(英语版)、《百年光影,薪火相传》、《剪纸——麦收时节》、《揭秘北京冬奥颁奖花束制作过程》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的“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

提升文化节展赛事国际影响力。立足全球视野打造全球艺场。第27届上海电视节164家展商参展电视市场,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2家国际展商参与“云市场”,互联网影视峰会主旨论坛发布3个行业报告,集中展播37部80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视作品,线下展映25场14部海内外优秀电视作品。2021年以庆祝建党百年为贯穿全年的主线,主办“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等多个主题展演季,共呈现62台130余场舞台艺术精品。2022年推出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舞台艺术展演。打造全新艺术品牌活动ARTRA“自定艺”。

着力打造海外文化中心综合平台。重点依托部市共建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和旅游局年度部市对口合作的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和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文旅交流活动。积极推进并完成了新一轮部市共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协议的修订签署工作。指导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欢乐春节“吉庆年年——壬寅虎年生肖作品展”,围绕“中国生肖文化”主题开设“汉语角”、举办少年儿童中国文化体验课,承办驻比使馆“儿童文化日”中比儿童交流活动等。有序推进与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的年度合作。以“灵虎送福科威特”为春节主题,推出新年音乐会、“城市剪影—海派剪纸”云教程、“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等七个项目。专题制作并成功推出针对阿拉伯地区的“中国旅游日”及“中国旅游文化周”以及“庆中秋、迎国庆”系列活动,展播《绒绣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海派百工,璀璨非遗》(阿拉伯语、英语版)、纪录片《大上海》(阿拉伯语版)。

增强沪产电视剧海外传播能力。一批沪产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动画片在海外走红。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热播,夺得亚太广播联盟(ABU)亚广联奖电视剧类的最高荣誉;古装题材剧《锦绣南歌》荣获2021年国际艾美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历史题材纪录片《东京审判》《海上丝绸之路》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台网同播”;综艺节目《我们的歌》《极限挑战》《中国新相亲》等在东南亚地区主流媒体同步跟播;《海上大剧院》《品牌上海》《上海记忆——金融的变迁》《味道中国》等通过北美全媒体进行传播;沪产低幼动画《愚公移山》《艾米咕噜》《伍六七》《天官赐福》《时光代理人》《仙王的日常生活》等沪产动画片在海外广受欢迎。上海与英国雄狮集团、华纳兄弟先后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一、二季,第一季被列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纪录中国”传播重大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重点纪录片选题。与迪士尼集团合作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全媒体纪录片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丝路视听工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将在海外主流平台播发。

提升“欢乐春节”品牌认可度和美誉度。2022年春节期间,以“线上+”“云端+”新方式,共向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及中国台湾地区等22个国家及地区,推送“浦江艺汇”“来自上海的问候”等七个主题的涵盖音乐、舞蹈等12个大类的46个展演项目。全新推出的“欢乐春节·浦江艺汇”数字文旅品牌涵盖了中、英、法、西、德、意等六种语言,成为17家驻外使领馆春节期间的主打活动。平台总浏览量超过15万次,官方微信、微博、澎湃政务号等阅读量近16.5万次。

增强“乐游上海”文旅总入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乐游上海”宣传矩阵,“乐游上海”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频道、视频号、抖音号、百家号、喜马拉雅音频号、网站、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Meet in Shanghai)在内的全媒体矩阵。2022年,“乐游上海”各渠道直播总观看超1 725万人次。“乐游”频道落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2.1亿用户。在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报告中,“乐游上海”排名第二位。文化和旅游局海外新媒体账号(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2022年发布帖文3 854条,视频102个,覆盖海外用户总数近4 147万人次,互动量(评论、转发、点赞、收藏)239.5万次。在海外新媒体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实验室发布的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中,上海排名全国第三。其中上海文旅Twitter账号传播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一,帖文数量指数、帖文质量指数、转发指数均为第一;上海文旅Instagram账号传播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二,其中帖文质量指数第一。

