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现场环境评估
现场环境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突发事件现场所有人员的生命,并影响救治质量。因此,第一目击者应先排险后再救护,只有有效确保营救人员的安全,才能有效营救遇险人员。
第一,应用视觉、听觉、嗅觉评估现场环境有无持续危险因素存在。
地震现场应评估包括是否有余震或引起倒塌、塌方、火灾、爆炸等二次损伤,坠落的电线是否带电等;应迅速离开通风不良的现场,避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等;分辨现场是否存在化学性污染、毒气等,防止毒性气体吸入体内。交通事故现场应先设置道路障碍并警示后才能施救。如现场高危因素仍存在,请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员伤害,并立即拨打120、110、119等紧急电话。
第二,确认现场周围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等地理条件,现场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三,确认现场的范围及规模,包括人员伤亡的数量和程度,公共设施及环境破坏程度,需要何种支援,可能采取的救援行动。
第四,必须选择好进入、撤出现场的路径,保证现场救援顺利进行。
第五,熟习国际通用环境安全预警哨音。
1.连续三声短促哨音,提示环境危险并立即撤离现场。
2.一声长哨音(3秒钟),提示环境危险,放下手中工作,保持安静。
3.一声长哨、一声短哨,提示环境危险解除,恢复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