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体系树

国际标准企业化是基于标准的元素树而建立的体系树(见表1-3),这几乎是认证的组织建设管理体系时的一个标准动作,换句话说,体系树是元素树的应用,表1-3就是对应表1-2得出的。

表1-3 体系树

有人称表1-3为体系物料组成表(BOM)。以这种方式建立的体系,元素树一定会映射到体系结构的文件层级上,下层文件是上层文件的展开,并通过引用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串葡萄——体系结构。加上第一层文件“管理手册”,就是组织所熟悉的“体系金字塔”,如图1-6所示。要使体系具有特色就需要组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去应用元素树,并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图1-6 文件层级金字塔

二层文件大多为公司级文件,三层文件大多为部门级文件。体系结构实质上是各层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连接搭建的。连接的方式就是文件之间的相互引用。文件引用有两个意思:一是当长文分拆出一个短文时,长文就要引用短文;二是不想与另一个文件有相同的内容,就要引用另一个文件。文件引用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管理文件只能引用管理文件,不能引用专业文件

专业文件不仅可以引用专业文件,还可以引用管理文件

纵向引用不超过二层,横向引用不受限制

下层文件不引用上层文件

不互为引用

不引用通用性文件

“引用”按现在的概念就是“连接”,如果靠人去连接就一定是弱连接。

由于体系可以无限分层,因此经常会发生多层级的体系,如表1-4所示。

表1-4 文件分层示例

沿着箭头的方向看,共有8层文件,即纵向5层,横向3层,这是现实的写照。多层级的体系大多是人为的,且并非个案。以文件为轴心的体系的固有思维是:事无巨细都要有文件支持;方寸之间,都要有规矩。这样所导致的结果是文件多、层级多,却在应用时拿不出来,最后发现所谓的体系只是一堆纸而已。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是因为受限于落后的信息技术水平,人们对体系的认知还停留在纸质或者基于纸质的电子文档上,那么就只能全靠人力去构建一个复杂的体系,这样建设的成本很高。其实,很多组织早已意识到体系不够敏捷是层级复杂造成的,更糟糕的是,各层文件发生的轻微变化已经涉及系统的质变,但组织仍然未能觉察到,体系失控又找不到原因。在数字体系中,字段级、句子级、关联单元、关联词的连接已经替代了文件之间的引用,并且是在专门的系统中低成本地自动完成的,如此就可以轻松解决体系不敏捷的问题。由于先进连接方式的引入,文件的层级就能够扁平化到2~3层,这意味着要对原来的体系进行大“瘦身”,体系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传统的方法已成过去的记忆。

为什么体系文件只分2~3层可以成立?有以下几个理由。

(1)将二层文件(一级过程)的拆分看成横向而不是纵向,形成细化的网络结构,然后就可以采用结构化搜索、语言建模实现体系去层级化的目的。

(2)将文件(过程)袖珍化、碎片化,用文件数量代替文件的层级。文件和碎片数字化后,信息系统就能有效捕获上下文信息、跨文件信息,实现有效对接,无论文件如何袖珍、如何碎片都能串成整体。

(3)体系采用了集成、过程采用了组合的方式。

互联网以“点”作为最小单位,且面向操作层。操作层不管文件层级,只求直观,只关注涉及哪些文件和资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