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构筑文学语言的琥珀之墙
读《黑池坝笔记》,是与思想者同行,读懂了这部书,也就读懂了人生。
——题记
先发“致”人,以诗致敬,以诗致远,世界辽阔,凝结在诗人近二十载心血所成的《黑池坝笔记》抚阅之间。这是一部广涉诗学、现象学、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内容的随笔总集。千余枚锦缎箴言,似春树绾上青叶的额发,丝丝零落心涧,又随风而起。撷取它们中的一枚,别在胸口,收获人生的轻快,洒脱与超然。
陈先发是当代诗人,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银柳叶奖等国内外奖项数十种。其作品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希腊、波兰、西里尔等多种文字传播。在这部散文随笔集中,能够学习到诗人的诗意美学、诗歌理论和创作思想之“经”,字字珠玑,是当代诗学艺术的瑰宝之作。它的奇崛瑰丽,广袤无垠,出其不意,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大胆设色,散点透视,盎然堂皇有着诗画相通,异曲同工之妙。
书橱里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或是丰富知识储备,或是提升创作水平,而陈先发的这套书迥然不同,是可以影响一个人思想的书。
遇到不顺心的事,把书捧至眼前,烦恼消散。有人会奇怪,这么神奇吗?我想,读书读的是格局,是心怀。一本书打开了你的心,那么它又何尝不会让人释怀一切烦忧?只因读书时有诗人的眼眸带着你看世界,书中的汉字,仿佛并不是诗人独有的,而是推心置腹赋予读者的。有时我拿起毛笔誊写着,书中语句可作座右铭。
“一个人可以同时是猛虎又是骑在虎背上的人。而一个人不可能既是磅礴的落日又是个观看落日的人。”
如同读庄子。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凡人执着于名利,时常烦恼缠身,所以需要提升境界,不执着于功名利禄,才能活出自由超脱,有大境界。当一个人如猛虎般行走,又能驾驭猛虎,他是强者,亦能凌驾于强者。但落日只是落日,它的磅礴之美,无法超脱它的本身,蜕于微渺中。也就是说“无我”不能包含“有我”之境。无我之大,超于猛兽。
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时也像魔方,有很多种转法,百解得一,所不同的是,不同的文学语言呈现方式,亮出的是不同质感的琥珀。琥珀可以保存亿万年前的花朵,此意象象征着事物的相对永恒性。陈先发在《黑池坝笔记》中的创作语言,已构筑了文学语言的琥珀,或读获血珀、金珀、蜜蜡,或读获花珀、植物珀、虫珀……它可以沉潜,可以保鲜,越过年代、空间,因为书中思考的事物有穿透时空的思想性、真理性。
“夜雨被风裹挟着,像有人蹑手蹑脚在青瓦上赶路。我们不眠的内心,像是急于向它交出一件东西。”
诗人写下一句话,仿佛是铺洒了语言的新芽,生长出了无数句话。
这些深埋在生活矿藏中的哲理,诗人掘开了呈现给读者,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进驻灵魂的过程,用语言影响思想,继而影响人的身体力行。
“天翻地覆,露水不动。如果没有这滴露水,天翻地覆即是假的。此露为核,统摄幻觉。此露为真,无誉无毁。”
翁同龢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正是“天翻地覆,露水不动”的美与气魄。这句语言的美是大于它要表达的气魄的。读到这句话,我突然羞愧起来,也坚强起来。愧于从前没有露水的镇静,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困难,就滴下眼泪。想起了一位朋友送给我的话:“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无誉无毁的露珠,似乎已经有了超于钻石的能量。
有时我想,人为什么要读文学,拥有知识,拥有证书不是能够更快地获取生存技能吗?文学是温润的白开水,它不会在短期里教会我们什么,但是它滋养着我们的心性,告诉我们更深刻的道理。它不冰冷,也不滚烫,它是一种刚刚好的抵达。无论是倒好这杯温开水的人,还是喝下去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够在千里之外相互契合。我更相信一个作家在苦难时创作的作品,总要比他春风得意时的作品要好。低处为王,高时看低,低时不慌,因为低沉之后,手中的风筝才能有空间乘风而起。
作为作家和诗人是需要深刻的,这样才能带来隽永的作品。作家的责任是很重的,分量也是很重的,是时代的引路人,光明使者。读《黑池坝笔记》,是与思想者同行,读懂了这部书,也就读懂了人生。于我来说,每天阅读一两页就够了,需要慢慢消化。也许今天我忙着工作和生活,等我想不通的时候,就翻开它,阅读几页,我的生活又被点燃了,不安的心可以沉淀浑浊,空明澄澈。
陈先发的文化随笔著作《黑池坝笔记》作为跨界写作的奇异创获,当代诗学的珍稀探索,句句生莲,字字生香。这座栖身心灵的琥珀墙坝,召唤着真正的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