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孕期保健
中医学认为,女性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聚于冲任,以养胎元,故母体阴血不足,气盛易偏,容易出现气机逆乱的症状。譬如,妊娠早期,孕母最常见的有肝气太过,横逆犯脾,气逆上冲,可见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口味偏嗜。肝应酸味,故孕妇通常喜酸味食物。气有余便是火,故孕妇体质容易偏热,有“产前一盆火”的特点。根据母体的体质特点,适当运用中医药进行孕期保健,以缓解或改善孕妇在妊娠早期的不适症状,提高孕期的生活质量,使其心情愉快,孕至足月,顺利分娩。
孕期保健
此外,中医非常重视胎教和优生优育。所谓“孕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一有偏倚,即至子疾”,胎儿在胞宫里仰赖于母体的气血滋养而生长发育,与母体的气血、情志是一脉相通的,孕母在起居、性情、饮食、用药等方面对胎儿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注重孕期保健,趋利避害,使孕妇气血旺盛,心情愉悦,可保胎元完固。
1.起居有常
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孕妇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循时序,适寒温。六淫之邪,避之有时,人多嘈杂之地,宜少踏足。衣着宜宽松舒适,勿紧胸、束腰、缚腿,以免阻碍气血运行。日常生活作息有常,劳逸有度,动静结合。避免久坐久卧,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一些安全的锻炼项目,如孕妇体操、瑜伽、游泳、散步、跳舞等,帮助孕妇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增加腹部肌肉力量,为顺利分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孕妇也要注意避免久行久立、负重、攀高涉险,以及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触动胎气,导致早产。
2.饮食调理
中医学认为,妇人受胎后,调理饮食至为重要。口味常清淡,烹饪宜精熟,营养丰富均衡,且易于消化,食物要多元化,尽量避免膏粱厚味、煎炙辛辣和偏嗜偏食。多吃新鲜蔬果,使大便通畅。勿寒凉伐胃,但也不宜过于温补,常得清纯和平之气,否则易致胎动、胎热、胎动不安,甚至流产。
3.调畅情志
孕期七情太过,如喜怒无常、忧思过度等,可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和气血逆乱,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而且有碍胎儿的正常发育。中医历来讲究精神调摄,要求孕妇清心养性,品行端正。据西汉贾谊《新书·胎教》中记载,3000多年前周武王妃怀着文王时就“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并认为这就是胎教。孕妇“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令五脏安和,气血顺调,促使胎儿正常发育,为其将来的性格打好基础。
4.谨慎房事
在长达9个多月的孕期里,夫妇俩难免会“为爱鼓掌”。房事过频过剧,可耗损肾精,扰动胎气,故妊娠期间宜谨慎房事。尤其在孕期的前3个月里,应尽量避免性生活,有过先兆流产的女性应禁止性生活。
5.合理用药
孕妇原来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控制治疗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测服用,切勿认为所有药物都会影响胎儿健康就擅自停药、减药,母体病情不稳定或复发,对胎儿的健康威胁可能更大。此外,孕妇患感冒等疾病,需检查和服用药物治疗的,也应提前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医嘱服用。认为中药材无毒副作用就随意服用的是一个认知误区,凡有峻下、逐瘀、破气、滑利、芳香走窍功效及有毒的中药,应列入孕妇使用药物的黑名单。
6.按时产检
产检是根据胎儿和孕妇的不同生理阶段制订的检查方案,可连续观察胎儿在宫内发育是否正常,以及孕妇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情况等,及时发现胎儿的病变和孕妇妊娠并发症,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