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金渐层,喜欢虎打武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苏过改话本,虎打武松

苏轼感叹,山寅虽无人教化,早已生得侠义之心,不观其外貌,与君子无异。

佛说,无我相,无他相,无众生相,苏轼叹息,亏自己熟读佛家经典,看来还是着相了。

山寅他日定然是头好虎,无需引导度化,自成一脉,今后只需教导世俗礼节即可。

苏过硬着头皮,开始修改。

“景阳冈有猛虎一头,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时常除恶扬善,帮助贫弱,阳谷县附近村民深深念其恩,立祠堂以祭拜”

“话说阳谷县县令无恶不作,强占妇女,逼良为娼,景阳冈山君屡次从中周旋,县令奸计才未得逞!”

“一计不成,县令又心生一计,勾结恶霸武松,意图去除山中猛虎”

“武松本为清河县人,平日不修边幅,长得五大三粗,好斗拳脚,其兄长武大郎屡次规劝不改,大郎无奈不辞而别,搬移至谷阳县内,贩卖炊饼为生”

“武松嗜赌如命,银钱输完便向大郎讨要,来到兄长住处,早已人去楼空,多方打探才知道兄长搬去谷阳县”

“松至谷阳县内,与县令臭味相投,整日留恋烟花酒巷,为报答县令赏识,欲要除去山中猛虎”

“.....只见山君伸出利爪,泼皮武松脸上、躯干、四肢、耳鼻全是抓痕...”

“此事过后,山君跳进县衙,捆绑县令,将其丢于大街之上,被愤怒的民众挥棒打死”

“山君除去武松一害,又除去县令一害,山君庙内香火不断,往来之人络绎不绝,赞叹山君仁德”

故事完毕,山寅眉开眼笑,眯着眼睛,划船的尾巴又快了几分,小船疾驰前行,险些要散架了。

苏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寅兄也是非常容易相处的嘛!一点也不可怕。

又过三月,海面飘来浮冰,天气严寒。

雷打不动的山寅每日都要听《虎打武松》的故事,苏过投其所好,又创造了《山寅除三害》《山寅擒获蛟龙》《山寅大战鲲鹏(鲸鱼)》的话本。

哄得山寅眉眼舒展。

冰案之上,苏轼父子瞧见有一动物,连忙掏出书本记录。

“极南之地,泼水成冰,忽见海豹一头,头圆大,面宽长,雄海豹长约两丈(6米),重五千斤(宋一斤640克),取肉同食,足够半月所需,内含油脂,化为灯油,一月不灭!”

“又见游禽,成群结对,鸟嘴人面站立而行,翅不能飞,喜下海捉鱼!类似于山海经中所表之讙头人”

宋朝渤海地区也有海豹这类动物,苏轼也曾有幸见识过,极南之地的海豹可要大多了。

讙头人苏轼原以为是古人杜撰,没想到现在瞧见实物,山海经有记载: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刚好对上。

原汤化原食,圆豹烤原肉,苏远轻车熟路,剥皮炮制,海豹皮缝制的衣服可就暖和多了。

只是苦于无酒,否则天高皇帝远,又无琐事挂身,游览一番,饮酒作赋,岂不美哉!

就是不知道弟弟苏辙如何?想必有自己赠予的三千两黄金,日子应该舒适无比,花前月下,与好友吟诗作对,今后归去说不定又有琳琅文章传出。

十月有余,天气渐凉,宋朝首都开封汴京牢狱之内,官家赵煦再也忍耐不住,亲临诏狱。

几月的牢狱生涯,苏辙只有一盏明灯为伴,叔侄三人腹饥体寒,三千金到手还未捂热,均被收缴国库,以为赃款。

大哥苏轼贪污国库万金,东窗事发,苏辙自然知晓苏轼是被冤枉的,满座公卿也知道家兄是被冤枉的,眼前的赵官家更是知道苏相公是被冤枉的。

事关长生大计,官家赵煦自然不会假手旁人,下狱后就没有再过盘问,只当叔侄三人是谈判的筹码。

苏辙直至现在都不知道究竟所犯何罪!

眼见苏轼还没有讯息,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官家赵煦只当苏轼躲在暗处,没想到如此耐得住性子。

也对,长生之法,父子亲朋又算得了什么?

“苏爱卿,你家兄长之前可有密信与你?如实说来,朕可网开一面!”

苏辙兄弟二人的书信往来早已被亲军侍卫收缴,赵煦通篇览阅,除了三月之前的信件,偶尔提到儋州有位客人到访,并无其它怪异之处。

赵煦提问,明显是不死心,苏辙一头雾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官家视朝廷律法于无物,辙无言以对,生死全凭官家定夺,只求放过家中老小!”

话毕,苏辙双眼紧闭,一幅领死模样。

这群士大夫,当真以为宋朝不杀文人?当真以为朕会手软?

“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来人,将苏家女眷孩童一并下入大牢!特别是苏过的妻儿重点关照!”

赵煦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妥。

“算了,下狱即可,女眷不可欺辱,孩童好生照料,天气转凉,狱卒多添几床棉被,另外每人每日饭食二两银钱,银两由内库承担,苏家老小若有不测,狱卒提头来见”

此事本就理亏,赵煦也不想将苏家人如何,不过自己都快病入膏肓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拂袖离去。

苏澈内心:大哥,你到底在哪里?

“极南之地,荒无人烟,终天白日,不见黑夜,陆有裂谷,深万丈,不见底”

苏轼还在进行地理大发现,哪会能够知道兄弟如何?

苏过将布料划开,上撰:山寅、苏轼、苏过到此一游。

将旗帜插往矮坡之上,二人一虎心满意足的离开此处,准备打道回府。

“途经爪哇,土著漆黑短小,陆地粮产颇丰,稻米烂于田野,香料遍地”

记录完毕,苏轼恋恋不舍的合上书本,途中所见所闻尽数如实勘录,足足有数十万之数!

远走海外,躲避风头,细细数来,足足十月有余,想必朝堂已经忘记苏轼这号人物。

除此之外,山寅有些想念景阳冈风貌,想要打道回府,自从端王景阳冈捕虎已经过去一年,是时候潜伏进山了。

从此闲云野鹤,每日抚琴作诗,老死山间,朝堂之事,苏轼早已心生退意,重获一回,苏轼不愿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