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规划

他就怕万一:

万一,历史的惯性太大,改变不了,怎么办?

万一,不可控因素过多,因为他的介入,蝴蝶翅膀反着扇,历史开起了倒车,怎么办?

万一,再让沙俄一直占到了太平洋,怎么办?

胤礽一直想着,必须在太平洋这边加保险。

“等哪天,本宫拉起了舰队,分出一支黑海舰队,绕到欧洲干你!”

海权才是硬道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缺钱哪!

“又绕到钱上了,回回的卡在这里!”

多少次,胤礽来看舆图,最后都“无疾而终”,“从长计议”。

他长呼了一口气,安慰自己:

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两次雅克萨之战,没有你也都赢了。而且这是皇父的高光时刻之一,只可助攻,不能主攻……

不造船,就没别下场的办法了么?

有的是。

胤礽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沾了点残墨,走到旁边一架白色屏风前,在上面的两个字上画了个圈。

这两个字,是前年从吉林回来,就写上的。

写的是“大船”。

在画了圈的两个字旁边,还大大小小的写了不少字。

痘疮,画,金创,钳子,棱堡,路,大车,自鸣钟,透光琉璃,……

看墨迹,一些字已经写了有几年了。

这些字是胤礽用来提醒自己“主线任务”的。

“画”和“钳子”两个字上,昨天已经都划一道。

意思就是做成了。

“大船”上画个圈,表示先延后,再等待时机。

剩下的这些,都是自己必须要去做,或者用心的事物。

比如,痘疮和画,这两个词是六岁刚挪宫时写上的,用的是满语;

七岁以后,“开始”学汉字,就全改了汉字。

“金创”和“钳子”是学医时写的。

产钳做出来了,下一步是剖腹产和外科手术,连带麻醉药和抗生素,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出来,哪个先出来,胤礽也不知道。

“棱堡”是从吉林回来后,找兵部要来所有与沙俄有关的资料时,看到一份记录呼玛尔沙俄棱堡的文件,写下的。

这份文件里面,记载大清在棱堡面前吃了大亏。

倒也是,这个时代,对付棱堡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围困。

而这种十五世纪就出现的技术,十七世纪的华夏这边还是第一次见。

胤礽一直在想的是,曲线弹道的长射程开花弹,但是他以前没有任何机会接触火炮。

他还在等机会,找机会。

“路”和“大车”两个词,是从去年从五台山回来写的。

当时,胤礽跟着康熙,侍奉太皇太后去五台山礼佛。

去五台山的御道,是康熙和胤礽先去五台山勘察了一趟,再回来着工部先修整好的。

就这样还是跟后世的柏油路没得比,不过是整平的泥土路而已。

往往是前面护军先锋骑马过去了,路面就变得坑坑洼洼。

康熙和胤礽受不了,还可以骑马。

太皇太后七十多岁,只能坐大车。

她坐的大车,虽然车轮巨大,还包了三层牛皮,车厢里面垫了八层软垫。

但是,车子没有减震设备,加上路面凹凸不平,来回一路上,可把老太太给折腾坏了。

胤礽知道暂时修不了水泥路,更不可能修柏油路,他能修的现在只有是“马路”。

“马路”是什么?

就是“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正史中,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在大量商品运输的需求推动下下,英国人约翰·马卡丹,设计出了新的筑路方法。

用多种碎石分层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

这种路的路面平坦,坚硬宽阔,承重能力很高,而且造价便宜,施工简单。

可以把在路上的行进时间,缩减到五分之一,而且坐车会很舒适。

不过之前为了画画,耽搁下了,现在只需要找个合适的契机。

等哪天修好了路,四个轮子,装了减震板或者弹簧,还可自由转向的马车就可以出现了。

自鸣钟,算是穿越者的传统技艺,弄明白了,就能造各种齿轮相关的工业器械。

透光琉璃就是透明玻璃,已经安排上了。

……

以上这些,抗生素,外科手术,路,透明玻璃……以及所有的衍生品,都可以用到对俄战争中,任何一种都是利器。

衍生品就没有写,也没法写。

比如望远镜,显微镜,玻璃瓶,铁皮罐头,温度计,燧发枪,蒸汽机,有轨车,火车……

因为,这屏风上的字,还要让康熙知道。

胤礽就是明着告诉康熙:

儿子一直就想着这些事,每件事物都有出处和来历,不定哪天就出成果。

循序渐进,这样就不会让康熙觉得太突兀,心生疑惑和不满,从而禁止胤礽去做。

毕竟,可以阻挡胤礽“干正事”的,第一个就是康熙,银钱的事还要往后排。

胤礽画完圈,就出了书房,到了前院葡萄架下。

现在已经是申正二刻多点,四点半多,太阳斜下,院子里凉快点了。

他坐在葡萄架子下面,给德柱做了个拉琴的动作,又做了个写字的动作。

德柱心神领会,带着两个小太监,去书房把他的马头琴拿出来,还搬来一张小桌,纸笔墨砚都摆好。

胤礽要拉会儿琴,还要写谱子。

学琴这事,从胤礽天花刚痊愈后,跟着康熙去坤宁宫参加大祭时,就提出想学。

坤宁宫大祭,萨满们在向萨满神献祭贡品时,会用到几种乐器:手鼓,三弦子,马头琴。

当时胤礽提出要学马头琴,康熙还犹豫了一下,孩子太小,学琴是不是早了点。

倒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支持,还特意掏了体己银子让内务府给做了几把小号的马头琴。

另外从宫里找了戏班的乐工来教他。

但是,当时的胤礽没怎么学会,因为刚开始,他就非常抵触。

自从顺治朝停了“犯官妻女入宫”以后,宫里“乐府”的乐工,都是由太监来充当。

这些太监平时要负责宫里的节日演奏活动,平日里,还会在宫里唱戏。

太皇太后和太后经常带着后宫嫔妃们去听戏,小时候胤礽也跟着也去过。

不过,他只去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为什么?

触到他的人设红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