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2 18:34:47
封面
版权信息
《地震灾害疾病中医药防治手册》编委会
前言
第一部分 地震灾害后的中医急救与疾病预防
第一章 地震灾后创伤急救概述
一、第一目击者创伤救治原则
二、现场环境评估
三、检伤分类及处置
四、避免二次损伤
五、常用中药的采集与主治功效
第二章 包扎止血与固定转运
一、止血包扎
二、固定
三、搬运
第三章 地震灾后疾病的预防
一、躲避余震及被困自救
二、地震灾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三、地震灾害后血吸虫等生物媒介传染病的预防
四、合理饮食起居,预防胃肠疾病及外感疾病
五、食疗预防地震灾后常见疾病
六、针灸推拿预防地震灾害后疾病
第二部分 地震灾害后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章 地震灾后危重症
第一节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
第二节 创伤性脑病
第三节 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第四节 挤压综合征
第五节 休克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五章 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骨折
第二节 脱位
第三节 软组织损伤
第六章 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类疾病
第一节 创面感染
第二节 创面愈合困难
第七章 出血类疾病
第一节 急性出血
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出血
第八章 疼痛类疾病
第一节 创伤后头面部疼痛
第二节 创伤后胸背部疼痛
第三节 创伤后腰痛
第四节 创伤后四肢疼痛
第九章 咳喘类疾病
第一节 创伤后血气胸
第二节 肺炎
第十章 发热类疾病
第一节 普通感冒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第三节 急乳蛾
第十一章 吐泻类疾病
第一节 食物中毒
第二节 痢疾
第三节 泄泻
第十二章 皮肤疮疡类疾病
第一节 湿疮
第二节 黄水疮
第三节 土风疮
第十三章 眼科类疾病
第一节 天行赤眼(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第二节 辐射伤目(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光损伤)
第十四章 小儿类疾病
第一节 小儿感冒
第二节 小儿肺炎喘嗽
第三节 小儿呕吐
第四节 小儿泄泻
第五节 小儿惊悸
第三部分 地震灾后情志病中医药治疗
第十五章 地震灾害后常见情志疾病及中医辨证论治
第一节 一般应激综合反应
第二节 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节 抑郁状态
第四节 焦虑状态
第五节 失眠症
第十六章 地震灾害后常见情志疾病的中医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情志疗法
第二节 针灸治疗
第三节 运动疗法
第四节 音乐疗法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十七章 地震灾害后心理危机个体干预
第一节 灾害后心理危机个体干预的原则
第二节 常用的心理危机个体干预技术
第四部分 医籍备查
第十八章 古籍中关于地震灾害疾病的论述
一、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节选
二、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节选
三、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节选
四、清代唐宗海《医易通说》节选
五、清代唐宗海《血证论·跌打血》节选
六、清代王旭高《外科证治秘要》节选
七、清代赵竹泉《伤科大成》节选
八、清代廖平根据隋代巢元方著《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节选
第十九章 地震灾害疾病常用经典方剂
一、《太平圣惠方》清凉膏
二、《太平圣惠方》紫草膏
三、《兰台轨范》大活络丹
四、《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