2.推动对港澳台地区文旅交流

加强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化建设。2021年6月4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澳门特区文化局、旅游局在沪澳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上首次签署沪澳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意向书。8月30日,上海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沪港合作会议第五次会议上以在线方式签署合作意向书。服务在沪港澳青年,2021年组织13名在沪港澳青年在全市10家文博和旅游机构开展“上海港澳大学生暑期文化实践活动”,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庆祝澳门回归“观·上海”文化旅游图片展。建设重点交流项目,沪澳两地政府牵头主办2021“上海澳门周”,通过大型路演、美食、旅游推介等活动共吸引30万市民游客参与,微博及各类自媒体阅读达4 000余万次。2022年,由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推荐的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新社区”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沪港澳文化云演播”、中福会“童心连友谊 共绘同心圆”港澳青少年文化随申行三个项目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

持续深耕对台文化品牌活动内涵。贯彻落实加强对台湾青年工作及做好身边台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情系青春”影响力。2021“情系青春·创想申城”文创设计活动推出伴手礼、服装等15大类200多件具有中华文化魅力、海派文化特质的文创作品。首次打造“海派文旅体验季”,面向上海台商子女学校800余名台生推出“海派非遗传习”“建筑可阅读研学”“台湾青年艺术人才深度驻地实习计划”等活动。连续举办“欢乐庆元宵”活动,2021年海派木偶主题演展活动成为春节期间岛内唯一以线下方式举办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2022年春节期间在高雄地区举办第十届“欢乐庆元宵暨海派皮影《九色鹿》宝岛首演”活动。在高雄佛陀纪念馆举办第十一届海派文化艺术节“忆江南 李磊的诗性与抽象”展,展览累计参观人数近6万人次。配合市台办举办2021年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提升文化议题影响力。

3.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跃升”

合作机制从松散协作向实体运作跃升。基于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的顶层设计,衍生出长三角旅游推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交响乐团、动漫产业、电竞产业、旅游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联盟,形成了从省级到地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体系,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规划布局从各自为战向整体统筹跃升。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聚焦重点文旅区域和重大产业项目,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旅专项、大上海都市圈陆上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圈等跨区域文旅规划,初步形成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旅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公共服务从彼此割裂向共建共享跃升。文旅联盟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以“一卡通”为主要载体,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同城待遇”。特别是组织实施长三角文旅公共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展览一站通、城市阅读一卡通、文旅人才培训一体化“四个一”项目,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公共服务产品,轮值举办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创新举办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持续开展“缤纷长三角”系列活动,推动阅读联动、展览联展,初步形成相互开放、有效衔接、便民惠民的文旅公共服务网络。同时,在文旅市场信用监管、轻微免罚、文明旅游等方面,也开展了系统对接,对优化区域营商环境、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产生了积极成效。

宣传推广从客源互送向品牌营造跃升。文旅联盟成立以来,注重打响“东方山水韵 自在长三角”的统一品牌,携手赴国内外重大节展赛会开展集中宣传推广,联合推进江南古镇申遗工作,创新打造四地互动办节办展模式,着力提升长三角地区文旅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同时,整合区域优质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联合推出长三角红色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跟着考古去旅游”等精品线路,合力打造“上海假日列车”品牌和“乐游长三角”高铁产品,联手举办文物考古大展和上海旅游节、江南民歌节等形式多样的节展活动,深受长三角居民和中外游客的喜爱和欢迎。

(六)聚焦数字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1.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

启用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文旅“两网”大厅)。建成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智能中枢“文旅通”。持续汇聚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感知、市场与社会主体等多源异构数据,上线大屏端、PC端、手机端“一屏观文旅”15个可视化页面,开发行政审批系统手机端功能。完成景区客流自动上报系统和应急广播信息系统建设和部署,将智能中枢的感知触点延伸至文旅最小管理单元,有效提升应急事件处理水平,实现应急管理的大数据、大协同和大联动。积极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建成“有声图书馆”等智慧服务新空间,打造上海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库群,建设文化内容和数据生产、交换、传播、消费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完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精准供给体系。持续开展“一网通办”的数据归集与共享工作,正式发布资源目录200个,处理数据需求242个,累计调用市级资源10 179 764次、国家资源514 113次,已汇聚的数据资源被24个委办所调用。

