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全在细节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

他的骨骼正在发育,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形成。

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作“今天”。

——智利女诗人 米斯特拉尔

有好几年的时间,无论晴天还是阴雨,我都推着雨果的婴儿车,先去小学门口接心童,然后去幼儿园接笑笑。

上海的学校大多坐落在狭长的街巷里,空间格外紧张。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在指定地点排队等候,轻易就能把校门外的弄堂堵个水泄不通。在长长的等候队伍里,我显得格外年轻。不是保养得好,是排队的一水儿是爷爷奶奶。许多老人喜欢和我聊天:“你没工作啊?你家没老人帮忙啊?……”

我有工作——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和许多职场妈妈相比,我有着更加弹性的工作时间,没课时可以在家备课、写作。我选择这份职业,一是因为喜欢儿童教育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学教职有更多弹性时间陪伴孩子。

我发现,很多中国父母把小学生“陪读”看作最重要的陪伴,却不重视小学之前的婴幼儿陪伴。不少父母陪孩子都是从入小学才开始,之前的日常陪伴则大多由老人或保姆承担。

例如,我们楼上的小美妹妹拥有“周末父母”。上幼儿园时小美一直由外公外婆照顾和接送,有时干脆住在外婆家里,周末才被父母接回。等到她幼儿园毕业的那个夏天,她爸爸向我们宣布,要辞去工作,摩拳擦掌地开始全职陪读。

楼下的乐乐则一直是由住家阿姨照顾的,每天跟着阿姨逛公园、逛菜场。等他上了小学,他们家正式辞退了阿姨,由父母亲自陪读。双职工父母白天得上班,陪读通常从晚饭时开始。可想而知,这对一家人的消化系统影响多不好!

许多家长常问我:早期教育到底应该从几岁开始?我的答案是——从零开始。这里的“零”指的不是0岁,而是指在妈妈肚子里面那颗圆溜溜、小珍珠般的受精卵。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如果你从“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你就迟了两天”。其实,是迟了十个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我们开始意识到亲子陪伴的价值时,孩子的教育之路就拉开了序幕。

林博士也是一个小学生陪读粉。他擅长科技论文和数据处理,但不擅长人际交往和口头表达。他一直不知道怎么和小宝宝相处,觉得彼此存在言语障碍。我也太忙,没有时间培训他。

林博士认为,大人的世界孩子不懂,小孩子的世界大人也不懂。于是,他高瞻远瞩地把教育重点放在未来。

女儿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热衷于研究中考和高考政策。亲朋好友的孩子考大学,他都积极参与填志愿,当作提前操练,十分野心勃勃。他能够报出北大、清华历年的录取分数线,甚至各省的录取人数。等到女儿上小学,积累多年的爱心和激情大幅爆发,引发了他高度的育儿焦虑。

他每天下班后,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看心童做作业,最后得了很严重的胃炎。大儿子笑笑上小学后,我取消了他陪读的资格,以便休养生息、好好反思。

总之,优质的教育和一辈子的长远发展都始于良好、适宜的亲子陪伴——尤其是0到12岁。在这个阶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人能够取代父母给予孩子的高质量亲子陪伴。

过去五十年,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早期干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研究当数美国的佩里实验。佩里实验对实验组的幼儿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儿童早期投入的年回报率达到了10%,高于其他所有教育阶段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在幼儿时期投入的每一美元,到个体40岁时能够获得16美元以上的回报。是不是比你购买的上一只基金回报率高多了?研究同样发现,接受教育干预越早的儿童,长大后学习成绩更好,辍学率、犯罪率更低。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对孩子的陪伴越早越好。从孩子出生的头一天——甚至当他们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对家长的考验就已经开始了。

我在幼儿园任教时,就发现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存在更多发展问题。各方面发展比较缓慢滞后的孩子,多数都是由祖辈或者保姆抚养的。有的孩子出生后就被送回老家抚养,和父母完全分离,到了入园甚至入学的年龄才被接回父母身边。这些父母很遗憾地发现,错过了早期的陪伴,孩子很可能在个性和习惯方面已经发生难以逆转的改变。

在大学里,我和学生们也做过多项祖辈隔代抚养的调查研究。由祖辈抚养的幼儿比同龄同伴的能力在几个方面落后:一、大肌肉力量弱,跑、跳等基本大动作发展低于正常值;二、小肌肉能力弱,扣纽扣、拉拉链等精细动作发展水平低;三、平衡能力差,过平衡木的平均时间低于均值;四、自理能力弱,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等能力低于平均水平;五、社会交往能力弱,更加胆怯、退缩、缺乏自信或易焦躁。

这不是说祖辈抚养一定不好,而是说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应有的作用。当父母意识到问题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矫正时间。我一位朋友阿婷,由于工作繁忙,儿子小时候由保姆照看。上了小学后,阿婷放缓工作节奏,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儿子,才发现孩子作业经常出一些奇怪的错,比如把1000看成10000,p看作q。她在老师的推荐下去看儿保医生,医生认为孩子存在视觉统感失调,阿婷赶紧来咨询我。

我告诉她,在特教领域,学者认为“统感失调”本身是个伪概念。每个孩子的感知觉发展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和结果不能随意归结为统感失调。“统感失调”概念是1995年由一位美国治疗师提出的,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却在中国生根开花被许多医生广泛引用。

阿婷的孩子在专注力和分辨细节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这些问题,在童年早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轻松地矫正。例如,常见的“找差别”“找相似图形”等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和分辨细节的能力。可惜,早期发展问题一旦被错过,随着孩子的发展逐渐成熟,同样的问题矫正起来会事倍功半。

更可惜的是,虽然“亲子陪伴从零开始”的道理我懂,但认识女儿心童时,她已经快3岁了。许多家长也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最早的陪伴时机。我非常理解年轻的父母,世界那么大,工作又那么忙。可是,一切都比不上“孩子需要你”这件事更重要,他们真的特别需要你!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我们已经错过了之前的日子,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吧。就像我对女儿的陪伴,既错过了前面三年的关键期,某种意义上又真是从零开始——她对我完全陌生,我也毫不了解她的喜好。对于一个专业教育者和完美主义妈妈来说,真是太遗憾了。

关于“关键期”,社会上有许多错误认识。有的家长,甚至学者,相信孩子有一堆关键期,一些早教机构还鼓吹家长提前开发各种儿童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但有两个重要的儿童关键期,值得家长重视:第一个就是出生后0—3岁的“依恋关键期”。父母必须尽早把婴儿抱在怀里,并用亲切、温和的态度回应婴儿每一次的需求,用微笑回应婴儿的微笑,用亲吻满足婴儿亲昵的需求。

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把许多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追溯到婴儿早期的依恋错失和童年阴影。错过了依恋关键期,儿童没法建立最初的、健康的亲子依恋,会出现深深的不安全感,导致情绪不安、暴躁易怒、睡眠问题等。心童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她和亲生母亲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内心深处有严重的焦虑不安情绪,每天深夜一两点都会哭闹。半夜做噩梦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她9岁才逐渐减轻。

第二个关键期是关于语言发展的,我在下文会进一步解释。

日子过得忙碌而辛苦。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陪女儿。我们一起玩游戏,讲故事,逛公园;我陪心童洗澡,喂她吃饭,给她擦屁屁……某一天,我发现自己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