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径](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04/50489704/b_50489704.jpg)
第一部分 能量(气火)的产生
第1课 君火
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中医基础这个课程。我们学习中医从哪里入手呢?无论你身体好还是不好,你的健康与否,取决于什么呢?人为什么会生病?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去跑步吹到风了,天气变化了,有的人感冒,有的人没感冒,什么原因?通俗讲就是能量。这个人能量足,他就不会生病,能量低下就会生病。
比如同样的节气,家里的老人就很容易感冒,什么原因?能量低了。在人体用什么来表示能量呢?中医的象都是从自然界或者社会来取象的,一个国家谁的权力最大?古代是皇帝,对不对?中医的能量很简单,用火来表示,火就是能量。
中医说的能量,在人身上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君火,代表皇帝。但只有君火还不行,除了皇帝,还要有个宰相,宰相的能量也很大,所以人身上有两种能量,一个皇帝(君),一个宰相(相)。用我们中医的学名来表示,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这个学中医一定要知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FC729/29737928307631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1.jpg?sign=1739916410-kXkjYd4PLoW7yO7ZRScV1ToswWZDcbzQ-0-a3422b12109834916512ce6db1de3660)
怎么去理解君火、相火呢?我们用几节课来讲述这个问题。
先讲君火——皇帝。任何中医的象都取象于自然,病象也好,健康的象也好,如果在自然界找不到象,你对它的认识就不深刻;如果能找出这个象,你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也简单些。
自然界到春天以后,是不是万物生发?有没有想过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到春天以后,庄稼就自然往上长,花草都开始往上长,那肯定有能量在推动它,是什么能量呢?
从立春开始,也就是正月开始,春风拂面,万物生发,冰河解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开始慢慢发生了。我们只是看到这个象,但是没有去思考这个能量是哪里来的。从立春开始,自然界天地开始交合。天地交合,就会释放出来能量。自然界有这股能量以后,就会万物生发,能量是这么来的。
立春→天地交合→万物生
正月叫泰卦,你不了解《易经》或者了解得少,不要紧。上面是地,是坤卦,下面是乾卦,正好是地气下降,天气上升,天地交合,天地交合叫泰卦(图1-1)。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天地交合就有能量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FC729/29737928307631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2.jpg?sign=1739916410-xNhYHCLfGVfPbp23uei2iv0tsBXkCzbX-0-9db5bf8596680523c1bbe5014e263633)
图1-1 泰卦
《道德经》开头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一生二,二是什么?二是阴阳。从自然界的象来说,阴阳就是天和地,就是开天辟地了,也就是说阴阳本来是一家,是后来分开了,分成互相对立的两面。
学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要给大家先强调一下,我们要追求的一定是“阴阳和合”的状态。任何事物,只要和合了,能量就是巨大的。为什么呢?因为和合后,便归于“一”的状态了,就是本来是一家的,它释放出两家来,和合就是归一。我会详细讲很多这种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说中医是阴阳平衡的,是不太究竟的,应该讲阴阳和合。
现在的问题,人的健康问题也好,社会问题也好,很多是阴阳不和合造成的,我们不应该把阴阳看成是对立的。如果把阴阳看成是和合的,它就会像天地交合一样,一和谐就有能量了。所以说,为什么讲和谐社会,为什么要讲和合,就是它要有能量。一讲平衡,就不太究竟,因为里面就有斗争在。其实我们中医不讲斗争,这个一定要知道。