加快新型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慧广电”战略,扩容“智慧广电”数字服务能级,推进广电5G网络规模部署与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提升。东方有线《广电5G SA网络及应用IPv6部署试点项目》入选国家“IPv6与5G建设应用同步实施试点方向”试点名单。推进广电5G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启动上海广电5G网络服务,目前上海广电5G用户数已超21万户。开展智能推荐电视服务,指导东方有线开展大屏EPG智能推荐优化和智能推荐频道两项建设任务,目前已覆盖30万端用户。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申请试验开办东方5G频道,实现频道用户互联互通,初步规划包含多态播出、多屏联动、视听社交、融合服务、频道联合、用户互通等六类播出服务,项目方案已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批。

2.科技赋能激活数字文化创新力

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力。围绕数字新动能驱动产业发展,上海积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科技赋能“云文博”发展。鼓励博物馆深入挖掘数字资源,充分利用AR、VR、新媒体等技术,聚焦“云观展”“学游M”“云赏国宝”“云游M”“云直播”等版块,打造各种数字场景,形成线下与线上共同服务公众的格局。“建筑可阅读”加快数字转型。与新媒体平台开展深入合作,构建数字全媒体运作矩阵。线上线下联合推出“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等全民参与活动。突出渠道拓展、场景创新,推动“建筑可阅读”的破圈迭代,策划推出特别节目——“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活动。

布局文旅元宇宙发展新赛道。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参与虚拟现实、交互娱乐、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形成一批数字文化产业标准体系。制定《上海市文旅元宇宙发展行动指引(2023—2025年)》,提出了打造“文旅元宇宙”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推动数字文旅新基建、聚力技术工具新突破、拓展文旅元宇宙新场景、培育数字艺术品新赛道、创新沉浸互动新内容。到2025年力争上海文旅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2—3个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形成30个以上的创新示范应用。编制“文旅元宇宙”重点产业企业图谱,培育壮大“文旅元宇宙”标杆企业和平台企业。针对“文旅元宇宙”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和产值规模衡量指标体系,开展全市各区“文旅元宇宙”发展水平测评。搭建行业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为建立以大型文化场馆为主要节点、各类文旅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字创意联盟链体系奠定基础。打造“文旅元宇宙”沉浸式新场景,推动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场馆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推动大型旅游景区和文旅产业创意园区打造立体化、可互动的虚拟现实融合游览线路,推出文体旅多元融合的高体验度特色旅游项目。强化“文旅元宇宙”前沿研究能力,探索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依托典型场景开展产学研对接,引导行业主体高效参与“元宇宙”新赛道竞争。

3.数字文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积极提升数字文化消费水平。着重推进文化消费线上线下融合,线上平台开展在线文化内容观赏体验消费并联动线下文旅业态,促成数字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建成国内网络视听产业高地和集聚创新之地。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网络视听产业市场主体,上海市《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及备案机构共59家,形成了哔哩哔哩、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全国垂直领域头部平台。2022年,上海网络视听相关产业收入达1 650亿元,在全国保持领先,上海网络视听平台用户约5.14亿,覆盖全国网民的48.2%。

掀起数字文旅消费新浪潮。联合市商务委举办“五五购物节”,发动相关文旅企业积极参与,组织近万家文旅企业参加“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工作。联合市总工会在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开展2022年“看上海”主题系列活动,推出8大主题100多条“看上海”推荐线路。统筹策划推出“同心守沪 感恩有您”乐游上海·感恩卡,邀请5.8万名援沪医疗队成员携亲友来沪免费体验上海30家最具人气、最富精华的景区景点和文博场所。2022年创设举办“乐游云购9·17”活动,成为文旅资源汇聚的新平台,解锁了线上文旅消费的新玩法,共130余家重要文旅企业和大流量平台企业参与活动,以直播独享产品套餐、专属特惠价格和福利赠送活动等形式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景区(点)、演艺展览、文创产品、潮流国货、精致餐饮等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优质文旅产品。活动参与人次近1.65亿次,总销售量额约16.56亿元。携程、美团、抖音、支付宝、飞猪、百度、得物、哔哩哔哩、驴妈妈、小红书、腾讯等各大头部数字文旅企业线上联合发力,推出“数字体验游”系列活动和产品,总传播量超过11.8亿次。

