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一大成果“多储蓄,为明天”计划
行为经济学能够迅速传播开来,有两大原因尤为关键。一是行为经济学切合社会需求,二是行为经济学填补了经济学无法完善的空白领域。
例如,在行为经济学诞生之前,政府和企业在考虑新政策和新项目时往往会向经济学家寻求建议。这固然可以听取到基于“理性”的宝贵意见,但得到的建议往往会与现实相背离。
前文中所提到的塞勒以及与其共同展开研究的什洛莫·贝纳茨就是利用行为经济学提供突破性建议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多储蓄,为明天”计划(Save More Tomorrow),又称“智慧型计划(SMarT)”,这一赫赫有名的理论在普及行为经济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接下来,将简要介绍该理论。
在日本,所有20岁及以上的日本公民都自动加入国民养老金计划,在公司工作的职员还会加入厚生养老金计划。换言之,人们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工资购买着养老保险。
而美国则不同,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奉行“个人自愿”原则。正因为如此,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所有55~66岁的中老年人中,竟然有一半的人没有任何退休储蓄。
当然,有大企业已经引入了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他们还呼吁“存得越多,未来能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鼓励员工多在里面存钱。可是即便如此,如今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参加养老金计划,还有人即便参加了也没有往里面多存钱。
“既然存养老金也是为了以后的自己过得更好,那他们为什么不存呢?”
传统经济学假设个人是理性的,因而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行为经济学能够给出答案。
(1)惰性(Inertia,也称惯性):人类对麻烦事抱有偏见,会倾向于“保持现状”。这种惰性导致人们认为加入养老金计划太过麻烦。
(2)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人类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价值(例如丢失一千块钱时的惊慌)大于正面情绪价值(在路上捡到一千块钱时的快乐)。因此,当月实得工资减少1万元比存款增加1万元带给人们情绪的影响更大。
(3)现时偏见(Present Bias):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当下”,而对“未来的自己能领到多少养老金”一事感到事不关己。因此,比起未来的自己,人们更愿意把钱花在当下的自己身上。
出于以上偏见,尽管从理性出发人们也认为自己应该购入养老保险,但由于非理性方面的因素,人们仍然很少为攒养老金做出努力。面对此种艰难境况,塞勒和贝纳茨主张要敢于充分利用偏见。
首先是惰性,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创建“默认设置”(Default Setting)来正向利用人们的惰性。所谓的“默认设置”,就是一开始就明确“我司要求所有员工都加入公司养老金计划”。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不需要办理额外手续,自动地加入养老金计划,而不想加入的人就需要办理“自愿退出”手续。人类本性怕麻烦,最终大多数人都会加入。
其次,为了避免损失规避和现时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将公司的养老金缴纳制度改为“工资上涨时,养老金缴纳比例也会自动上涨”。这样就不会减少员工的实得工资,可以毫无阻力地实现养老金缴纳额度的上升。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非强制原则”来利用“惰性”。虽然“缴纳养老金并不是强制的,你可以随时退出,也可以自己决定缴纳的额度”,但因为“惰性”使然,大家一般都不会再在进入公司时的养老金标准上做出改动。
这样一来,养老金缴纳额就会自然而然地逐渐增加。
这就是了解人们的行为诱因和偏见并敢于加以有效利用的一大杰出实例。
其中的关键,其实就是做出些许的改变。塞勒所提出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助推理论”(Nudge Theory),其中的“助推”(Nudge)意味着轻轻一推。事实证明,一点儿无形中的举动的确就能影响人们并改变他们的行为。
2013年,我在与塞勒共同制订这项“智慧型计划”的学者贝纳茨手下担任顾问。得益于此,我能经常接触到这项计划的成果。成果显示,引入“自动加入”机制的公司数量从2003年的14%上升到了2011年的56%,个人平均养老金缴费比例也在短短四年内从3.5%上升到了13.6%。
如上所述,传统经济学是“理想化”地来看待人类,认为人类“应该而且确实会做出正确的事”。而行为经济学则具体地阐明和理解人类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改变人类的非理性行为。
“既然行为经济学如此有效,那我们就应该加以利用!”
因此,随着人们对行为经济学的认识不断加深,它在美国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