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6.晁错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又过了十几天,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敺一起弹劾晁错:“吴王叛逆无道,欲危害宗庙,要替天下人诛杀晁错。而御史大夫晁错却向陛下上奏:“汉军数百万,交予群臣难以信任,陛下不如亲自率领汉军出征,让晁错留守在长安。徐县、僮县附近吴军没有占领的地方,先让给吴军。”晁错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信任,妄图离间群臣百姓,还想把朝廷的城邑拱手让给吴军,毫无臣子应该坚守的气节,大逆不道。应当腰斩晁错,父母妻子兄弟无论长幼,都一律斩首示众。奏请皇上批准。”
晁错确实在关键时刻犯了致命的错误,自己得罪了别人,让皇帝背黑锅,还要皇帝把土地让给叛军,当初不管不顾削藩的勇气哪里去了。景帝斟酌再三,批示只有一个字“可”。景帝让中尉去召晁错,晁错还浑然不知,见中尉亲临府邸,急忙穿上朝服,随中尉坐车前往。车骑走到长安东市,中尉命令停车,取出诏书,向晁错宣读,然后将一身朝服的晁错腰斩弃世。
晁错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相信阴曹地府下的晁错一定很不甘,但这又能怪谁呢?即使没有袁盎等人的蛊惑,晁错那个糟糕的建议,也足以置他于死地,这才是晁错死亡的主因。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拜见景帝汇报军情。景帝问邓公:“你从前线回来,听说晁错被杀,吴楚有罢兵的迹象吗?”邓公说:“吴王为反叛准备了几十年,现在以削地为名反叛,以诛杀晁错为由头,其真实想法,当然不是为了杀晁错。我担心天下贤人,以后不敢再向皇上进献忠言。”景帝问:“为什么?”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王太强大,无法控制,因此奏请削藩,让天下共同维护朝廷的权威,这是万世的利益。计划刚刚开始,竟然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对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对外为谋反的诸侯王报了仇,我真的觉得陛下这样做不应该。”景帝长叹一口气,追悔莫及。随后景帝任命邓公为城阳国中尉。
邓公,成固县人,足智多谋。武帝建元年间,武帝征召贤良,朝廷公卿推荐邓公。此前,邓公已经免职在家,从家中被起用,担任九卿,一年后,因有病再次被免职。儿子邓章,研究黄老学说,在读书人中享有盛名。
晁错虽死,但他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三国时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晁错的削藩主张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继承,但他的态度比贾谊更坚决。晁错始终抓住藩国中最强大也最危险的吴国,不断进行揭露,态度坚决。他不只是一个政论家,更是一位政治实践家。他用生命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晁错的政论文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被后世称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班固评论:袁盎读书不多,但善于领会书本知识,内心还是善良的。为人慷慨,恰逢文帝刚刚即位,个人的才能得以发挥。时过境迁。在吴楚判乱时发表意见,却为景帝出了一个坏主意,此后不受重用,自己也遭遇不测。晁错锐意进取,善于思考,为国家尽忠,忘记了自身会受到伤害。晁错的父亲看到情况危险,以自尽来反对儿子改革,对时势并没有帮助,不如赵括母亲善于谏言,保全了整个家族。可悲可叹!晁错没有善终,但世人都赞赏晁错的忠心,将晁错生前的论著收录进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