4.数字旅游城市建设成果斐然

推进数字旅游城市全服务应用落地。推出“最上海”旅游指数,催生“Z世代”消费热潮。梳理互联网大数据,发现旅游目的地从全球游向本地游、周边游转变,旅游方式从团队游向家庭游、定制游转变,旅游偏好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游、深度游转变为旅游消费新需求。面向“Z世代”和互联网语境,记录旅游消费新趋势,形成了年度都市旅游“排行榜”。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持续活跃的上海文旅场所、空间多达1 030处,催生“Z世代”文旅热潮。

提升“文旅一码游”预约能级。依托“随申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文旅一码游功能建设,实现“一口预约、一码畅游、四码合一、一键速递”的总目标。优化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文旅通”智能中枢,拓宽数据来源,丰富数据类型,依托文旅智能决策分析及应用平台,建立文旅企业活跃度指数和酒店繁荣度指数,打通“文旅通”平台与市大数据中心业务中台,实现业务场景跨部门、跨区域应用。

拓展数字文旅生活数字化场景。持续推动数字景区、数字酒店和数字场馆建设,编制《数字景区建设技术规范》《数字酒店建设技术指南》等地方标准,“快速入住”轻量化部署模式覆盖至全市3 000余家酒店,推动252家A级景区、美术馆、博物馆入驻“文旅一码游”统一预约平台。推动数字博物馆建设,完成《数字博物馆建设技术指南》上海市地方标准的立项与编制工作。

(七)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大都市吸引力

1.持续优化都市旅游供给

一是加强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有关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工作要求,已认证上海市级旅游度假区6家,其中2家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是积极培育旅游休闲街区。已认定4家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其中思南公馆街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愚园艺术生活街区获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三是推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试点建设。2021年浦东新区、虹口区进入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至此,上海共有5个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2021年、2022年上海12个区域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四是提升工业旅游发展能级。创建市级工业旅游基地2家,工业旅游服务质量优秀单位2家,达标单位10家。崇明区长兴岛江南造船工业旅游基地、普陀区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五是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明确乡村民宿证照管理,引导乡村民宿在八大区域集聚发展。上海乡村民宿达482家,其中星级乡村民宿117家。推动郊野公园景区化,长兴岛、浦江、廊下3家郊野公园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共有5个镇(乡)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27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2.深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成功创建“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策划“建党百年上海红色旅游10条精品线路”,其中,“开天辟地·革命启航”“大国海陆空·科技向前冲”两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名单。组织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红色自拍节”“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举办“东进之路”长三角红色旅游主题活动。

打造以“建筑可阅读”为标志的海派文化旅游集群。梳理城市地标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等资源,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结合城市微更新,打造“街区可漫步”微旅行产品,形成“海派文化之源”“魅力衡复·旧貌新颜”“走进外滩建筑”等海派文化旅游线路。“建筑可阅读”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创新实施“海派城市考古”,推出“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系列产品。

打造以水乡古镇为核心的江南文化旅游集群。建设古镇文旅业态提升示范样板,15家古镇联手建设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和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加快推进朱家角古镇旅游区、枫泾旅游区等创建5A级旅游景区。

打造彰显时尚动感的都市文化体验集群。涌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杂技剧《战上海》等经典驻场演出,亚洲大厦“星空间”驻场演出群落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市演艺新空间达到100家,引发文化与商业、旅游的“破圈”携手,塑造新业态。演艺大世界品牌持续彰显。大型艺术展会密集登场,确立上海全球“首演首秀首发”演艺重镇地位。

