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泛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儒门事亲》选读

《儒门事亲》由金代著名医学家张从正所著,三卷成书于南宋邵定元年(1228年),历时三稔撰成十四卷本,正式刊行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

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人。张从正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又尊儒学,20岁始便行医济世,40岁已成为一方名医。曾受召补太医之职,因其性格豪放豁达,不屑于向权贵卑躬屈膝,故辞官隐世,常居寺庙,受道学影响。本书其中许多内容为其隐世时所作。

全书共十五卷,前三卷为其命名本,为张子和亲自书写,其余诸卷为其门人整理,内容包括子和讲学、临床医案及所用方剂,还汇集了大量古人验方,集中体现了张从正及其门人的学术思想。其中,刘河间《三消论》由其传人麻知己收录,反映了张氏之学与刘氏之学的学术渊源。

全书体裁丰富,涉猎广泛,囊括了说、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诀等叙述体裁类型。观本书主要学术成就,一为系统论述病因发病学观点;二为丰富的临床验案及创新。张氏认为,人体发病皆由邪气所致,故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他根据人体上、中、下三部感邪不同,将病邪分为“天邪、地邪、人邪”,分别以“汗、吐、下”三法攻之,因势利导,使邪祛正安。他根据对病邪感悟,将诸药及治法统于三法之中,有“发散者归于汗,涌者归于吐,泄者归于下,渗为解表归于汗,泄为利小便归于下”等论述,又将引涎、追泪、喷嚏等属上行之法归于吐法,把针、灸、蒸、熏、按摩等属下行之法归于汗法,把催生、下乳、通经、逐水、泄气等属下行之法归于下法,可见其运用的三法远超《伤寒论》所创之三法,突破了六经辨证论治规律。张氏还主张食补养生,治病用药攻,中病即止,反对滥补,反映其攻邪存正的辨证思维。诸论及医案中,不少运用《内经》《难经》,涉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还包括急救、取咽中异物、心理治疗等内容,取材广泛,有所创新,造诣深厚。

张氏医理之精妙独到,医术之精湛高明,医德之精诚至善,对后世中医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位于金元四大家之列,自成“攻邪派”,为金元时期医学门户分立奠定了基础,其尊古而不泥古之作风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当为我辈中医人之典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

【原文】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良工[1]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粗工[2]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谬工[3]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自不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知觉。夫粗工之与谬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呜呼!世无真实,谁能别之?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4],所以该治病之法也,庶几[5]来者有所凭借耳。

【注释】

[1]良工: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

[2]粗工:医道粗疏的医生。

[3]谬工:指不懂医理的医生。

[4]诠:解释;诠解。

[5]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按语】本段论述了虚实治疗中不同医师的做法:“‘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知觉。”表现出了人们对于虚实治疗原则的误解,最后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人们可以对虚实治疗有更好的认识。

【原文】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1]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及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世间如此妄人,何其多也!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2]而不可制矣。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其余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今予论吐、汗、下三法,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况予所论之法,识练日久,至精至熟,有得无失,所以敢为来者言也。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水、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内经》散论诸病,非一状也;流言治法,非一阶也。《至真要大论》等数篇言运气所生诸病,各断以酸、苦、甘、辛、咸、淡以总括之。其言补,时见一二;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如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若此之补,乃所以发腠理、致津液、通血气。至其统论诸药,则曰:辛、甘、淡三味为阳,酸、苦、咸三味为阴。辛、甘发散,淡渗泄,酸、苦、咸涌泄。发散者归于汗,涌者归于吐,泄者归于下。渗为解表,归于汗;泄为利小溲[3],归于下。殊不言补。乃知圣人止有三法,无第四法也。

【注释】

[1]素:平素;一向。

[2]骛:快;急速。

[3]小溲:小便;撒尿。

【按语】作者先指出疾病本来并非人向来都有的,或由内生,或自外而入,皆由邪气加身引起,故治疗的时候可以攻邪之法。接着论及天、地、人三邪发病的病因、病位和症状表现,进一步分析《内经》所言补法实为汗、吐、下之攻法也。

二、凡在上皆可吐式十四

【原文】夫吐者,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说者多矣。然自胸已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仲景之言曰:大法春宜吐。盖春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亦在上,故宜吐也。涌吐之药,或丸或散,中病则止,不必尽剂,过则伤人。然则四时有急吐者,不必直待春时也。但仲景言其大法耳。今人不得此法,遂废而不行。试以名方所记者略数之。如仲景《伤寒论》中,以葱根白豆豉汤,以吐头痛;栀子厚朴汤,以吐懊[1];瓜蒂散,以吐伤寒六七日,因下后腹满无汗而喘者。如此三方,岂有杀人者乎?何今议予好涌者多也?又如孙氏《千金方》风论中数方,往往皆效。近代《本事方》中,稀涎散,吐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2]。《万全方》以郁金散吐头痛、眩运、头风、恶心、沐浴风。近代《普济方》以吐风散、追风散吐口噤不开、不省人事;以皂角散吐涎潮。《总录》方中,以常山散吐疟。孙尚方以三圣散吐发狂;神验方吐舌不正。《补亡篇》以远志去心,春分前服之,预吐瘟疫。此皆前人所用之药也,皆有效者,何今之议予好涌者多也!

