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新传(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首次逗留汴京

辛赞在亳州任县令期满后,曾任职于行台尚书省。其时间应为金皇统八年(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美芹十论》则仅有“留京师”(汴京为金行台尚书省所在地)一语。

金熙宗时期,河北、山西、山东多由女真人任地方官,而河南、陕西则大多为汉官留任。兀朮领行台尚书省时,行台与元帅府都有一批汉族幕僚。金皇统六年,曾有人提出“厘革河南官吏之滥杂者”,当时行台尚书右丞相刘筈上书说:“废齐用兵江表,求一切近效,其所用人不必皆以章程,故有不由科目而为大吏,不试弓马而握兵柄者。今抚定未久,姑收人心,奈何为是纷更也?”[19]皇统八年(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左丞相宗贤主张由女真人充州郡长吏,熙宗说:“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20]这样,到了金皇统末年,汉族士大夫不但可以担任县令,还可以担任州郡长吏及更高的职务。辛赞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汴京为官的,他在这里先后接触到领行台尚书省的完颜宗弼和完颜亮(完颜宗弼死于金皇统八年)等金朝重臣,为他的仕途提供了机遇。

辛弃疾有一首《声声慢》词,题为“嘲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全词为: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澹,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21]

词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辛弃疾儿时入汴京凝碧池所见所感,颇似当年王维被安禄山拘禁的情景:“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凝碧池上十里木犀依旧[22],只是朱颜已换;红木犀虽偷染妖红,但香气不改。这如同女真贵族占据华夏,效仿汉族礼仪,仍不被承认为中国之君。痛恨女真统治,谴责南宋当局的南逃,“风月愁侬”,爱国思想已在儿时的辛弃疾心中牢牢扎下深根。既自称为“儿时”,应当不出十岁前后。

此时正当兀朮死后大权旁落完颜亮手中之时,一场激烈的内部夺权斗争渐将开始。果然,完颜亮于金皇统九年(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十二月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亶,登上帝位。完颜亮甫登极,就开始大肆杀戮宗族势力和旧功大臣。辛弃疾《九议·其五》谈到“虏情猜忌,果于诛杀”时有言:

某顷游北方,见其治大臣之狱,往往以矾为书,观之如素楮然,置之水中则可读。交通内外,类必用此。[23]

据《金史》卷六三《后妃传》上、卷七六《宗义传》、卷八四《杲(撒离喝)传》,完颜亮篡夺帝位后,于金天德二年(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诛杀了太祖弟斜也之子平章政事宗义及左副元帅撒离喝等一百二三十人。他指使元帅府令史遥设用白矾书字,诬为撒离喝与其同党的谋反手书,制造了这一起大屠杀狱案。“以矾为书”,就是《宗义传》所说“白纸一幅,有白字隐约,状若经水浸,致字画可读者”[24],也就是《神麓记》所载“左副元帅国王撒海,累建功勋,止因篡位之初,自怀疑惧,计构遥设,以白矾书假言,宫外拾得,令其诬告,并其子御史大夫沙只并子孙三十余口,及太祖亲弟辽越国王男平章孛急弟兄子孙一百余口,……尽行杀戮”[25]诸情节。辛弃疾既称在北方亲见了这一狱事,知其时必在汴京,而这一年他才十一岁。这是辛弃疾随祖父辛赞居官行台尚书省的有力证据。

[1]赵善括《应斋杂著》卷六《醉蓬莱·前题》(按即《辛帅生日》之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赵善括,字无咎,居隆兴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所作《应斋杂著》,杨万里为之作序。其序见《杨万里集笺校》卷八三,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39页。

[2]罗愿《鄂州小集》卷一《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丛书集成初编》本。

[3]新发现的《菱湖辛氏族谱》卷首完整地记录了辛弃疾手创的《济南辛氏宗图》。该族谱为抚州菱湖怡和堂1935年刻本。

[4]儒林郎为元丰改官制之后的阶官,文散官,为从八品选人官阶。

[5]“滨州”原作“宾州”,辛寂不可能到广西宾州为官,应为山东滨州之误。又,司理参军,辛启泰《稼轩先生年谱》引作司户参军。

[6]《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三《美芹十论·进美芹十论》,第216页。

[7]《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三,第216页。

[8]此据新发现的《有宋南雄太守朝奉辛公圹志》,原碑藏铅山县博物馆。《菱湖辛氏族谱》误书孙氏为孺氏。

[9]田雯《古欢堂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后小注:“稼轩有《一丘一壑》词,甸柳,村名。”

[10]《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六,第523页。

[11]《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一一,第1301页。

[12]《金史》卷一二五《文艺》上《蔡松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15页。

[13]元好问《中州集》卷三《承旨党公小传》、卷二《刘内翰瞻小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宋人入学,男取单。据赵与时《宾退录》卷四:“今世男子初入学,多用五岁或七岁。盖俗有‘男忌双、女忌只’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15]刘祁《归潜志》卷七,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页。

[16]《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九,第927、929页。

[17]《中州集》卷二《刘内翰瞻小传》。

[18]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长卷后,就有郦琼题写的跋文,是三首七绝诗。

[19]《金史》卷七八《刘筈传》,第1772页。

[20]《金史》卷四《熙宗纪》,第85页。

[21]《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九,第961页。

[22]据《中州集》卷四载郦权《木樨》:“末路益可惜,例进宣和初。仙根岂易致,百死不一苏。昔游汴离宫,识此倾城姝。”知汴京离宫凝碧池中木犀,为北宋宣和中所引进,故辛词赋此以致其感慨。

[23]《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卷四,第349页。

[24]《金史》卷七六,第1740页。

[25]《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三,第1674页。撒海即撒离喝,孛急即宗义,女真名孛吉,音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