3.优化城市旅游新空间

“中心城区”旅游内涵不断丰富。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徐家汇源-美罗城”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武康路-安福路”获评上海市旅游休闲街区。长宁区持续开展“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遇见愚园路”、“国际社区美好生活”微游活动,愚园艺术生活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静安区聚焦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建设,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已成为星巴克全球销售额最高门店,咖啡体验文化周首次联名地标性上海夜生活集聚区“安义夜巷”,张园西区作为中心城区首个“留改拆”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于2022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黄浦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焕发活力,演艺大世界国内申报演出超3.9万场,豫园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新春游园会,打造市级数字商圈标杆项目“数字豫园”。杨浦区持续深化建设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其中35个任务子项已完成23项,29个重点项目已完成19项。虹口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获评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完成李白烈士故居修缮改造,举办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世界城市文化论坛。浦东新区都市现代建筑及滨江游憩多点布局,小陆家嘴浦东美术馆、世博文化公园、前滩休闲公园等标志地段引流明显。普陀区长风都市休闲区创建成为市旅游特色示范区,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举办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首届上海国际MCN大会暨品质生活直播节等。闵行区在研学旅游、郊野旅游建设方面亦有建树。

新城文旅品牌主题形象鲜明。围绕嘉定新城“汽车文旅”、青浦新城“江南水乡”、松江新城“上海之根”、奉贤新城“东方美谷”、南汇新城“未来之城”目标,打造新型都市旅游目的地。五个新城地方工艺主题特色资源丰富,嘉定竹刻、松江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松江顾绣亮相意大利米兰当代艺术中心“遇见上海”主题展览。重大文化设施成为“网红”地标,嘉定保利大剧院、松江云间艺术中心、奉贤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专业剧场达到国内顶尖水准,南汇新城上海天文馆成为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美术馆分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等重大设施持续建设。

“沿江沿湾”旅游布局转型升级。2022年10月,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正式获批为上海市级旅游度假区。《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推动建设集聚邮轮、游船、游艇(帆船)以及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度假区,打造水上产品首发基地。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将重点推进核心区约3.7平方千米的开发建设,标志性建筑于2022年年底开工,计划2024年建成开放。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深化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效。在东部、中部、南部、西部、长横五大文旅片区的基础上,筹备成立区级文旅联盟。持续开展房车营地建设,完成新建房车营地11个。竖新镇、横沙乡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江南造船厂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进西沙明珠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充分挖掘西沙明珠湖核心景区文化内涵。

“一江一河”水上游览功能不断拓展。“一江一河”2022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亿人次,成为城市最大的流量入口。2023年一季度,黄浦江游览和苏州河游船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黄浦江“世界会客厅”引流明显。2022年10月,“初心启航·浦江红色文化游”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特色文化游试点航线,“浦江游览6”轮被列为试点船舶,打造水路精品航线。滨江岸线多元复合文化演艺设施与时尚场馆结合,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1862时尚艺术中心、宋城演艺、世博文化公园北园以及“世博-前滩”区域9家高端酒店成为旅游住宿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全力打响“悠游苏州河”全新旅游品牌。苏州河外滩源码头、四行仓库码头、昌化路码头、长风公园码头和西康路码头投入使用,水上航线将天安·千树、M50创意园区、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等沿线优秀历史建筑、时尚地标串珠成线。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保护。会同相关部门确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区域范围,编制《上海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稳步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数字再现、文旅融合等工程。

4.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

做实家门口服务,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数量稳步提升。以“开放互动、便捷可达、共建共享、特色鲜明”为原则,已认定三批150个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以社区为轴心,整合周边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突出“微旅游、慢生活”主题,构筑城市“15分钟旅游圈”。依托楼宇、街区、商圈、公共文化设施,面向市民打造宜游、宜乐、宜购、宜学城市商旅融合综合体。力争实现旅游信息服务社区全覆盖,面向市民定期推出旅游惠民产品。

