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发展特点

一、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算力成为主要动力

从基础设施侧看,我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快部署,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25%,位居全球第二,存储能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在当前的算力规模中,有超过20%的算力是智能算力。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投入运营、在建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达23个,其中上海成为首个智算超算双中心。从人工智能服务器产业链看,浪潮、联想、新华三等国内厂商的产品已经占到全球市场30%以上的份额;支撑服务器的基础软件环节,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操作系统,也都基于开源自主研发;数据库方面,集中式数据库国外品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国内外的分布式数据库规模已经基本相当。

二、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算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已形成体系较完整、规模体量庞大、创新活跃的计算产业,计算产业规模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20%,规模以上企业达2300余家,整机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形成覆盖底层软硬件、整机系统及应用的产业生态,涌现一批先进计算技术创新成果,计算芯片、计算系统、计算软件等持续取得突破,新兴计算平台和系统加速创新,前沿计算技术多点突破。

三、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赋能效益日益显现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能力稳步提升,省际出口带宽扩容力度不断加大,5G 网络建设持续推进,算网协同体系快速发展。算力投资继续扩大,“东数西算”工程带动西部地区投资力度明显增强。数据产量快速增长,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消费市场和行业应用算力需求增长迅猛,互联网依然是最大的算力需求行业,算力消耗占比近50%,电信、金融是算力应用较大的传统行业,制造业算力需求有较大提升潜力。

四、算力助推经济增长,各地加快发展步伐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算力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近30%,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在算力驱动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其规模有望超过60万亿元,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算力发展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位于第一梯队。中西部核心省份算力发展日益崛起,但目前仍面临技术产业薄弱、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算力需求少等问题。

五、创新算力技术不断涌现,加速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基石,呈现形式多样化、智能化、服务场景化等发展趋势。面对人工智能、数字文旅、元宇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各种创新算力技术应运而生,逐渐在各行各业彰显创新技术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关注到。创新算力在诸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垂直领域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与传统算力相比具有高并行算力、高能效比、高性价比的优势,成为新一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算力,大幅提升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六、人工智能热潮催生算力需求爆发

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力、数据(算据)和算法,而算力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石。对于任何一个AI模型而言,算力就意味着时间、效率、金钱乃至“生命”。越是强大的模型,就越要匹配强大的算力来完成训练。大模型发展的背后是庞大的算力支撑,而AI模型对于算力的巨大需求,反过来也推动了芯片产业的高速发展。据OpenAI测算,自2012年开始,全球AI训练所用的计算量呈现指数增长,平均每3.43个月便会翻一倍。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人工智能算力规模达到每秒268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