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端王轻佻,不足以君天下!
自从大宋官家罢朝半月之后,大朝会再次重启,大庆殿内百官临立,皆是默不作声,等候天子到来。
此番朝会百官心中隐有猜测,恐江山社稷有变,宰相章惇、知枢密院事曾布、中书侍郎许将,尚书右丞黄履、尚书左丞蔡卞列于上位。
御史台与尚书省门下六部尚书、侍郎依次列于两侧。
赵煦嫡母向太后坐于御前左侧,背后站在端王赵佶。
赵煦生母朱太妃坐于御前右侧,背后站着简王赵似(赵煦的同母兄弟)。
百官以及皇室宗亲皆面色平静等待内侍太监通禀,目光盯着龙椅侧面的幕帷,等待皇帝临朝。
一声尖亮的嗓音过后,幕帷之中并未有何动静,百官回首望去。
大宋官家赵煦身披冬日裘捻,骑着白马穿过大庆门,广场之上的禁军武官,叩甲行礼,林叶之声响动,赵煦像只垂死的幼虎,巡视着偌大的皇城。
直至朝殿门前,赵煦才翻身下马,一个不慎,险些摔倒,内侍供奉李公公刚想搀扶,便被官家挥手退下。
多日翻阅书籍,与孟皇后深入交流,腿脚竟然有些绵软,差点让朝臣看笑话了。
殿内百官,都是朕执政以来委任的国柱重臣,弹指间,昔日心腹已然头发花白,而朕还有百年寿元,不免多了几分感慨。
章惇看着不断咳嗽的官家,心中百感交集,绍圣老臣皆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不少官员已经泣泪涟涟。
官家只怕是最后一次临朝了,之前三省官员想要探望陛下,皆被刘贵妃执诏婉拒,以龙体不堪,君威不存的理由给回绝了。
如今再看到官家这般姿态,只怕是下了猛药,强撑罢了!
轻咳两声,赵煦缓缓开口:“自朕即位以来,高太后临朝听政,朕于旁侧听百官参政,颇受清冷,只见朝臣臀背,然所获颇丰”
赵煦的话才讲完,向太后不由低下头去,不敢看向皇位之上的赵煦,婆媳二人在小皇帝年幼时没少磋磨这个少年,都快给小皇帝弄出心理阴影了!
大艺术家赵佶也低下头去,看来本王是与皇位无缘了,管他的反正本王对皇位也没有多少野心,大不了继续当风流王爷就是了。
“至朕权掌朝政,不过短短五年,两胜西夏,为大宋拓土千里,陈兵北境,威压北辽,西夏不得不遣使求和,不算辜负仁宗、神宗拓边之愿!”
“章惇、曾布分掌二府,推行新法,夙兴夜寐,劳苦功高,朕从殿外走来,看着诸位朝臣,头发花白,却甘心为大宋驱驰,朕在此拜谢诸位!”
赵煦纳行大礼,章惇、曾布见到垂暮的少年天子,眼眶不由发红纷纷跪下。
殿中文武百官见状,也是跪下口呼:“官家注重龙体,大宋不能没有官家!”
赵煦掩面咳嗽,将鱼胶包裹的朱砂丹红用力咬破,腥膻之味传来,不由呕吐出来,染遍白色袍服。
百官见状顾不得礼仪,想要上前询问,却被赵煦制止。
“然天不假年,人不遂愿,纵然有太多遗憾尚未弥补,也只能抱憾退场!朕遗愿有三”
“其一:孟皇后与刘贵妃为朕之挚爱,若朕撒手人寰,孤儿寡母恐无人照料,朕欲将次女懿宁公主封为齐国公主,封地京东西路郓、兖两州,有征兵开府佐政任命之权”
“刘贵妃腹中胎儿,恐朕无缘再见,为了弥补亏欠,朕欲封为鲁国王爷(公主),封地京东东路,封地沂、密两州,有征兵开府佐政任命之权”
大宋二百五十四州,分封出去四个倒也并无不可,皇子公主到了地方也没有实权,不过征兵开府佐政任命这四项实权可就值得商议了。
顿时户部与吏部开始争议,一是每年的税收,二是在此处任职的官员如何安排,虽然没敢明面上反对,唧唧哇哇也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赵官家见状,更加剧烈的咳嗽:“每年赋税会依照先前数额,足额缴纳中央,至于官员也依照先前任免职位,不会大规模裁撤调任,既如此,诸位朝臣可能满足朕之心愿?”
话毕,赵煦又咳嗽几声,好像要将肺腑都咳出来一样。
章惇喝止住吵闹的官员,官家都快宾天了,这么小的心愿都无法满足吗?吏部与户部见到官家退让,想来对国朝也没有多大影响,捏着鼻子认下了。
怜子心切,情有可原!见到百官同意,赵煦点了点头,状态好上几分,继续阐述自己的遗愿。
“其二:朕自小长于深宫,尚未见过大宋山河,自幽云十六州沦落,朕每每想来,心中抱憾,余下时日无多,想再独自看看山河”
“至于朕之身后事,死后骨灰将洒落幽云,不发丧,不停朝,不立冢,朕在华夏故土等待大宋好儿郎收复失地的那一天”
文官倒是没有多大动静,如此也好省得礼部与户部麻烦,百官还要停朝跪孝,不折腾也好,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一下。
只见礼部侍郎,双膝跪地,痛哭哀号,说这有违祖制,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赵煦压下不表,礼部侍郎几番劝谏,方才同意官家的决定。
武官则是牙眦欲裂,未能收复故土,乃为武将失职,有生之年定当兵锋北指,完成官家的遗愿!
待到两件事情敲槌定音,百官们都知道,接下来的才是重事,事关国位传承,官家将肚中尚未出世的龙子(女)封王,这就意味着兄终弟继!
殿中来了两位王爷,究竟是简王还是端王,一众朝臣心中暗自揣度圣心。
“国不可一日无君,简王行章得体,敦敏徇齐,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朕欲....”
此刻简王站直身体,准备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与将倾,接过兄长手中的旗帜,成为大宋的第八任皇帝,连就职演讲稿都早已准备在袖中。
大艺术家赵佶像是落败的公鸡,不敢看向简王赵似,以后闭门作画也好,玩球蹴鞠也罢,反正皇位与自己无缘,不要多想便可。
“朕欲进简王为蔡王,传位端王!”
突然的转弯,让朝臣与两位王爷猝不及防。
赵煦病重之时不是没有想过传位简王,不过太祖太宗旧事历历在目,不由让赵煦多想。
太祖赵匡胤原本就死因蹊跷,无病无灾,喝顿酒后暴毙而亡,烛影斧声是真有其事?还是空穴来风?赵煦都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宋朝百姓私下对此事颇有微词。
赵匡胤的遗孀宋皇后,年仅二十四岁,长得国色天香,容貌绝伦,叔嫂间究竟有没有什么纠葛,连赵煦这个子孙后辈都不敢给太宗打包票。
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被太宗斥责,活活吓得自刎而亡,赵德芳次年也在睡梦中离奇暴毙。
想到刘爱妃,又想到孟皇后,再想到孱弱的子嗣,虚弱的身体,越看赵拟越像太宗赵光义。
之前就没想过传位简王,现在就更加不可能了,要是让这小子即位,会不会马上翻脸不认人都尚未可知。
要是再知道刘贵妃腹中胎儿是男孩,会不会晚上睡不着觉,寻些由头找麻烦?
百官正欲起身恭贺端王赵佶,大殿之内传来不和谐的声音。
“端王轻佻,不足以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