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旅游景区(点)交通服务保障,衔接好景区“小交通”与城际“大交通”,构建便利顺畅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语言无障碍”服务,上海文化旅游门户网站上的语种数量达14种。立体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制定《上海市旅游厕所质量评定工作规程》,开展最美旅游厕所推选活动,完善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积极推动“旅游咨询服务转型提升”“旅游咨询服务进社区”两个办实事项目。持续推动数字景区、数字酒店和数字场馆建设,“快速入住”轻量化部署模式覆盖至全市3 000余家酒店,推动252家A级景区、美术馆、博物馆入驻“文旅一码游”统一预约平台。持续推进“四季上海”文旅消费信息发布平台转型升级,每周推送沪上文旅服务指南。全新推出“乐游上海艺术季”,打造全市文博、美术、演艺咨讯集成平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文旅数字化场景,通过制定长者版界面、提供线上景点讲解等方式为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提供文旅服务。在上海旅游节和中国旅游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景区景点门票半价优惠活动。

5.强化旅游枢纽门户功能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轮母港。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门户、集散枢纽和邮轮母港旅客吞吐量受到明显冲击。上海母港国际邮轮航线于2023年5月重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定名“爱达·魔都号”(Adora Magic City),并计划于2023年底交付。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深耕邮轮文旅生态建设、邮轮文旅目的地建设等五大领域。

迭代升级国际性文旅节庆,做强流量门户。上海旅游节突出文旅融合,破圈迭代形式创新。聚焦“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苏州河文化回忆”等年度文化主题,融入数字科技与新兴媒介传播形式,实现破圈和迭代,全媒体大直播活动全域传播量分别超过2.2亿次和2.6亿次。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博览会。首届博览会于2021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世博展览馆联动举办,展览面积达60万平方米,共有5 000余家展商参展,举办各类活动193场,吸引参观者37万余人次。2023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由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主题馆、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上海国际酒店工程设计与用品博览会和上海国际游艇展&生活方式四个系列展构成。产博会展览总面积60万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5 000余家。创设举办上海旅游投资促进大会,2021年首届上海旅游投资促进大会,集中启动了上海“十四五”重大旅游项目30个、总投资1 132亿元,发布上海旅游招商项目24个、预计投资额1 150亿元。2023年第二届上海旅游投资促进大会再添“双千亿”,发布了上海重大文旅签约投资项目28个,总投资1 080亿元,银行授信项目96个,总授信额度1 000亿元。

(八)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

1.提升文化行政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全力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目前,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实现“可以零跑动”“最多跑一次”。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打造市场主体办事“网购级体验”,将仅涉及地方事权的文化和旅游局7个行业3项审批的行业综合审批在全市推广实施。聚焦重点区域、重要领域、重大改革,实施精准放权赋权。下沉办事层级,将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收件、发证委托区级实施。向浦东新区和“五大新城”委托下放事权,同时分批由临港集中行使市级和区级事权。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我要当个体演员”“我要当导游”“我要拍文物”“有线电视过户”“内资娱乐场所变更名称”“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请”等便利举措。实施“好办快办”。通过数据共享,申请表单预填率可达到50%以上,最大限度减少需申请人自行录入的数据项,通过大数据进行AI辅助预审,智能判断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一次申报通过率。通过数据共享、调用电子证照获取,实现“免于提交”,减少申请人实际提交的材料。

2.提高文化治理法治化水平

强化文化领域立法工作。地方法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于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创制性立法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市政府规章《上海市文化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于2022年4月15日起施行,《上海市美术馆发展与管理办法》于2023年4月15日起施行。开展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暂名)》的立法工作。联合七部门制定实施全国首个省级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出台《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印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域部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版)》《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牵头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牵头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规范本市房屋短租管理的若干规定》。

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移动网络优势,探索建立远程在线监管模式,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以诚信管理为手段,进行分类管理,对守法经营的管理主体加大支持力度,对违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营造行业守法经营与诚信自律的氛围。指导黄浦区做好文化和旅游部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加强长三角地区旅游领域信用监管合作,制定印发《长三角旅行社综合信用评价指引》。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共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约1.7万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76件,没收各类违法物品4.6万余件,罚没款共计1 350万余元。

