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作痉,余同。

【校注】

①反恶寒者:《玉函》、《脉经》卷八第二、《病源》卷七《伤寒痉候》“反”上并有“而”字。《甲乙经》卷七第四无“反”字。吴谦曰:“‘反恶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痉病之条自知当恶寒也。”《太平圣惠方》卷十《治伤寒阴阳刚柔痉病诸方》此四字作“而不恶寒”;《伤寒总病论》卷三作“反不恶寒”。按:“反”字衍,以下“病者足热”条核之,当删。

②刚痓:《二注》《编注》《本义》《心典》《浅注》等皆作“痉”字。成无己曰:“‘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按:痉而名之曰刚,以表实有寒。“痓”应作“痉”,“痓”即“痉”之隶变,从“img”多变为“至”。《广韵·四十静》:“痉,风强病也。”《说文》无“痓”字。《说文·疒部》:“痉,强急也。”如以下“病者”之条证之,则痉病不仅强急,尚有身热足寒、头热面目赤、头摇、口噤、背反等症,但颈项强急为主症耳。曹家达曰:“风寒外薄,血热内作,正与邪争,故名刚痉。”

【白话解】

太阳病,出现发热、无汗、恶寒的,称作刚痓。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衍义】

是证亦出《伤寒论》中。注谓: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证,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即上条所引《内经》为表热兼湿内攻,大筋软短,小筋弛长之痉也。所谓柔痉者,非不强也,但刚痉强而有力,柔痉强而无力为异尔。

【校注】

①发热:《伤寒总病论》卷三作“微热”。

②而不恶寒:《甲乙经》卷七第四无“而”字。《病源》卷七、《太平圣惠方》卷十《治伤寒阴阳刚柔痉病方》“而”下无“不”字。《脉经》卷八第二“而不恶寒”细注曰:“一云恶寒。”按:“而”字是衍文,上刚痉恶寒,此柔痉不恶寒,上下对文。

③柔痓:成无己曰:“《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柔为筋柔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按:“痉”而名之“柔”,以表虚无寒也。曹家达曰:“汗出表疏,正气柔弱,不与邪争,故名柔痉。”

【白话解】

太阳病,出现发热、汗出,不恶寒的,称作柔痉。

(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衍义】

此条尝出《伤寒论》痉病篇。彼不言难治,于是成无己注其重感于湿,意殆以沉而细系寒湿之本脉,故不言其难治。设不因寒湿之邪,而沉细见于太阳发热之表病,则是阳病见阴脉,诚为难矣。若朱奉议以痉病脉尽沉迟弦细者,非也。如《脉经》云:脉沉细,名曰阳中之阴,少气,阴气不通为痉病发热者,殆与此无少异尔。

【校注】

①太阳病:《甲乙》卷七第四无“太阳”二字。

②脉沉而细者名曰痓:按:此条“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与后“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与痹异,而脉相同,此何以说?《注解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第四》成注:“太阳中风,重感于湿而名痓。”竟将“痉”“湿”混而同之。魏荔彤、徐彬亦均以寒湿释之,但本条文无湿证,凭脉增证,未免附会。

③为难治:喻昌曰:“以发热为太阳病,沉细为少阴脉,故难治也。难治初非不治,仲景治发热脉沉,原有麻黄附子细辛之法,正当比例用之。”

【白话解】

太阳病出现发热,脉象沉细的,是痉病,治疗上比较困难。

(四)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衍义】

成无己注《伤寒论》,谓发汗太多则亡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则筋脉紧急而成痉。虽然,发汗亡阳,阳亡寒起,致紧急而为痉固也,然发汗后为痉者,难以紧急概言。发汗必用辛热之剂,汗虽出,热不为汗解,反得辛热之剂以助之,热愈盛而拘挛其筋脉亦有之;又如《伤寒论》中有云: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不可发汗,发汗则成痉,身强难以屈伸。注云: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发汗则虚其表,热归经络,热甚风生,故身强直为痉。

【校注】

①发汗太多:汗出太多,则易伤津伤液,因肌肉失于濡养,以致项背强直。徐彬曰:“太阳病,果寒多,本宜发汗,太多则血伤不能荣筋而痉。”