我们春节写春联常说三羊开泰,其实这个“羊”就是“阳”,只是取个谐音,三阳开泰正好是三阴三阳,阴阳平衡,而且阳气有一股向上的生发之力,因此很有生命力。无论是人体健康,还是养生,或是调理疾病,都要让人达到这种地天泰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最健康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我们喜欢说“安泰”,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家想想这个泰,什么状况才会泰?泰要有什么基础?泰的基础就是能量。国泰民安,一个国家没有能量,就是没有实力,能安泰吗?不可能的。一个人没有能量或能量很低下,也就是说体质很差,你能健康吗?不可能的。
所以说泰的基础就是要有能量,很好理解吧,可见中医不复杂,很简单。能量是基础,能量的基础就是阴阳和合,只要阴阳和合了,就是二归一了,也就有了巨大的能量。在自然界是地天泰,是正月,那在人身上,是不是一样的呢?人和自然界其实是一样的,在人身上代表阴阳的两个重要脏器,是哪两个呢?代表阳气的器官是心,代表阴的、水的器官,就是肾,所以要心肾相交。
说到这里,很多问题你都可以去思考,中医是一种内求理论,向内求解,不是往外求的。这些年物质发展了,生活改善了,我们逐渐由内求转为外求,现在越外求,病越多。虽然以前生活条件没那么好,但是人的疾病很少。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就靠心肾相交。心是总统,是皇帝,心火要下潜到肾中去。肾里面是水,这个肾水,你可以想象一个锅,锅里有水,锅底下有火,火一加热这个锅,水就变成什么?变成气。气再化成什么?化成神。人的精、气、神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一个人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精气神,主要看心肾相交不相交。只要心肾相交,这个人就有精气神,就有生命力。这个神代表什么?代表生命力,也叫活力。(图1-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FC729/29737928307631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3.jpg?sign=1739916410-MPO427FfphjjDkpcRMK3ljEQA9xb3Zdg-0-fe628ae108f0dd480b6fbc79a23a0a0f)
图1-2 心肾相交示意图
那问题又来了,很多人说,有些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天天晚上不睡觉,看他们照样有精神。这种精神好不好?不好!他们是靠什么?他们是靠这个火,熬夜火就没下去,火没下去,在上面支撑着他们。大家想这种状态能持久吗?不能持久。慢慢把这个火耗尽了,底下的肾水越来越寒了,这个人还会有活力吗?不会有活力。
所以那些整天熬夜的人,从中医角度看很可悲,时间长了肯定会生病的。因为人体这套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可循环的系统。心火下来以后是不会灭的,火把水蒸腾上去,蒸腾上去以后化成了神。我们下节课还要讲这个神,当你收敛心神时,它还会化气,气还会化水,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可循环过程,但你天天晚上不睡觉,靠心火支撑着,那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不可长久的。你知道熬夜是什么状态吗?熬夜就是心肾不相交的状态。
所以,人体的能量来自心肾相交,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君火,因为它使心火下降。
水化气、气化神,再神化气、气化水的过程中,会不会让下面的水太多了?不会。中医说这个火在水下面,这种火是永远保存着的,在《易经》中叫“水火既济”。在《易经》先天八卦里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它无非就是讲和合,就是说它们本来是一体的,“水火不相射”是说水火本来是一家,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说我们不要单从字面上去理解。为什么山泽通气?山和水怎么通气呢?其实你要理解它本身是一家,先天八卦就对应我们中医六经的三阴部分,也就是宇宙的本体,本来就是一家,只是一分为二了。
这就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后面还会讲到脾胃。为什么人吃得少,也会有精神?这用中医理论能讲得通,所以说学中医真是一个方便法门,你会了解很多东西。
我们开始讲君火。
自然界的干旱,是因为太阳老在上面照着,在人体就是心肾不相交。人体心肾不相交的情况特别多,大家想想能有几种状况?
