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5章 遭遇拦截
常山国元氏县和真定县之间的平原上,一支二千人的部队正在向北行进。
李预骑着马慢慢走在队伍的最前侧。唐炳骑马走在李预旁边。
在他们身后,是李预的另外十余名骑马的亲兵,以及几十名普通的骑兵。
再后面,则是由两百余辆特制的辎重车组成的一字型长队。
辎重车里装载的是彭排大盾、弓弩、箭矢、口粮之类的物资。
每辆辎重车由四名士兵推着,另外几名士兵则手持长戟,护卫在辎重车的两侧。
在队伍的最后面,是另外几十名骑兵。
唐炳对着李预说道:“阿预,我一直怀疑太平道符水的效果。”
李预问道:“哦?为什么?”
唐炳答道:“我找李大目求了好几份符水了,但是喝完了之后,感觉没什么变化,还是跟以前一样笨。我怎么就不能跟你一样变聪明呢?”
李预心想:阿炳,你真的以为符水可以让人变聪明吗?李预这不叫变聪明,而是叫脱胎换骨。这可真的是拿命换来的……
李预问道:“阿炳,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李大目道术不精呢?”
唐炳惊讶道:“啊?”
李预解释道:“你觉得李大目的能力如何?”
唐炳说道:“挺厉害的啊。他毕竟是太平道师,会做符水。不仅救过你,还救过很多其他人。”
李预噗嗤一声笑了:“好吧,阿炳,你说的有道理。或许符水只能治病,不能让人变聪明。”
唐炳疑惑地说道:“符水能治病,这是肯定的。只是,你喝了之后,突然变得聪明博学了,还能认字读书,这就很怪了。”
李预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按照现代科学来讲的话,符水治病当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得了病,就该找大夫开药。
符水既不是用药草做成的,也不对症。
有些时候,之所以能病愈,要么是因为所谓的“安慰剂”效应,要么是其他的巧合,不治自愈。
到了太平道这里,就发展成了“信则灵,不信则泯”的解释。你病好是因为你心诚,没痊愈是因为不够心诚。
在那个时代,很难驳斥这种逻辑,因为没法验证。
那个时代的医学不发达,知识有限,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
而且就算是详细地解释,唐炳也听不明白。
况且,自己都毫无缘由地穿越了,这件事也没法用科学解释。
于是,李预只好敷衍道:“可能是有其他的什么玄机吧。也许是因为李大目道术不深,只是偶然灵验了那么一次。”
唐炳皱着眉头说道:“好吧,还是你幸运。让人羡慕啊!”
一旁的窦江说道:“阿炳,你羡慕这个干什么呀?想做大学问家吗?”
窦江也是李预的亲兵。他是青州人,身高八尺有余,高大魁梧,肌肉发达,膂力过人。
他为人木讷老实,忠诚可靠,只因为是从黄巾军中收编的,在袁军中一直没有晋升机会,当了几年的大头兵。直到他遇到了李预,才被挑选为亲兵,得到优待。
李预把窦江视作自己的樊哙,是信得过的贴身护卫。
唐炳说道:“那当然不是了。我只是想变得更聪明,有什么错吗?”
窦江回应道:“每个人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就够了。就说我吧,李都尉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相信李都尉的决定,所以从来不多问,也不多想。”
窦江对着李预问道:“李都尉,你上次说过的那句话是什么来着?有些人管别人,有些人被人管。”
李预想了想,答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窦江说道:“对,就是这句。阿炳,我们都是干体力的,变聪明有什么用?还不如多练练体力。”
唐炳撇了撇嘴,没有回应。
队伍慢慢地抵达了两县交界附近的洨水。他们越过一座桥梁后,继续向北行进。
大约一刻钟之后,一位斥候心急火燎地赶到李预身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报告都尉,西北方向二十里处发现了大量黑山骑兵,至少有几千人,正在向着我军快速赶来!”
李预心中一惊:这群黑山骑兵在我军过桥之后再来进攻,可真会挑选时机!桥面很窄,部队一时难以通过,根本就没时间撤到河对岸。
李预迅速向四周望去。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在这样的环境下,步兵对抗骑兵非常吃亏。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没办法,只能背水一战了。
李预立即让传令兵传达紧急军令:所有人立即撤回洨水北岸,然后背靠河岸,依托辎重车构建半月形的阵地。
收到命令后,所有的辎重车立即调转方向,向来时的路快速行驶而去。
部队前侧刚刚抵达岸边,李预向西北方向望去,一眼就看到了几里外的一大片黑压压的黑山骑兵,正在对着自己这边狂奔而来。
黑山军的校尉杜长冲在骑兵的最前侧。他那急不可耐的脸上,满满的都是不怀好意的奸笑。
他身旁的军司马指着前方说道:“杜校尉,看!袁军正往桥那边撤呢!”
杜长大笑道:“怎么样,我刚才说的没错吧?”
军司马说道:“杜校尉真是料事如神!袁军跟您猜想的一样,想撤到洨水的南岸去!”
杜长说道:“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出击了吧?那么窄的桥,他们肯定来不及!”
军司马说道:“是啊,无处可躲!”
杜长因自己的计谋得逞而得意洋洋。
三千骑兵对战二千步卒,他有十足的取胜把握。
所以出征之时,他就请求张燕为他安排好庆功宴。等他回去了,正好可以大快朵颐,美美地饱餐一顿。
现在,看着一大群袁军像一个大漏斗一样挤在桥边,杜长感到更兴奋了。
这还没接战呢,袁军就有不战自溃的迹象了!哪怕在原地摆好阵型决一死战,也比乱糟糟地往桥头那边挤更合适啊。
袁军的这个指挥官,一看就是个菜鸟!
杜长回头,对着身后的骑兵高声喊道:“兄弟们,袁军被堵在桥头了!立功的机会到了!杀啊!”
“杀啊!”
三千名黑山骑兵齐声怒吼着,加快速度向着河岸边的袁军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