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寒冷冬天的一枝红梅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79/51960279/b_51960279.jpg)
第2章 工作生活
12年“她”大学毕业了,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自己25年的故乡,在一个小乡镇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13年为了更好的发展,“她”义无反顾去了盆州山区,一待就是7年,母亲为了照顾“她”的小孩,在那里和“她”一起生活了差不多5个年头,把年迈的父亲一个人留在了老家。每每只有过节才能回家看他一眼。18年5月,“她”们家买车了,回家方便了许多,有时候回老家还能碰到父亲拿着一个大蛇皮口袋在街上瞎晃。坐上座驾还是羡傻了很多旁人,心想这闺女还是没有白养了哦。
19年8月,“她”踏上了回乡的旅程,这一路太艰辛。肚子里怀着“她”们家二宝。2020年春节,爆发了疫情,这个事又被耽搁了。从2020年4月以后,基本每个月都在高速路上渡过,那是一段让人无法忘记的时光。
好事多磨。2020年9月,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她”终于回到了阔别7年之久的故乡。2020年11月4日,“她”们小家迎来了第二个小宝贝。从2020年9月一直到现在,“她”都一直从事创建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了,这个是对“她”从事10余年文旅工作的莫大认可与鼓励。
2022年9月,“她”们小家迎来了第三个小宝贝。从此人生多了牵挂。2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有人说“她”人生赢麻了,只有自己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多难。
2023年5月,母亲在没有告知“她”的情况下,匆匆回了老家。在回到故乡的这几年,“她”母亲过得比在山区的时候难。不是因为金钱,而是更多的口舌之争。从带第二个宝贝的时候,眼泪便多了起来,有时候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放弃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前途回到了故乡。也许是故乡那久违的声音,是屋顶升起的寥寥炊烟,是一辈子都割舍不下的故乡情缘。
2024年春节,母亲不知什么原因,腿脚出问题了,走不动路。“她”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母亲真得老了。而后的几个月里,“她”们基本半个月就回老家去一趟。母亲也在亲戚的帮助下,在镇医院看了病,目前基本好转。但是,这也给“她”敲响了警钟,要时刻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了哦。
今年母亲59岁了哦,明年就是60大寿,希望她健健康康的生活。虽然“她”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出息,但是能从外面回来,对“她”们全家来说都是莫大的幸事。
今年过年到现在,“她”们山窝子里走了2位长辈了。清林大爷走了,6月1日汉爷爷也走了。老家的长辈一天比一天少。没落的村庄里,再也听不到那些久违的欢歌笑语,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如风散去,那些睡梦中温馨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曾经的羊肠小道,早已长满了野草,挨挨紧紧的坟墓,着实有人胆战心惊。小时候的上学路,“她”再也没有走过了,风吹湿了“她”的眼角。那些随着时光消失的泛黄的记忆,在脑海里一闪一闪的。不知什么时候,“她”早已记不起爷爷奶奶那苍老的面颊,再也不能在离家几十米元的地方就喊,“爷爷,爷爷,“她”回来了,饭煮好了没有?”再也听不到耳朵边那烦人又语重心长的唠叨与教诲。
爷爷是一名林业工人,很小的时候祖祖就去世了,是别人把他养大。他一直铭记这份恩情,也将感恩的心传递到“她”孙女这一代。小时候听他讲的,不要摊派,有些当官的就喜欢在外面吃吃喝喝,吃掉了多少餐馆老板,那时候的“她”,还听不懂,如今,这些至理名言时长在耳边警醒“她”。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父亲是劳累的,也是幸福的,有当工人的父亲,有出息的儿女。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父亲的亲戚因为“她”和妹妹,把他也高看了,这是他辛苦付出应得的回报。在天之灵的爷爷奶奶也许从来没有想到,咱们家出了2个大学生。
感谢爷爷16年的陪伴,他的教诲与嘱托“她”终身铭记。感谢奶奶22年的陪伴,因为她,“她”学会了如何在艰难险境中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与希望。
感谢母亲37年的相随,“她”在那里,那里需要她,她就出现在那里。“她”忘不掉她一个农村妇女,从来没有用过洗衣机,没有用过燃气灶,为了她的姑娘,为了她还未出生的外孙女,毅然从几百公里外的老家到了山区,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老大出生的10个月时间里,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把菊娃带大,没有抱怨,没有吵闹。那一夜夜的时光,是她抱着外孙女在走廊上踱步。以前不理解她,觉得她矫情,什么都不懂,脾气还大。自从有了三娃之后,才知道一个人带娃有多累多苦,就是连上厕所都得把娃娃带上。
感谢父亲37年默默地付出。那些母亲不在老家的日子里,父亲是孤独的,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唠叨,没有人煮饭洗衣。生病了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去看医生,感谢老天的怜悯之心,父亲目前身体尚好。在母亲的陪伴下,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度过自己的余生。
经过反复考虑,“她”下定决心给母亲把保险补上,明年4月以后,她也可以领工资了,也是退休的老太太了。父亲每个月150元,她每个月450元,差不多有600元。小妹每年200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月200元,800元的生活费应该够了。等3年左右,“她”就把他们接到城里来生活。父母在哪里,“她”就在哪里。
“她”庆幸4年前自己的决定,感谢为了“她”能够顺利回家上班给与帮助的所有贵人。“她”,一个出生在山窝窝的麻雀回来了,“她”,梅子,真的回老家了,爷爷奶奶望你们知晓,“她”真得回来了,以后“她”们得老家,“她”们生活了37年的家由“她”来守护。也许几十年以后,父母已不再,但是“她”保证,“她”们的老家会一直在,一直在那个山坡坡里。
想说的话有很多,这个是第一次“她”有那么的话想说,要说,“她”记录下来,“她”害怕哪一天就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