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滔滔好望角
南非最令人神往之处便是好望角。这个名字即使在儿童的认知里也绝不陌生,也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前往。
好望角与南非的发现密不可分,而其具体的过程众说纷纭。人们一般认为,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488年2月3日绕过好望角约350千米后在莫塞尔湾登陆,标志着人们首次发现南非大陆。但也有考古发现推测,是腓尼基人早在2000年前就发现了南非。
甩掉开普敦市内的喧嚣,汽车沿着开普半岛西海岸向南轻快地奔驰,约一小时后就进入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7680公顷的保护区内,凸凹不平的铁锈色地面上生长着一片片低矮的灌木丛和被称为南非国花的山龙眼属鲜花,间或有狒狒、非洲旋角大羚羊等动物一跃而过;阴云低垂密布,继而飘起了雨丝,更令人感到苍凉寂寥。这也许正是开普敦建筑师布赖恩·曼瑟1928年提出建立这一自然保护区时的初衷:让好望角永远保持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50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模样。
汽车沿着路标向西南方驶去。伴着阵阵涛声,一个如同伸入大西洋中巨大鳄鱼爪的岬角映入眼帘。墨绿色的波涛托起白色的浪花,轮番拍打着岸边嶙峋的乱石,群群海鸟追逐着浪尖俯仰嬉戏。一块黄色木牌上用英文和阿非利加文标明:好望角/非洲大陆最西南端/南纬度为34度21分26秒/东经度为18度28分26秒。难道这里就是令人神往的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之处?好一个“云翻一天墨,浪卷半空花”的好望角!
葡萄牙诗人卡蒙恩斯在其优美的叙事长诗“鲁西亚德”中,讲述了好望角的神奇传说。古希腊时,硕大无朋的亚当阿斯特伙同其他99个巨人图谋反抗诸神,试图用风暴攻取奥林匹斯山,但被在诸神前面的赫尔克勒斯和沃尔坎打败。作为永久的惩罚,巨人们被流放到世界的尽头,埋葬在火山群峰之下。亚当阿斯特的身体化为峥峥丘岳,形成了好望角。开普敦北面的桌山是他制造风暴和雷电的作坊,好望角周围海域上怒号的狂风和肆虐的雷暴,是他不断巡游的魂灵。对敢在这一海域搅扰他的人,他会咆哮着施以可怕的报复。
好望角的峭崖、乱流和植被无一不流溢着大自然的神奇。好望角及其所在的开普半岛下沉积着一层有5亿3千万年历史的花岗岩层,这使狭窄的半岛足以抵御任何狂风恶浪。好望角附近的花岗岩层下有着许多海洞,其中的一个深达61米,直径为12米。好望角离南纬40度大西洋海面的“咆哮西风带”很近,以大风著称。每年夏季(10—3月),强劲的东南风持续不断地扫过好望角,时速可达120千米。大风使人类活动受到影响,也使许多植物龟缩在背风一侧生长。但这种东南风却有一大益处,它可以净化空气,使蚊、蝇等极难存活,因而被人们誉为“开普医生”。
开普半岛夏季的平均温度为20.3摄氏度,而东海岸的温度至少比西海岸高6摄氏度。在南非实行严格种族隔离的时期,这种自然气候的不同也被用来加剧人间冷暖。在东部海滨一家餐厅工作的一位黑人姑娘说,以前黑人和混血人都被赶到靠近大西洋的阴冷的一面去住,现在他们可以移居到靠近印度洋的一面,同白人一样享受那里的阳光了。
除了一些残存的贝丘,史前人类在好望角没有留下任何有记载的历史。在一次寻找非洲大陆尽头的探险中,迪亚士率船队于1488年首次闯入了亚当阿斯特的禁地,开始了人类对好望角的认识。在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的万里航途中,苦于疾病和风暴的船员们多数不愿继续冒险,数次请求返航。迪亚士力排众议,坚持南行。1488年1月,他们的船被一场风暴裹挟着漂流了十几天后,不知不觉中已绕过了好望角。在返航途中,他们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正值晴天丽日。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海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岬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迪亚士感慨地将其命名为“风暴角”。据说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经此赴印度满载而归后,葡王约翰二世将其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角就带来了好运。但亚当阿斯特似乎并未忘记报复迪亚士,1500年,迪亚士随另一位葡萄牙航海者赴印度途中,在好望角的一场风暴中罹难。站在好望角的峭崖上,你仍能听到一个新的传说:人们常常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之际,见到有人驾一叶轻舟,奋力拼搏着穿越好望角。人们会告诉你,那就是不屈的迪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