1.心火独亢
上火就像总不下雨,太阳总在上面照着,心肾不相交的这种情形,在中医有个名词叫“心火独亢”。这种状态是不是很多?很多人总是上火,就是心火独亢。
从中医来说,真正上火的人是没有的。有时候你去看中医,医生会说,你有多大的火,就有多大的寒,为什么呢?医生说的那个寒,是你哪里寒?是肾水寒。你那个“火”只要没下到肾里去,你火出来一分,肾水就寒一分。
所以说,刚开始心肾不交,会出现一些上火的症状,比如说长口疮、咽喉痛、口干舌燥、烦躁失眠。大家想想,这种状况能持久吗?不可能持久的。我们说上火也得治,有没有办法治呢?可以给大家说个简单的方法。因为我是搞经方的,所以我说的都是些经方。
大黄、黄连这两种药,张仲景说用开水泡一下,滚开的水一泡,闷个两三分钟,然后喝一下就行。为什么泡?为什么不煮一煮呢?我们中医讲“取其气清”。上火了,火不是都在上焦吗,取其气清,就是把你上焦的火清清就行了。你一煮,它味儿就重了,味重就往下泻了,大黄本身就泻。所以你看中医,它是很严谨的,这个方子千万不要煮。
但是,我给大家说清楚,这个方子是不能常吃的,一个寒凉的药物一吃就吃上半个月,那是绝对不行的,最多吃两三天,就不要吃了。
学了中医以后要有这样的概念。你看看有没有寒凉的东西作为你的长期饮食,如果有的话,赶快改一下。因为我们中医认为人以阳气为本,所有寒凉的东西都不能长期食用。
这个季节(秋天,处暑节气以后),遇到咽喉痛、小孩鼻子容易出血,你都可以用这两味药,千万记住用开水一泡就喝。如果嫌味道不好,可以放点冰糖在里面让小孩去喝。鼻出血能好、口舌生疮也能治,很简单。
心肾不相交的最初阶段,就是心火独亢,也就是说这个火不往下走了,心与小肠相表里,如果是这个季节(秋季),也容易出现小便刺痛。一夜不睡觉后出现尿痛,上面这个方子就不能用了,用什么?用竹叶。煮点竹叶水,竹叶是清热利小便的,一喝小便就好了,这个季节很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所以秋天我们特别不提倡熬夜,因为秋天本身该降,如果心火不降很伤身。
2.阴虚火旺(干烧)
太阳在上面照时间久了会怎么样?上面的还很热,但把河边的水晒少了,这就是阴虚火旺。特别是秋天,我们选这个季节开课,就很对应这个情况。现在阴虚火旺的人就特别多,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到了秋天,本身就阴虚,如果这时候你工作忙,再不睡觉,会怎么样?
阴虚火旺,当然需要看医生,有一个方子你们可以知道一下,叫黄连阿胶汤,是这个季节用得最多的。黄连是清火的,阿胶是滋阴的,方子里面还有黄芩、白芍。睡不好怎么办?你就吃黄连阿胶汤。一般来说这个季节睡不好,常用黄连阿胶汤。昨天有个病人跟我说:“我最近太忙了,天天加班,半夜回家,想赶快睡一会儿,但就是睡不着,到四五点钟睡一会儿就该起床了,怎么办?”我给他开的黄连阿胶汤。今天早上他跟我说:“昨天吃完药,晚上好好睡了四五个小时,以前连一两个小时都睡不到。”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中药慢,我们学中医还要改变一个观点,中药不会慢。
3.上热下寒
心肾不相交还会有什么情况?上面太阳很大,火不下去,那底下的水就怎么着?下面水很冷,也就是上热下寒。中医都很通俗。
上热下寒这种情况太多了。女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来看病,她来看什么呢?她说:“医生啊,我老上火。”问她怎么知道自己上火的?她说:“你看我满脸长痘,上火了。”再问她的生活习惯,熬夜、整天吃冰的、爱喝冷饮,把脉一摸她的手,冰凉的。再问她,说从腰以下都像冰一样,再一问每个月月经一来,痛不欲生。这种情况太多了,就是上热下寒。可以说现在年轻人当中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都是生活习惯造成的病。
学了中医,你就会知道人人自医的重要性。现在有“人人皆医、自主健康”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什么叫人人皆医?就是你自己才是你自己的医生,没有人能够治你的病。
我们整天说医生是看不好病的,特别是在一些大病的治疗理念上,一个人病了老想着去外求,老想着依靠哪个“神医”、哪个秘方,其实是救不了的。
你想,佛陀还有四不治呢,其中就有因果改不了,业力不可改,说得多清楚,没有一点宗教成分,也没有一点虚假的东西在里面,说得都很现实。改不了,改的都是你自己,靠你自己,是不是?
