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章 诸葛瑾(一)
“记住,此事机密,切不可让外人知晓!”
这是长史孙资临行前,大将军吕布对他反复进行的叮嘱。孙资将其牢记于心。
孙资尽快收拾好行装,并挑选了几个护卫。他们一行人装扮为商贾的样子,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前往扬州会稽郡曲阿县的漫漫长途,前去征聘诸葛瑾。
几日之后,孙资抵达了曲阿县。密探已经早早地在县城城门附近接应他们了。
休息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密探便带着孙资去了诸葛瑾的住所。
他们不久就抵达了曲阿县郊外的一处丘陵地带。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风景怡人。
诸葛瑾在附近的小村子里租了一处便宜的小宅子。
低矮的篱笆墙里,是一座简陋的茅草房。房前通往篱笆门的小土路两旁,种着几种常见的瓜果蔬菜。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诸葛瑾住所的篱笆门前。
一个密探正守在旁边,等待着孙资的到来。
孙资走上前去,问道:“诸葛瑾在家吗?”
密探答道:“回长史,他不在,中午的时候去弘咨家了。”
孙资问道:“弘咨是谁?”
密探答道:“孙权的姐夫。”
孙资拉长声音说道:“哦……”然后问道:“孙权是谁?”
密探答道:“孙策的二弟。”
孙资接着问道:“这个孙策又是谁?”
密探答道:“孙坚的长子。”
孙资白了他一眼:“笨蛋!你直接说弘咨是孙坚的女婿,不就行了吗?”
密探答道:“哦,回长史,弘咨是孙坚的女婿。”
孙资无奈地直摇头叹气。
这么一大群人站在一起,看着太显眼了。孙资想到了吕布的保密嘱托,决定找个地方藏起来。
孙资打开篱笆门,说道:“走,我们进屋等他。你,你,还有你,你们三个守在外面。记住,千万别让人发现!”
孙资快步走到茅草房的门口,看着上锁的屋门,问道:“有人会开锁吗?”
旁边一位密探回应道:“我会。”
孙资指着门上的铜锁,说道:“打开!”
“诺!”
密探三下五除二,轻轻松松地就把铜锁打开了。他推开房门,然后恭敬地退到旁边。
孙资走进屋,四处打量。
屋里也很简陋。不能说是徒有四壁,但也差不多了。
屋子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摆着一张几案,上面摆着好几捆竹木简。
窗户附近摆着另一张几案,摆在其上的是一把琴。
孙资走上前去,坐在对着门摆放的几案前的竹席上。
孙资命令道:“把门关上!”
旁边一位密探走过去,关上了屋门。
干等着无聊,孙资便随手拿起一本竹木书,铺在几案上读了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屋外传来一个男人悠扬的歌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听到这段歌声,密探对孙资说道:“孙长史,唱歌的这个人就是诸葛瑾。他回来了。”
孙资点了点头,没有理会,继续低头读书。
诸葛瑾一边唱着歌,一边悠哉地走到篱笆门旁。
看着大开的篱笆门,诸葛瑾不禁感到有些困惑:欸?谁把我的篱笆门打开了?还是我出门时忘了关?
然后,他便朝着屋门走去。
屋门是关着的,但是锁却是打开的。
诸葛瑾觉得有些意外:不是吧?我记得清清楚楚,出门之前绝对上锁了。怎么现在锁是开着的?我还没糊涂到出门忘记上锁的地步吧?
诸葛瑾站在门口疑惑片刻,然后伸手推开了屋门。
眼前的一幕让他倍感惊讶:一个陌生人正坐在自己的几案前读书。在他两侧,还站着另外几个人,诸葛瑾也都不认识。
觉察到门被打开后,坐在几案前的陌生人抬起头来,盯着诸葛瑾,面无表情地说道:
“诸葛瑾,我找你很久了!”
听到这句话,诸葛瑾的心咯噔一跳:难怪,最近我怎么老是觉得有人在暗中跟踪我,有时还在住所附近看到一些陌生人。原来是他们!
这些人鬼鬼祟祟的,恐怕没安什么好心。
他们肯定不是什么客人。客人哪儿有这么没礼貌的,不经允许私自开锁入室。
既然不是客人,那必定不是什么善茬。
想到这里,诸葛瑾立即转身,撒腿朝着篱笆门跑去。
突然,不知道从哪个斜坡后面冒出来三个人,挡住了诸葛瑾的去路。他们迅速冲上前来,抓住了诸葛紧。有两个人一左一右用力地架住了他的两支胳膊。
诸葛瑾心里涌出一股强烈的恐惧感:这下完了!
三个人立即把诸葛瑾押送进了屋内。
屋里坐着的那个陌生人问道:“诸葛瑾,你跑什么?”
这个问题让诸葛瑾感到莫名其妙:遇到这种异常情况,我能不跑吗?谁知道你们这帮擅闯民宅的人安的什么心?
诸葛瑾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问道:“请问,阁下找我何事?”
那个陌生人示意看押诸葛瑾的人松手。然后,他自我介绍道:“我乃孙资,字彦龙,大将军吕布的长史,特来聘请你为大将军主簿。”
诸葛瑾一时惊愕不已:聘请?有这样聘请人的?该不是假冒的吧?可是他们图什么呢?
孙资见诸葛瑾睁大嘴巴不说话,便问道:“你有什么疑问吗?”
诸葛瑾说道:“当然有。你们既是大将军的属吏,为何如此鬼鬼祟祟?”
孙资顿了一下,答道:“哦……此事为机密,不可对外透露。失礼了,抱歉!”
这句话让诸葛瑾更加困惑:聘请我这种无名之辈,算是什么机密?
而且,诸葛瑾对于吕布也没什么好感。
像诸葛瑾这样的士人,相互之间经常一起聚会,互通消息。虽然身处边裔一隅,亦能很快就得知长安的很多消息。
虽然大将军吕布一直对外宣称要广纳贤士,却一直无视长安一带的能人异士。
比如荀攸、钟繇等人都在长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始终得不到吕布的任用。
这不由得让人怀疑,吕布并非真心招纳贤良,而只是在作秀。
诸葛瑾答道:“我只是一介书生,无名之辈,哪里有什么才华。”
孙资回应道:“诸葛瑾,不,子瑜啊,不必如此谦虚。”
诸葛瑾问道:“我很好奇,大将军是如何得知我的名字的?”
孙资答道:“其实,大将军更想找的是你阿弟诸葛亮,顺便带上你。他的名气比你更大。但是我们一直没能找到他。你知道他在哪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