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案例思考
案例1 对物质本质的不同理解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霍布斯的“物体”
托马斯·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物体》《论人》《论公民》《论社会》《利维坦》等。霍布斯运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和几何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论物体、论人、论国家与论社会在内的哲学体系。
“物体”是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他说:“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是,这种物体是可以加以组合与分解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可以认识的。”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显然,霍布斯所说的物体具有如下特征: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霍布斯所说的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霍布斯还认为,经院哲学所奉行,如同说“圆的方形”一样荒谬。
“存在就是被感知”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
贝克莱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离开了感觉或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他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个站在常识和经验论的立场上难以驳倒的命题。据说,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哲学史上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不过,尽管“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十分荒谬,但贝克莱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第一次突出强调了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问题。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假如贝克莱生活在今天,相对论很可能会被他所发现。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构成万物最后单元的实体不应具有广延或量的规定性,而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并应具有“力”作为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则。这样的实体是与灵魂类似的某种东西,莱布尼茨起初称之为“实体的形式”或“实体的原子”等等,最后称之为“单子”。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因为没有广延,也没有“部分”,所以真正不可分,是真正“单纯”的实体。单子没有部分,因而就不能由各部分的组合或分离而自然地产生或消灭,其产生或消灭只能出于,上帝奇迹式的“创造”和“毁灭”。同时,也没有事物能够进出单子内部,因此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是各自彻底独立的。因为与灵魂相类似,所以单子也具有“知觉”与“欲望”。每个单子凭借其知觉“反映”全宇宙,如同镜子映照事物一样,在此意义下,每一个单子就是反映万物的一个不同“观点”。同一个宇宙,由于所处的“观点”不同,就反映出不同的面貌,形成每一单子独特的质。世界上没有两个单子在质上完全相同,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由于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单子有高低等级之分。从构成无机物的、具有模糊的“微知觉”的单子,到动物的具有感觉的“灵魂”,再到具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或理性的“心灵”,以至比人的心灵更高的“天使”之类,最后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了其他一切单子的最高的单子,即上帝。每两个相邻等级的单子之间有无数中介的单子,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其间没有间隙或“飞跃”。莱布尼茨明确肯定“自然从来不飞跃”。尽管单子与单子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由单子所构成的事物却又是彼此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列宁的物质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出发,吸取了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新的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方法上是科学的。它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最广泛、最普遍、最基本的矛盾——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物质,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及其根源性,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这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深化和发展。
首先,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什么是客观实在呢?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其一,所谓“客观”是指它的产生或存在与意识无关,这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其二,所谓的“实在”是指它。定是实存的。同学们一定要把存在和实在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存在(existence)不同于实在(reality),通过实践把握到的存在才能称之为实在。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客观实在,才能确证和改变客观实在。不管当代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深入到何种地步,取得什么重大新发现,只要它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能被人通过实践所把握或确证,都归属于物质范畴,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与其实践观相统一的。
其次,物质最本质的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宇宙间的事物千差万别,其具体特性也迥然相异,但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列宁把物质的特性归结为“客观实在性”正是把握住了一切物质共同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虽然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但却寓于一切感性存在物之中。列宁的物质概念把握住了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物质世界的共性。
再次,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从与人的感知关系的层面规定物质,这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奠定了基础。由于实践是人感知物质的基础,物质可知性的结论是“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所以实践的能动性赋予了人的感知以能动性,这样就实现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的统一。
最后,物质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不仅是自然界物质的本质属性,而且是社会领域内物质的本质属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实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理解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出发点。把客观实在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能统一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上的种种新发现也引起了哲学上的争鸣。20世纪20—30年代,就有人用量子力学及其“测不准原理”来否定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人们不能单凭自己的感官直接观察、感知微观世界,尤其是处在量子水平的微观粒子,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及其他实验装置,这样就存在着电子显微镜及其他实验装置对被观察对象存在状态的干扰,结果就造成了微观粒子的位置及其动量(速度)不可能被同时确定,越是精确地知道位置,则越不能精确地知道速度,反之亦然。有些人利用基本粒子这一特性的发现,宣称基本粒子的客观实在性消失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站不住脚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是不是意味着它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呢?实际上,量子力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并没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是表明微观客体具有与宏观客体不同的特性。同时它又启示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应忽略观察活动对观察客体可能产生的干扰。无论电子显微镜及其他实验装置与微观粒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都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过程。实际上,确定与不确定都是实在的,不能由此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资料来源:许晓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教材》,2008年版;刘建军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用书》,2020年版,略改动
案例讨论
1.如何理解物质的本质?
2.量子力学及其“测不准原理”有没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