【注释】

[1]懊:烦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

[2]神守:精神内聚。《宋书·南郡王义宣传》:“义宣惛垫,无复神守。”

【按语】作者引《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方》等做著作中所载吐法治方药及其应用实证,列举分析证明善用吐法也可以治病,并且效果显著。

三、凡在表皆可汗式十五

【原文】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圣人之《刺热》五十九刺,为无药而设也,皆所以开玄府而逐邪气,与汗同。然不若以药发之,使一毛一窍,无不启发之为速也。然发汗亦有数种。世俗止知惟温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亦能汗也,亦有熏渍[1]而为汗者,亦有导引而为汗者。如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五积散、败毒散,皆发汗甚热之药也。如升麻汤、葛根汤、解肌汤、逼毒散,皆辛温之药也。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饮子,苦寒之药也。如通圣散、双解散、当归散子,皆辛凉之药也。故外热内寒宜辛温,外寒内热宜辛凉。平准所谓导引而汗者,华元化之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使汗出如敷粉,百疾皆愈。所谓熏渍而汗者,如张苗治陈廪丘,烧地布桃叶蒸之,大汗立愈。又如许胤宗治许太后感风不能言,作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如其言,遂愈能言。此皆前人用之有验者。

以《本草》校之,荆芥、香白芷、陈皮、半夏、细辛、苍术,其辛而温者乎;蜀椒、胡椒、茱萸、大蒜,其辛而大热者乎;生姜,其辛而微温者乎;天麻、葱白,其辛而平者乎;青皮、薄荷,其辛苦而温者乎;防己、秦艽,其辛而且苦者乎;麻黄、人参、大枣,其甘而温者乎;葛根、赤茯苓,其甘而平者乎;桑白皮,其甘而寒者乎;防风、当归,其甘辛而温者乎;附子,其甘辛而大热者乎;官桂、桂枝,其甘辛而大热者乎;浓朴,其苦而温者乎;桔梗,其苦而微温者乎;黄芩、知母、枳实、地骨皮,其苦而寒者乎;前胡、柴胡,其苦而微寒者乎;羌活,其苦辛而微温者乎;升麻,其苦甘且平者乎;芍药,其酸而微寒者乎;浮萍,其辛酸而寒者乎。凡此四十味,皆发散之属也。

惟不善择者,当寒而反热,当热而反寒,此病之所以变也。仲景曰:大法春夏宜汗。春夏阳气在外,人气亦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宜发汗。然仲景举其略耳。设若秋冬得春夏之病,当不发汗乎?但春夏易汗而秋冬难耳。凡发汗欲周身[2]然,不欲如水淋漓,欲令手足俱周遍,汗出一二时为佳。若汗暴出,邪气多不出,则当重发汗,则使人亡阳。凡发汗中病则止,不必尽剂。要在剂当,不欲过也。此虽仲景调理伤寒之法,至于杂病,复何异哉?且如伤寒麻黄之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之类,为表虚而设也;承气汤,为阴虚而设也;四逆汤,为阳虚而设也。表里俱实者,所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表里俱虚者,所谓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也。所谓阳为表而阴为里也,如表虚亡阳,发汗则死。发汗之法,辨阴阳,别表里,定虚实,然后汗之,随治随应。

【注释】

[1]熏渍:指熏染浸渍。

[2](zhízhí):出汗的样子:“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

【按语】本部分作者阐释春夏宜汗,秋冬得春夏之病亦可发汗;发汗可用药也可用其他的非药物疗法;发汗药性可温热也可寒凉;只要“辨阴阳,别表里,定虚实,然后汗之,随治随应”即可,拓展了对汗法的认识。

四、凡在下皆可下式十六

【原文】下之攻病,人亦所恶闻也。然积聚陈于中,留结寒热于内,留之则是耶?逐之则是耶?《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止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然俗不信下之为补者,盖庸工妄[1]投下药,当寒反热,当热反寒,未见微功,转成大害,使聪明之士,亦复不信者此也。

所以谓寒药下者,调胃承气汤,泄热之上药也;大、小、桃仁承气,次也;陷胸汤,又其次也;大柴胡,又其次也。以凉药下者,八正散,泄热兼利小溲;洗心散,抽热兼治头目;黄连解毒散,治内外上下蓄热而不泄者;四物汤,凉血而行经者也;神芎丸,解上下蓄热而泄者也。以温药而下者,无忧散,下诸积之上药也;十枣汤,下诸水之上药也。以热药下者,煮黄丸、缠金丸之类也,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2],不必尽剂,过而生愆[3]

【注释】

[1]妄:随意。

[2]中病即止:攻伐之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使用过多,一般见效即停,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愆:过分;过度。

【按语】本部分第一段阐释“陈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攻即为补,第二段详细介绍了各类攻下药的药性及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