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行为经济:战胜商业与生活中的非理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统的行为经济学缺乏系统性

罗列理论而不对其进行分类,难以掌握学科精髓

结束博士后生涯后,我在美国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咨询公司,并且很快就接到了大量邀请,希望我能利用自己的行为经济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建议。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的管理者,我自然对此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喜不自胜。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却感到了一些违和感。

“行为经济学到底是什么样的理论,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家似乎都不甚了了。我们所学到的行为经济学,好像就只是杂乱无章的各种知识。”

我的心中涌现出了这般疑惑。

图0-3是序言中“传统的行为经济学学习方法”一图的放大版,更加清晰易读。看到这张图,你或许也曾听说过其中的几种理论。然而,很少有人了解它们的具体内容,很少有人将它们作为“素养”而非单纯的“知识”来掌握,也很少有人能与他人就此侃侃而谈。

图0-3 传统的行为经济学学习方法

原因很简单,这些理论没有进行分类,只是单纯地罗列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曾经学习过行为经济学,那你应该是先从这些杂乱无章的理论中捡出一个来记忆,然后是下一个,再下一个,只是死记硬背着这些彼此间毫无关联的理论。这就像学生时代背英语单词一样,不仅很难记住,过程还很痛苦。

如果像图0-3中所示,只有一些行为经济学的皮毛零零散散地迅速传播开来,那么很多人就有可能误以为自己真的学懂了行为经济学。

举个例子,如果只是知道“人有现时偏见,会更重视眼下的事物而非新事物”,那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会流于表面。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行为经济学的“本质”,清楚行为经济学究竟所谓何物,然后要将这一本质与各个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单纯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我们自身的“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究竟要怎样做才更好,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行动。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博大精深,只有掌握其本质并系统地进行理解,才能明白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才能明白种种人类行为如何影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