推进文旅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房车营地服务规范》国际旅游标准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完成《人工沙滩景区服务与管理规范》全国性行业标准,制定《数字景区建设技术指南》《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电子竞技指导员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实施《电子竞技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编制《在文化旅游广电文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和《上海文化和旅游、广电、文物系统“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线上开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知识竞赛”,组织参与上海市首届法治文化节。

3.构建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

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牵头作用,加强与本市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部门的协同互动,加强与长三角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协同互动,形成信息互通、管理协同、执法联动、区域一体的管理格局。在高危体育、新闻出版、版权、电影、“扫黄打非”等方面继续推进跨区域执法协作,成功查办多起大案要案、移送相关案件线索,有效打破区域、领域壁垒、有力推进行刑衔接工作。建立由审批部门、执法总队、投诉处理单位等参加的“文旅市场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确立了定期工作例会、信息共享机制。实施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设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制定行业自律标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市、区、街道(镇)“三级联动”巡查机制,目前共有巡查员近千名。

三、规划设施的主要成效和问题

《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中归纳、提炼相关经验,有益于后期工作深入开展;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在《规划》后期实施中有效解决,从而顺利或超额完成《规划》各项任务。

(一)经验和特点

1.深化细化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制度的有效供给,持续完善多领域实施细则。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阶段性建设目标,深入研究、设计、制定、更新相关政策细则,持续优化技术创新、数字城市、文创发展、文旅建设、文化交流等若干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

2.注重方法创新,统筹兼顾与分类指导充分结合,保障《规划》执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规划》实施以来,上海不断寻求新的城市运营和治理模式,在关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同时,更关注人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文脉为依托,上海的城市建设强调差异化管理和服务,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超大型城市建设之路,有效推动了上海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为国内城市发展树立标杆。

3.高度关注城市文化价值实现与现实问题的应用发展,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体系的内涵。鉴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规划》实施注重城市文化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结合数字城市规划与海派文化传承,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和繁荣民营经济,重点关注城市文化价值取向与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兼顾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融合,传承城市文脉,培育本土文化品牌,激发文创产业活力,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底色,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推进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提升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然存在建设短板和薄弱部分:受到各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五大新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空间布局和服务能力明显弱于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侧重老年人、乡村人口、贫困人口和外来务工者等群体,对低幼龄群体和青年群体的服务力度相对较弱,针对残疾人群体的专门服务需要进一步挖掘;部分公共文化设施的内容创新、服务和传播力度有限,从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能效,城市数字化转型还没有充分赋能高质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级有待提高。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传统业态与新业态齐头并进,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局面。但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集聚效应、全产业链建设与布局、全球贸易与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通过拓展和引入新技术、新内容、新应用和新资本,继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3.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与完善。人才是城市文化活动的核心生产力要素,多年来,上海凭借着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吸引国内外大量顶尖人才、优秀人才汇集。但是,全球城市竞逐中的人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对上海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形成一定竞争压力。上海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文化创意创作“有高原无高峰”、名家大师数量短缺、优秀文化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上海需要在优秀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激励和宣推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四、环境变化和趋势分析

当前,世界格局和时代命运的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极把握时代机遇,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推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上海新篇章。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了文化发展的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目标。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提出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海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应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引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既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底线“红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城市精神品格赋能文化软实力的跃升,让“人民城市”近悦远来,让上海更好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上海文化的融合发展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必须充分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城市精神品格浸润人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发展。上海的三大特色文化共生共荣,既符合上海文化开放融合的优秀特质,也为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土壤。近年来,虽然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水平有较大提升,部分文化建设指标在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名列前茅,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上海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需要以上海的三大特色文化融合发展为基石,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到达新高度,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文化发展领域的典型示范。

(三)坚持“四个放在”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将上海文化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拓宽上海发展视野、发展空间、发展腹地。上海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窗口、舞台、码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必须自觉服务于展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自觉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局,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资源,继续在服务“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进博会、长江经济带发展、世界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中体现文化担当和文化创新。

(四)加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与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相互赋能