【白话解】

太阳病,如果发汗太过,可导致痉病。

(五)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校注】

①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此谓误治亡阴,风邪所中,误下则津液下,本为痉,如再误汗伤阴加重其病,则上自目系,下至四肢,必感拘急。徐彬曰:“病属风,不宜下,下之则重伤其阴而痉;又发汗则阴阳两伤而拘急。”

【白话解】

风邪为患,误用下法就会导致痉病,若再复发其汗,必定会导致筋脉拘急。

(六)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衍义】

此条亦见《伤寒论》注,谓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自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愈虚、热愈盛,虚热生风,故变痉也。虽然,疮已,以其热从腠理开,汗出而散之可也。

【校注】

①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此所谓禁汗,须审证辨因而定,不可泥守。罗天益曰:“《经》曰:汗已则疮已(《素问·五常政大论》)。仲景言不可发汗,其理何也?予曰:此说乃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患疮肿作身疼痛,非外感寒邪而作疼痛,故戒以不可发汗。”(《卫生宝鉴》卷十三)吴谦曰:“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

②汗出则痓:吴鞠通曰:“盖以疮者血脉间病,心主血脉,血脉必虚而热,然后成疮;既成疮以后,疮脓又系血液所化,汗为心液,由血脉而达毛窍,再发汗以伤心液,不痉何待!”(《温病条辨》)

【白话解】

素患疮肿的病人,虽然出现表证身痛,也不可使用汗法,误汗后将会导致痉病。

(七)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

【衍义】

《伤寒》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手足亦搐搦。此者内夹寒湿,故头摇也;口噤者,寒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时而缓。若风寒相搏,则口噤而不时开。此者加之风湿,故卒口噤也;风寒客于足太阳,故筋脉拘急、头项强、背反张也。此证出《伤寒论》中,其衍文者,无发其汗以后二十五字。

【校注】

①颈项强急:《伤寒总病论》卷三作“头项强急”。《太平圣惠方》卷十《治伤寒阴阳刚柔痉病诸方》羚羊角方、牛黄散方引并作“头项强直”。

②目赤:《脉经》卷八第二、《注解伤寒论》卷二第四、《三因方》卷七、《伤寒总病论》并作“目脉赤”三字。

③独头动摇:《注解伤寒论》作“独头面摇”,细注:“一本无‘面’字。”据成注则当作“独头摇”。《病源》此四字作“摇头”二字。《脉经》“摇”下有“者,为痓”三字,细注曰:“论云:‘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十六字。”

④身热足寒……背反张:曹家达以“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为一节,为葛根汤证;“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为一节,为大承气汤证,分析较各注明确。

⑤若发其汗者:《玉函》卷二无“若发其汗者”以下六句。按:“若发”六句,与上文义不属,应分于下之“为欲解,脉如故”条。细核吴以“寒湿相得”意不甚明,而改“得”为“搏”,以“其脉如蛇”为邪退,均不甚合。丹波氏以“若发”以下十七字为湿病文错此。此可商。曹家达谓“发其汗”下当有衍文,似较窜移之说为是。

⑥相得:享和本作“相抟”。《直解》作“相搏”;宽保本曰:“‘得’一作‘搏’。”

⑦发:《脉经》此上有“痓病”二字。

⑧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按:本篇言痉病之脉,一曰“沉细”,一曰“沉迟”,沉极则“伏”,“如蛇”者,伏曲之象也。曹家达曰:“‘若发其汗,其脉如蛇’,承上‘时发其汗,面赤’以下言之,‘发其汗,其脉如蛇’,乃肝之真脏脉见,痉病脉本弦急,重以汗,则经脉益躁,一身之拘急可知矣。”成无己曰:“误汗逼令真阳脱入湿中,所以形容其脉如蛇也。言脱出之阳,本疾急亲上,轻矫若龙,为湿气所扭,则迟滞如蛇之象,尽力奔过,究竟不能奋发矣。此脉之至变。”

