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博弈
回溯往昔,黄金使用范围的扩大,似乎总是和生产力水平提升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金属铸币一说来自公元前7世纪的吕底亚人,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将其归为最初铸造与使用金属货币的人和最初经营零售商业的人。(17)吕底亚人的铸币以银金矿为主,银金矿也被称为“白色的金子”,他们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钱币,其中比较有名的叫“狮币”,大概含有五成多金、四成多银,很快,金币的总量被规定为14.15克,面值也被公布。(18)其后,西方文明滥觞,希腊罗马人开始使用金币。中世纪的标准货币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银,黄金恢复活跃始于当时领风气之先的意大利,1252年在热那亚铸造了中世纪第一枚基督教世界金币,随后14世纪欧洲大陆的大额交易开始使用黄金,但是日常交易仍旧是银币占据主导。
早期黄金的使用不频繁,似乎也与黄金本身度量衡的价值过高有关,“在整个中世纪和迈入现代时期,银就是主导货币,其他金属要么太重(如铜),要么太轻(如黄金)”。(19)而黄金本身产能的不足,也是白银在欧洲大受欢迎的原因。欧洲白银在地理大发现前主要来自中欧。
直到17世纪,随着白银不断流入欧洲,金银复本位的麻烦越来越大,金本位的稳定性不断凸显,金本位在各种货币体系竞争之中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主流选择。这一时代往往被称为古典金本位时期——事实上,金本位并没那么单一,各种林林总总的金本位分类和定义让专家也头疼不已。
随后两个世纪,即使在金本位最为强大的英国,在牛顿1717年核定英镑比价之时,大部分英国人仍旧用银,即使到了英国1816年确定金本位之后,白银也没有一步退出,而是逐步退出。黄金在欧洲的地位直到19世纪末才得到确立,并且在20世纪初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石,而币值稳定挂钩黄金的英镑成为当时国际汇兑中最常见的货币。
金本位的胜出不无偶然因素,英国对于金本位的坚持与其国力的强大是主导动力之一。经济史的数据显示,19世纪中叶之后,世界进入全球贸易加速的全球化时代,而英国成为19世纪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1870年其贸易总额占据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要和英国做生意,都难免受到英国的影响。跟随英国在19世纪一度成为潮流,无论是其中央银行制度还是货币本位都受到追捧。同时,英国的币值稳定在历次战争之中也经受住了考验。德国在普法战争之后抛售白银,使得不少国家遭受输入型通胀,现代银行与国际贸易也使得以往估值过高的黄金变得实用可靠,金本位成为曾经热衷金银复本位的欧洲诸国竞相效仿的对象。随后金本位成为主要经济体的选择,当欧洲人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岁月,往往带着一种怀旧的口吻谈论彼时的“黄金时代”。
金本位在19世纪的普遍确立,本质是市场选择。若将货币看作一种产品,其“网络外部性”很强,按照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的解释,即一国货币决策并不是独立做出的,并非与其他国家无关。简单地说,这类似经济学上的正外部性在交换领域的体现,就像大家都用微软键盘,并非因为其字母位置安排效率最高,而是因为使用这一系统的人占多数,系统兼容性更高,所以激励更多人选择这一系统,进而使这一系统更有优势,导致使用这一系统的人越来越多。国际货币制度体系也是一样,随着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领先,成为最大的贸易国,如果想和英国做生意、发展贸易,那么追随英国的货币制度就成为一个务实而可行的选择,就像德国和葡萄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