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2007年,我们主编的《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作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出版;2019年,该报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一直忠实地记录着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全貌。13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三个基本定位记录该年度农村信息化总体进展、发展特色和重大事件,第一个基本定位是要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我国农村信息化事业的年度进展;第二个基本定位是要总结实践、凝练提升、丰富和完善农村信息化的理论体系;第三个基本定位是要洞察新动向、提炼新模式、总结新观点、发现新探索、阐明新政策,以期对全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有指导作用。本书也秉承这三个基本定位展开。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要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要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要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2019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要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要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019年2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印发实施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加强农村网络宽带设施和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要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设,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要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健全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2019年底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要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要继续做好农民手机应用培训。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分四个阶段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部署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等十项重点任务。要通过“填鸿沟”“补短板”“促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让信息技术连接“三农”,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新动能。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18—2019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本书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理论进展篇、基础建设篇、应用进展篇、地方建设篇、企业推进篇、科研创新篇、发展政策篇、专家视点篇、实践探索篇、大事记篇,共十篇二十七章。
理论进展篇:从智慧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智慧农业的主要特征、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智慧农业发展典型案例及做法、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五大方向、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梳理,提出发展智慧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势不可挡的明智选择。
基础建设篇:主要从农村广播、电视网和农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农村互联网接入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主要进展,以期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应用进展篇: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设施园艺、果园种植、大田种植、畜牧业、渔业)、农业经营信息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行业管理、农业产业管理、农村社会管理)、农村信息服务四个部分,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在各个领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让读者对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地方建设篇:选择农村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特色突出、代表性强的北京、广东、贵州、江苏、辽宁、山东、浙江、重庆8个省(市),基于这8个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总结整理了这些地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创新模式以及主要成效,以期为全国各地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企业推进篇:企业是应用和创新的主体,一大批企业积极推进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主要介绍了农村信息化贡献突出、农村信息化工作扎实、积极性高的农信互联、派得伟业、朗坤物联网等农业信息化企业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所做出的探索。
科研创新篇:科研单位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主要选取了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为代表,介绍了科研创新单位的概况与机构设置以及在2018—2019年的主要工作和科研成果。
发展政策篇:系统梳理了2018—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期读者对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有一个了解。
专家视点篇:阐述了2018—2019年农业农村部领导与知名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如何准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清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各项工作。
实践探索篇:介绍了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持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等实践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大事记篇:梳理了2018—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以期读者对我国举办的农村信息化活动有一个了解。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编写是一个庞大的、需要各位同行共同参与的繁重工作,热切盼望各位同行加入《报告》的编写中来,群策群力。让我们联起手来,共同推进我们所热爱的农业农村信息化事业,为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福社会主义新农民而共同努力!
本书凝聚了很多农村信息化领域科研人员的智慧和见解,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傅泽田教授,他多年来对我在系统思维、科研教学、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诲和指导让我受益良多。感谢国家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刘成良教授、浙江大学何勇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许世卫研究员,他们多年来兄长般的关心与支持使我和我的团队不断进步。感谢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王安耕、梅方权、汪懋华、孙九林等老专家对我的关爱和一贯的支持,也感谢王文生、王儒敬等专家在历次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业农村部于康震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合成书记,农业农村部市场信息司唐珂司长、陈萍副司长、宋丹阳副司长与信息化推进处张天翊处长、王耀宗副处长、监测统计处王松处长、邓飞副处长、综合处宋代强处长,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王小兵主任、杜维成副主任、刘桂才副主任、张国副主任,在农业农村部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工程、农业信息化评价、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农业信息化工作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监测预警”项目和“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收集”项目的支持,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由李道亮提出总体框架,具体分工如下:前言(李道亮),总报告(李道亮、刘利永、张彦军、沈立宏),理论进展篇(李道亮、刘利永、张彦军),基础建设篇(袁晓庆),应用进展篇(贺冬仙、孟志军、孙龙清、王朝元、位耀光、尹国伟、夏雪),地方建设篇[北京、广东、贵州、江苏、辽宁、山东、浙江、重庆8省(市)农业农村厅信息化处室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企业推进篇(于莹、吴建伟、刘晓飞),科研创新篇(李奇峰、王亮),发展政策篇(张盼),专家观点篇(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与国内知名农村信息化专家公开发表的报告及观点),实践探索篇(张盼),大事记篇(张盼)。在编写过程中,书稿中的每个部分都经过编者多次讨论,最后由李道亮、沈立宏、孙龙清进行统稿。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不足或不妥之处,诚恳希望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改正、完善和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事业前景辉煌,方兴未艾,它是我们大家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再次欢迎各位同行加入到《报告》的撰写中,让我们共同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作者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121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737679
传真:010-62737741
Email:dliangl@cau.edu.cn
2020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