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选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南宋陈言著,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年)。
陈言(约1121—1190年),字无择,号鹤西道人,青田(今浙江景宁)人。其聪敏好学,精于方脉,治病多效;长于医理,善执简驭繁,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归纳病因为内、外、不内外三因,并据此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从因辨证,详列主治,选集方剂,于淳熙元年(1174年)撰成《三因极一病源方粹》(简称《三因方》),又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志》改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金匮要略》的三因说法大加发挥,文辞典雅,理致深蕴,后世医家多受其影响。全书共十八卷,分一百八十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内科为详论,占十二卷篇幅。
陈氏强调临证施治必须详审三因之所在,并认为审因论治是疗效优劣的关键,这在中医病因病理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提出,且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基础上发展了病因病理学理论,奠定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基础。
一、论三因
【原文】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脏六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伤六淫;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病诊既成,须寻所自,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经》不云乎,治之极于二者因得之,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经,以从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金匮》有言,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以此详之,病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淫情交错,推其深浅,断其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证,随因施治,药石针艾,无施不可。
【按语】《三因方》中所论三因是对《金匮要略》中三因说法的大加发挥,其以天人表里立论,以邪从外来、内生分内外;外因为感受六淫邪气,内因为七情所伤,不内外因为饮食、房室、跌仆、金刃所伤,并明确指出了不同病因有好犯人体不同部位和传变趋向、规律不同的特点,从而使病因学的分类更加具体,更趋于合理。现代中医对病因的分类,仍然基本沿用此法。
二、论临证心得
【原文】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故因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故《经》曰:有是脉而无是诊者,非也。究明三因,内外不滥,参同脉证,尽善尽美。
凡学脉,须先识七表八里九道名体证状,了然分别,然后以关前一分应动相类,分别内外及不内外。又须知二十四脉,以四脉为宗,所谓浮沉迟数,分风寒暑湿,虚实冷热,交结诸脉,随部说证,不亦乎。
凡审病,须先识名,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脏腑虚实,五劳六极,皆内所因;其如金疮踒折,虎狼毒虫,涉不内外。更有三因备具,各有其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不可不备。
凡学审证,须知外病自经络入,随六经所出,井营输源经合各有穴道,起没流传,不可不别。内病自五脏郁发,证候各有部分,溢出诸脉,各有去处。所谓上竟上,头项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腹肚腰足中事也。
凡用药,须熟读本草,广看方书,雷公炮炙,随方过制,汗下补吐,轻重涩滑,燥润等性,量病浅深,饮服多寡,五德五味,七情八反,升合分两,朝代不同,一一备学,将欲对治,须识前后。故《经》曰:先去新病,病当在后。
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反约乎。
凡学医,既明五科,每科须识其要。脉有浮沉迟数,病有风劳气冷,证有虚实寒热,治有汗下补吐,若于三因推明,外曰寒热风湿,内曰喜怒忧思,不内外曰劳逸作强,各有证候,详而推之,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按语】此段从学医、学脉、审病、审证、用药、治病等方面一一详述,为后世学医者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