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张彻沿着南溪河滨河路一路骑行,吹着夜风,很快就把刚刚的事抛在脑后。
其实搭个人只是顺便的事,有个聊天对象也没什么,反正吴语后来逃课多了自然就不会坐他车,但因为这个意外,导致二人的同行生涯这么快结束,张彻也乐得自在。
骑行没多久,张彻就到了刚刚响起钟声的古塔楼下,这里是原城南体育场,现在已经被铁皮围挡团团圈住,要改造新建一个商圈,也就是后世火了很多年的摩尔春天。
但南安市的人口一直在外流,从现在往后十多年,整个蜀地都在向蓉城输血,年轻人但凡有得选择,毕业后都不会回南安。
这也导致摩尔春天作为南安最大最繁华的一个商圈,虽然火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续新入驻了投资规模更大几倍的万达广场,就萧条下去,只剩下一楼临街的餐饮店还保持活力。
小地方是这样的,一个商圈火爆了,另一个商圈就会衰落,有限容量只有那么大。
就像人心一样,有的人走进来,就自然有人走出去。
张彻捏了刹车,停下脚步,看着昂然伫立的古钟楼,心中感叹,也不知道这是古钟楼的倒数第几声响起。
施工进程到后期,尽管不断有人在地方论坛上发贴请愿,它还是被拆除掉了。
也拆掉了一代人的年代记忆。
世界的发展从来如此,不断有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老人们从来感叹人心不古、厚古薄今,那是他们在追忆逝去的青春年华。
前世的张彻看着星爷的老电影,发现里面的演员们接连逝去,竟然找不到还有几个留存于世,狠狠emo到凌晨。
衰老就是熟悉的不断逝去、新鲜的接受不了,看着世界剥落故人颜色、渐变陌生,逐步失去立锥之地,徒留归途。
嗯,这句可以摘抄到作文里。
张彻想了想,骑车继续往前走,意外看到了挺着大肚子的金有为站在河边,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西装笔挺,穿得还挺正式。
“金叔,晚上好。”
没刻意躲避,张彻很自然地骑过去打了个招呼。
“啊,小彻,你怎么在这……我糊涂了,你这是放学了吧。”
金有为看见他,显得很惊讶,差点以为面前的少年今晚目的和自己一致。
随即反应过来,才想起他是晚自习刚刚放学。
最近政策发布一天天逼近那个预言,金有为感觉自己都有些魔怔了。
“小彻,你……今天不是说话的时候,这周六有空的话,到金叔家里,我们好好聊聊。”
说到这,他看了看远处塔楼下簇拥的一群人,小声接着道:
“今天姜正辅回南安了,市领导正在接待,有人引荐,金叔在这等着看能不能有机会见一面。”
说着,似乎又想起面前的少年可能不知道姜禄民是谁,又补充道,
“姜正辅是以前南安的市委副书记,后面到省城任职去了,前年转任到山城公安局做……”
山城公安局?
张彻摆摆手,表示不想听下去了。
“没事,金叔您忙,我先回家了,周六有时间的话,我会给您打电话。”
他有心劝金有为离这人远一点,又想起前世没听说这方面金叔有什么问题,也没被牵连,大概是对方没瞧上他。
也就懒得多嘴了。
驶远前,他遥遥看了那人群簇拥中,双手负后、挺拔站立的中年人一眼。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
人如何能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呢,更遑论把握了。
摇摇头,径直往远处去了。
-----------------
两岸明珠商住楼小区。
灯影如粗烛长明,案前人坐如松。
张彻在晚自习上就已经完成了作业,现在加紧完成着新篇创作。
《恐怖复苏》的第二卷,开局以杨间从学校逃生回家,看见父亲在看报纸切入,几笔日常过后,又以自己的记忆出错,那个状若“父亲”的角色从头到尾只是“父亲”这个代号杵在那里,鬼早已入侵了平常人的生活结束。
一个不存在的人,竟然直接颠覆了主角认知,原来鬼可以操控记忆、动摇世界观,而不仅仅只会出现在黑夜里的现实世界、白衣青脸吓人杀人。只有寥寥两三章的小故事,让人看得心底发寒,新设定新颖又精彩,也埋下父亲失踪的伏笔。
紧接着,就是人头鬼的第一次出场,只有一颗人头的鬼,在黑暗的商场里神出鬼没、取人性命,探询规律、对抗逃生的剧情环环相扣,这种幽暗狭窄的局限地域型副本,很能营造恐怖氛围感。
让人诟病的女主角出场、还有后续的俱乐部情节,就是作者被吐槽了很久的“写人超鬼”,人世交往和社会演变篇章如同儿戏,装逼打脸生硬枯燥,还好有驾驭一只鬼会很短命的相关设定穿插,勾起了故事悬念,否则这部作品到这就得腰斩掉一大部分读者。
张彻现在要做的,是既要保持原作者的水准,将“写鬼超人”特色继承、写出情节的扣人心弦,又要规避“写人超鬼”,以自己的经验填充社会部分内容、使其合理,不至于成为剧情瑕疵。
他做不到像重生小说里那样,可以作为初高中生创作《活着》这种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君不见方舟子微博狂锤韩寒代笔、纠缠了多少年。只希望自己稍加改动,用正常高中生的思维,描写一个相对运行合乎情理的濒临崩溃社会。
从周末把第一卷完稿交给姜晚,张彻就一直在构思创作第二卷内容,他发现人的情绪确实是由激素影响,回到少年时期,原以为自己思维成为定式,不会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下笔时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写至兴起时,说句灵感如泉涌毫不夸张。
若不是早早凭借记忆打下了大纲底稿,他都差点放飞自我、直接写嗨了创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恐怖复苏》。
收束心思后,又只能把那些多余篇章删掉,控制剧情无序扩张。
张彻很有自觉,自己是一个剽窃者。
说得好听点是继承者,将原作瑕疵修修补补,在现有审核机制下,把原作未完成的大纲填充完整。
说得不好听,他并没有那个才能。
如果不控制剧情扩张,完全靠自己创作一本书,大概能写出后世仿制《恐怖复苏》而出的大堆热度作品、还得靠第一个吃螃蟹沾光,但他永远完成不了“我叫杨间,当你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这样现象级的经典。
可能写完这部作品,充分锻炼、驾轻就熟后可以,但至少现在不行。
他的优势,从来都不是才能,他唯一依靠的,只是自己重生的先知优势而已。
张彻牢牢把这一点记在心里,收束思想,按原作脉络、梳理完善写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