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日暮忘归鸟

正月十五前,袁楷一直住在党崇雅的太平堡意先居,两个人谈论天下之事,蛮牛在旁伺候。

清朝皇上顺治,24岁的福临真的死了。

福临,福临,大福降临,福没有降临,自己却英年驾崩了。

乘着过年,西府的一些老百姓杀猪宰羊,放着鞭炮,唱着秦腔,发泄着大明遗老遗少幸灾乐祸的心情。

太平堡中有一古庙,老百姓叫做“太平庙”。不知建于何年何月,每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香火盛旺。太平庙历史悠久,庙中黑虎灵官二神站立两旁守山,正中是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庙中有一和尚,法号“悟尘”,不知生于何年何月,人称悟尘老和尚。有人说当过大明的大官,有人说做过李自成的军师,还有人说,是从辽东满人之地跑到关中的。

悟尘老和尚从不过问人间之事,深居简出,打坐念佛。

党崇雅居住的山洞,叫做石洞,其实跟窑洞差不多,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高高在上,视野极为广阔。正月的西府陈仓,大雪封山,万籁俱寂,不见鸟兽之迹。石洞,冬暖夏凉,开始下雪时候有点冷,雪给黄土盖被后,倒也不是很冷。石洞里面,飘来阵阵淡淡的椒香之味,那是党崇雅让蛮牛把山里熟透的野山椒碾碎,磨成粉末状和在青色的“观音土”中,涂于墙上,可以防山中蚊虫。

在饥荒的年代,“观音土”成了老百姓的救星,有多少人因为饥饿,吃了“观音土”,拉不出来,肚子跟个碾盘一样,眼睁睁活活涨死。

关中沃野千里,其民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植五谷,重农抑商。西府民风淳朴,人心善良,人们都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每年正月十五有耍社火的习俗。这一年也不例外。

清朝顺治皇上,真的死了。

南明虽说在风雨中飘零,历经了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只要永历政权还在,大明希望还是有的。

这些关乎老百姓,又似乎不关乎老百姓。

老百姓用他们最原始的欢庆方式来欢度新年了。尽管皇上死了,一切欢庆之事要取消,但天高皇上远,特别是关中地区,清朝政府尚未完全统治,没有人去认真管。按照乡俗,从正月十四开始,连唱了三天三夜的秦腔大戏,庙上香火不断,老人省吃俭用往功德箱里虔诚地放下他们的心意和银两;三天三夜,庙上做着臊子面,随来随吃,分文不收。还有那些求子的,由婆婆领着儿媳妇,也要住上三天三夜,希望受孕。

党崇雅和袁楷、蛮牛也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们在太平庙烧了香火纸钱。

大自然很神奇,山里的秘密,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

党崇雅和袁楷二人彻夜促膝交谈,毫无困意。

党崇雅问袁楷,“袁兄任开封知府时,人称‘照天烛’,沉积苦案,经袁兄之手并听审断,剖决无枉。可给我讲一二例?”

“党兄真是过奖。党兄有‘赛包公’之美誉,乃智意之才,整理律法,慷慨建言,明断是非,救民于水火,我岂敢造次?”

袁楷回道。

党崇雅比袁楷大十岁,多年来两人惺惺相惜,已成莫逆之交,同年中举,雁塔题名。

蛮牛在洞外架起了火,在石锅里注入泉水,加上千年松叶,用温火慢慢熬着,熬成茶状。老爷给他说过,据《本草纲目》记载:松针长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脏,生毛发,耐寒暑,耐风吹雨打,轻身益气,守中而辟谷延年。松叶采集也非常讲究,春夏采雄树,秋冬采雌树。蛮牛经常跟着老爷爬山采药。

两个老朋友尽情地喝着、聊着,全然忘记了自己和一切。

清朝顺治皇上之死谜一样让人扑朔迷离。年纪轻轻,才24岁,怎么就说死就死了?

党崇雅一直不相信一个正值当年地皇上突然死了。顺治十二年(1655),七十一岁的他,编完《资政要览》和《劝善要言》,告老还乡。顺治六岁登基,历经磨难,五更起读,孜孜不倦,勤政爱民,广济天下,清赋役以革横征,定律令以涤冤滥。可以说是位好皇上。虽说有点刚愎自用,维护满人,任性自我,但皇上也是人呀!痛失爱子、爱妻董鄂妃,皇上怕是心力交瘁,忧劳而死的吧?!

“天意呀!天意!什么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逃人,都滚到黄河去吧!”袁楷每次说到顺治皇上之死,向天大笑。

皇宫传来,顺治是害天花而死。也有人说是郑成功、张煌言炮击暴毙的。

可是,悟尘老和尚说,这位法号“行痴”的皇上去五台山当和尚去了,他梦见佛祖了,佛祖告诉他的。

党崇雅知道,顺治继位即信奉天主教“玛法”汤若望,后来废立皇后,曾召见玉林琇、憨璞聪、茆溪森、木陈忞至京,法名“行痴”,信奉佛教。

一花一世界。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是夜,党崇雅和袁楷两个人坐在石凳上喝着松针泡的茶水,头顶上空月亮凄惨地挂在当空,冰冷的雪地上泛着寒光,这道寒光,将两个情同手足的老朋友带到了遥远的地方。

凝阴错出战长空,半点游云半舞风。

蔓草含愁先易面,苍山暗度想包蒙。

孤鸣但见衔芦雁,吊影谁怜闭户虫。

拍去茫茫花落照,飞寒我自泣途穷。

这首《对雪》,是党崇雅真正第一次对着雪地发出的心声。

袁楷没有吱声。待了一会,说:“党兄随我去凤翔灵山吧,也顺便去祭拜一下恩师张舜典!”

灵山,就是灵鹫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明亡后,袁楷一直隐居此山中。

党崇雅和袁楷一同在陈村镇“弘仁书院”跟随恩师张舜典学习。

岁月催人老呀。

日暮忘归鸟,何其不择音。

分开千古意,暂息一时心。

何奈迷丛棘,无之访故林。

身藏天地小,有我便成人。

当年的关学大师“东冯西张”,冯从吾,张舜典早已作古。

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