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瘀良药数红花
红花,又称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主产于新疆、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山东等地,近年来尤以新疆所产质量最佳、产量最大,夏季花瓣由黄转红时采摘。晋代张华《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来自丝绸之路的物产之一。早期红花是用作染料的,后来才用于医药。
东汉著名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妇人杂病篇”中载有红蓝花酒,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是红花用于治病的最早记载。其后,历代本草医籍对红花均有记载,且多用于妇科血证,如唐代《新修本草》载治“产后诸疾”;宋代《开宝重定本草》载“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红花的主治功能有详细的记载。
中医学认为,红花的功能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等,为行血、和血之要药。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陈嘉谟《本草蒙筌》载:“多用则破血通经,酒煮方妙;少用则入心养血,水煎却宜。”故临床上凡因瘀滞所致血气不和、经络不利诸症,皆可应用。用于妇女血瘀经闭、痛经,红花可配桃仁、当归、川芎等,共奏活血通经之效,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治妇女滞产或产后胞衣不下,急用红花酒煮浓汁饮,并可与牛膝、川芎、当归配伍,方如《景岳全书》脱花煎。治产后瘀滞腹痛,或血晕、血崩,可与干荷叶、蒲黄、当归等同用。用于血瘀气滞所致胸痹心痛,多与赤芍、丹参、瓜蒌等同用,以宣痹活血止痛。若肝失条达,血瘀气滞所致胁肋疼痛,可配柴胡、白芍等疏肝止痛。寒凝血瘀之胃脘疼痛,痛有定处,遇寒痛甚者,可与丁香、木香、五灵脂等合用,以温中理气、活血止痛。
治癥瘕积聚,可配当归、穿山甲、牡蛎,以活血祛瘀、软坚消癥。治中风偏瘫、肢体不遂属气虚血瘀者,可配黄芪、当归等益气活血通络,如《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治跌打损伤、瘀肿作痛,配川芎、乳香等,可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如《外科大成》活血止痛汤。治热郁血瘀而斑疹色暗者,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之当归、紫草、大青叶等,方如《麻科活人全书》当归红花饮。
此外,红花还可治疗虫类药中毒。据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红花项下载:“凡虫药之毒,必伤血分,此药能行血,血活则毒可解。”可见,红花不只是应用于妇科的血瘀证,对于心、肝、胃等部位的血瘀证及跌打损伤、中风偏瘫、癥瘕积聚、斑疹等都可治疗,红花的确是治疗血瘀证的首选药物之一。可见,中医学对红花功能的认识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为行血、和血之要药,临床主要用于妇女血瘀所致经闭、痛经等症。
其实,红花的药用价值远不止这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有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还有显著的抗凝血、降血脂、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提高小白鼠耐缺氧能力等作用,这从药理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红花的活血化瘀作用。
红花除了传统的汤剂应用外,近年来又有了许多新的剂型问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85年版收载的跌打活血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收载的当归跌打丸、北京市卫生局《制剂手册》(1978年版)收载的红花注射液等,都是以红花为主药的。这些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之偏瘫、跌打损伤、慢性肌肉劳损、突发性耳聋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现代研究显示,红花在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一)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红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红花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②红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对抗作用。③红花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红花注射液可使紧张性增高的血管呈现血管扩张作用。④降血压作用,红花煎剂、水提液及红花黄色素对麻醉犬、猫或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⑤改善微循环作用,红花黄色素及粗提物有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加和血细胞聚集程度减轻。⑥红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有抗凝血作用。
2.降血脂作用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报道认为,红花油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口服红花油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非酯化脂肪酸水平,并可降低大白鼠血清胆固醇。实验证明红花油对某些动物不但能使其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还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消退。
红花油是已知植物油中含亚油酸最高的油脂。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要从食物中摄取。它的主要作用:在降低对人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可使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有利。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析出胆固醇,而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的增厚、弹性下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即血管硬化,引起冠心病、中风、偏瘫等疾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仅不易析出胆固醇,还能清除血管壁上沉积的胆固醇,送回肝脏分解。
亚油酸又是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原料,具有扩张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具有软化血管、增加血液循环、预防衰老和调节内分泌等作用。
3.增强耐疲劳、耐缺血缺氧能力
红花黄色素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白鼠的游泳时间。红花煎剂、乙醇提取液或红花黄色素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小白鼠常压及减压时缺氧时间,延长异丙肾上腺素增加耗氧量小白鼠的减压时缺氧时间,还能延长亚硝酸钠中毒致组织缺氧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此外,红花还有增强免疫力、镇痛、抗炎、镇静、抗惊厥的作用。
(二)临床应用
大量的临床应用也表明,红花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1.冠心病
单用红花或用红花为主药制成汤药治疗冠心病有显著疗效。有人用红花配伍三七、丹参、川芎等水煎服,治疗245例,症状缓解率达91.2%;亦有人用此观察治疗冠心病600例,总有效率达83%。用红花注射液肌注、静注或静滴观察治疗冠心病100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4.72%,心绞痛改善有效率80.7%。
另有用红花、郁金、丹参、瓜蒌,经煎熬成流浸膏再烘干研碎后压成片剂,每次10片,日服3次,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90%以上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初步证明其对轻度、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并具有如下特点:①疗效出现较快。②服药期间疗效较稳定。③对合并有第一期和第二期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效。服药期间几乎无副作用。
2.脑血栓
用50%红花注射液15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37例,总有效率94.2%,与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2%)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轻、中度的脑血栓患者效果更好。
3.脑动脉硬化症
用10%红花注射液加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进行穴位(风府、哑门、风池)注射,每穴注射1mL,3天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天再进行第2疗程。共观察治疗110例,其中随访60例,总有效率达96.6%。
4.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之偏瘫
用50%红花注射液15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10天,观察治疗25例,其中重度偏瘫14例,中度6例,轻度5例。结果显效6例,进步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此外,红花还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可见,红花的确不愧有“心脑血管保护神”的美称!
红花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剂型品种很多,除了常用的红花注射液、红花(及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汤剂、口服液外,最近还有提取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红花素”酿制而成的红花酒,从红花种子中榨取的红花籽油和红花油软胶囊等,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开水冲泡红花当茶饮用。
[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9月29日,第7版;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12月27日,第7版;家庭中医药,2007,15(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