“文创科创”双轮驱动文化大都市创新发展。2021年10月发布的《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要求“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深化“上海文化”品牌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数字内涵,对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目前,“数字城市底座”在算力、算法、网络、数据四大基建领域的建设已基本成型,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也处在快速发展中。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数字化水平提升,既应坚持政府与市场“和弦共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发展模式,也要依托本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数字城市景观建设与文旅新风尚形成,还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消弭数字鸿沟,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

五、强化《规划》实施的建议

聚焦“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交流融合;深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向心而生、与美同行。做优满足美好生活的民心工程,建强全球资源配置的文化码头,实施国际传播叙事的出海战略,抢抓数字文旅转型创新的全新赛道,全面提升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能级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上海城市软实力,为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市民,以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激发各类文艺院团和文博机构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创新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利用方式,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事业产业界限、政府社会界限,积极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升级打造演艺新空间、美术新空间、“家门口好去处”。探索深化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探索开展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非基本服务,建设全民共享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打响“一江一河游览”“建筑可阅读”“演艺大世界”“海派城市考古”等上海文旅品牌,推进全社会迈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助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构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出发,实施上海文明探源工程,围绕一批重点考古项目开展工作。积极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考古文化资源的汇聚地、研究高地和展示平台之一,通过论坛、展览、文创、出版物和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诠释“何以”考古主题。推动历史文物“活起来”,打造海派文化标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海派城市考古”,推出“建筑可阅读”4.0版。促进红色资源“热起来”,策划、推介一批革命文物系列精品陈列展览,形成一批场馆文教活动品牌,规划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展现非遗文化新魅力,拓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空间和场景,推广国风、国潮、国货,丰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文创产品开发、IP授权合作、文旅互动体验,降低公众入门门槛。

(三)打造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的上海故事

原创力是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实施“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聚焦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等重大主题,充分挖掘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底蕴,打造一批留得下、叫得响、传得开的“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健全完善创作生产、演出演播、评价推广机制,构建文学、视听、动漫、游戏等多元融合的原创内容产业链条,打造创新策源平台、展示展演平台、艺术评论平台,集聚内容优秀创作者,培育多点创新、活力迸发的文艺创作良好生态。大力推动沪产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

(四)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补充,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整合项目业态,丰富生态圈,延长产业链,实现投资供给和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有效盘活存量项目、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坚持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建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时尚创意文化旅游集群,打造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景区、休闲街区等千万级旅游流量入口,培育以外来消费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商圈,建设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和世界级滨水文化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文旅最优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文旅法治体系,培育集聚更多高端引领企业、创新策源企业、产业链主企业。

(五)高效实施安全系统的文化数字化战略,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以新基建为基础支撑、以大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体系化应用激活文旅生产力,让科技为文旅赋能,让文旅为科技增值。加强数字文化内容资源建设,丰富总量、创新样态、提升质量,打造分级分布、品质优良的数字文化资源库群。提升文化大数据管理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资源为文化需求预测、内容供给、能效反馈提供有力支撑。把握新技术引发的文化内容变革、生产变革、体验变革、场景变革,建立文旅元宇宙企业图谱,培育文旅元宇宙创新实践,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和数字文旅超级场景,建设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和文旅元宇宙创新应用示范区。大力发展网络视听、电子竞技、动漫游戏、沉浸演艺、数字藏品等优势产业,开发更具上海标识、虚实融合、人机交互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增强城市年轻态和年轻力。

(六)打造链接国内国际的文化枢纽节点,开创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着力打造文化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高文化和旅游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坚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构筑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加快建设“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深化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推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大节展破圈迭代。增强文旅全球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东方生活美学走向世界,充分依托国家首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大力推动沪产文艺、游戏、文创精品的“出海战略”,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提升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实现广覆盖可持续落地海外平台展演展览展播,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培育集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使上海成为国内外一流文化人才的集聚地,成为文化创新的人才摇篮。


(1) 本报告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课题结项成果。课题组组长:郑崇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成员:胡俊,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杜梁,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讲师;李琳,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