⑨浛浛:俞桥本、宽政本、吉野本、享和本、新刻本并作“沧沧”。

【白话解】

病人身体发热下肢寒冷,头项部强硬紧急,恶寒,时常头部发热,面红目脉赤,只是头部摇摆不定,猝然口噤不语,背部角弓反张的,这是痉病。

(八)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衍义】

肝在五行为木,在六气为风;所胜之者,燥金;不胜之者,湿土。若金旺,则木受制而郁矣。木郁必发,发则从火,过其所不胜之中土,故脾土得木火而腹为暴胀大。如《内经》所谓厥阴在泉者,腹胀,与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同类也。是故以腹之暴胀,因知木之郁于肝者也,已出之脾,而木气行矣,火与俱,而燥金之气退矣。金退木行,故曰欲解。解则其脉行,应脉大,今不浮大而如故、反伏弦者,则是风犹郁在肝而自病其所合之筋脉,已成痉矣。此条暴胀之先,不见叙证,遽曰欲解,必有所解之病在也。

【校注】

①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按:“暴腹”两句难解,诸注多歧,如程林以为于理不合。吴谦以“暴腹”五字为衍文。余无言《金匮要略新义》则删去此条。此不当轻加是否,当从阙疑。魏荔彤曰:“痉病,表证也;腹胀,里证也。‘腹胀大’则痓竟为传里之痓病矣,传里岂可言解哉?是必别有故。而不可以为传太阴,暴腹胀,谬撰太阴痓病之说也。”

②脉:宽保本、新刻本“脉”上并有“其”字,《编注》《正义》同。享和本曰:“‘解’字下一有‘其’字。”

③伏:《玉函》《脉经》卷八第二并作“复”字。

④痓:《脉经》此上有“必”字。又,何炫曰:“‘脉如故’八字,应另作一段。”

【白话解】

从略。

(九)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衍义】

痉病由风寒互为之。重感于邪,寒脉则紧,风脉则弦,是本脉也。《脉经》谓:直上下行者,督脉也。见之则大人癫、小儿痫,两者尽为背反张,由督脉与太阳合行于脊里,相引而急,故显出督脉之象也。今痉强无异于癫、痫之背反张者,是亦相干于督脉,而见其上下行之象矣。

【校注】

①如:《玉函》、《脉经》卷八第二、《甲乙》卷七第四并作“而”字。享和本曰:“‘如’一作‘而’。”按:“如”古与“而”多通用。《诗经·大雅·常武》:“王奋厥武,如震如怒。”陆德明《释文》:“一本此两‘如’字皆作‘而’。”

②直:按:“直”非言脉象,乃动词,有“当”义。经已言“紧”而复加言“直”,何用?

③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此细注,《玉函》《脉经》《甲乙》并作“夫痉脉来,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白话解】

痉病的脉象,按之紧而弦,当上下移行切之。

(十)痓病有灸疮,难治

【衍义】

痉病有风热,燥急其筋骨,不当复灸以火,且助火能深入助阳,风热得之,愈固而不散,所以难治。《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内经》谓脉沉而坚,病在中。今所伏非沉者欤?坚非如肾之弹石者欤?此两条出脉不出证,殆为前条明其表,此见其病在内外,如《内经》之柔痉骨强之类也。

【校注】

①灸疮:日·阪田鼎曰:“‘灸’疑‘久’误,‘疮’下疑脱‘者’字。”又曰:“久疮,指疮口难收者,及疮面干收者等。”

②难治:元刊本、赵刊本、俞桥本、清初本、宽政本此下并有“《脉经》云: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十二字,《衍义》《二注》同。又《脉经》卷八第二“治”作“疗”。徐彬曰:“治痓,终以清表为主。有灸疮者,经穴洞达,火热气素亏,即后瓜蒌桂枝汤、葛根汤嫌不远热,大承气汤更虑伤阴,故曰难治。”陈念祖曰:“余用风引汤减去桂枝、干姜一半,研末煮服,往往获效。”

【白话解】

痉病同时有疮的,难治。

(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imgimg,脉反沉迟,此为痓。瓜蒌桂枝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