所以上热下寒的情况,虽然一般需要医生开方子,但最终还是你要自己改变生活习惯。你如果每天还是照样熬夜,天天喝冰的,天天耗神,谁都救不了你。
几个年轻人跟我学中医,我说:“你们看,以后看病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为什么?你就看门口这个冷饮店,天天都排长队,病怎么会少呢?只会越来越多。”中医就喜欢看象、观象。社会也是象,自然也是象,你从这些象里面就能看出来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
4.阴阳两虚
这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如果时间久了会怎么样?你这个心脏的能量能无限地去释放吗?它能像太阳一样吗?不可能的。肾水那么寒,整天在消耗,而不用暖水去温它,会怎么样?最后会造成阴阳两虚。
最终的状态就是阴阳两虚,这种情况多不多?太多了。我们有一个方剂叫四逆汤,四逆汤里面有什么呢?有附子、干姜、甘草,就这三味药。以前《伤寒论》讲经方,这个方子是干什么的呢?属于中医的急救药。现在在临床上,它作为我们的保健用药,用得很普遍了,就是说现在阴阳两虚的人太多了。
如果只是成年人或老年人这种情况还好说,关键是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看到有小孩是这种阴阳两虚的状况。那是怎么造成的呢?生活习惯、饮食……这几十年有一个很重大的变化,知道是什么吗?空调、冰箱、电视……
我接触的很多学传统文化的病人后来都成了朋友,现在他们就很排斥这些东西,家里的电视、冰箱、空调全部清除。这样做好不好呢?我想起码对身体是有很大益处的。
比如,大人带小孩到一个商场去,小孩本身就容易出汗,在外面出一身汗,进到商场里去,一阵冷气过来,这时他可能没有感冒症状,但不代表没有寒邪进入体内,这是普通人察觉不到的。
中医不是用西医的标准来判断你感冒没感冒的。倪海厦老师说很多癌症他都是用治感冒的方法去治的,什么原因?就是身体里的寒邪,你虽然没有看到,但它却在你的体内存留下来,你可能只是感觉到今天有点不太舒服,比如脖子不舒服。刚才上课前一个人打电话来说:“我今天早上起来怎么忽然后背痛呢?”我说:“只有两个因素,或者你有心脏病,或者你昨天出汗受寒了。”他说:“那有可能是昨天跑步后就吹风扇,很可能就是出汗受风寒了。”
这种情况我们中医叫虚邪贼风,它肯定留存在你体内,如果长期这样积累,不把它排出来,这种寒邪在你体内会造成很多伤害,你看都看不见。
中医认为它会从一个气化层面发展到一个有形的层面。在气化层面,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中医可以判断,可以给你治疗,我们中医主要在这个层面上治疗。到了有形层面,比如说长肿瘤了,血脂高、血压高了,那是有形层面,西医可以给你检查出来。医生会说,你这个人怎么长东西了,你这人怎么血压高了、怎么血脂高了呀!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维度来看,是不是我们中医更先进一些?我们是在气化的无形层面就给你治疗,而西医是到了有形层面才给你治疗。如果所有的检查都很正常,西医会说你没病。
现在我们用四逆汤给小孩治病的时候太多了。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病人从小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用的时间久了,小孩身体就变得非常虚寒,我们就用四逆汤去给他治疗。特别是一些小孩,比如说长期腹泻、患过敏性鼻炎、长期湿疹,家长就很焦虑,总是给他用抗生素、激素。你可以看看周围的人,从小就开始用抗生素的,大多体质不太好。现在,家长都有些觉醒了,都不太愿意用抗生素了,都想采取中医的一些方法去治疗。但是生活习惯不改变,父母的思想认识不改变,你怎么去改善孩子的体质呢?
所以,我们讲君火如果不下行,就会出现这四种状况,是不是很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