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丁·戈迪默: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坛耆宿
1991年10月3日下午1时,南非女作家内丁·戈迪默在斯德哥尔摩被宣布为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一片掌声中,瑞典文学院有关人士向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人们解释了戈迪默获奖的原因:“用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的话说,她的获奖是因其壮丽史诗般的作品使人类获益匪浅。”
“你简直想象不出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是多么惊喜。”正在纽约讲学的戈迪默说。继1986年尼日利亚的沃尔·索英卡和1988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夫兹之后,戈迪默是五年内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人,也是继1966年德国奈莉·萨克斯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
戈迪默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矿业小城斯普林斯。经营珠宝生意的父亲是一个立陶宛犹太移民,母亲是英国人。南非社会尖锐的种族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严酷现实从小便使戈迪默的心灵倍觉困惑和压抑。那时还是一个怯生生小姑娘的戈迪默,常常无言地注视着父亲珠宝店内的来往顾客和被人视为下等人的黑人季节工。成年后的戈迪默更为自觉地悉心体察种族隔离制度给南非社会和人际关系带来的深深创伤。辅之以广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戈迪默将胸中块垒诉诸笔端,一部部文学作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1971年出版的《主宾》被认为是戈迪默前期写作生涯的代表作。1974年出版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1979年出版的《伯格的女儿》和1981年出版的《朱利的人》等作品的写作技巧则更为精细、纯熟,其中《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曾获英国最有威望的布克·麦康奈尔文学奖。在这些文学作品内所反映的30余年的时间跨度中,她将种族隔离社会内极度复杂的社会矛盾触目惊心地解剖于世人面前。《朱利的人》描写白人斯梅尔一家在发生武装暴动时,在黑人佣人朱利的帮助下逃到朱利家乡的一间原始棚屋内躲藏。随着时间的推移,斯梅尔一家对朱利的依赖不断增加,但随后主仆间的关系终告破裂,尖锐地揭示出白人,即使是所谓慈善的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特权观念是不合理的。《陌生人的世界》则描写了一个白人在与南非黑人的接触中逐渐了解了他们,并通过与黑人的友谊,了解了约翰内斯堡50年代种族居住隔离的内情。
对种族隔离制度的鞭挞使得戈迪默的作品一度成为南非当局的喉头之鲠。《陌生人的世界》《伯格的女儿》等书曾作为禁书被强令从书店下架。但在高压之下,戈迪默从未放弃手中的笔。瑞典文学院对她的评价是:“在一个对书籍和作家进行审查和迫害的警察国家,戈迪默在文学界争取言论自由方面长期的先驱作用使她成为南非文坛的耆宿。”
戈迪默获奖后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借此殊荣促进南非,特别是南非黑人文学事业的发展。南非作家大会是一个黑人占多数、有着500名会员的文学团体,其宗旨是鼓励有才华的青年人尽快成长起来。作为其中的一名会员,戈迪默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为文学事业苦苦奋斗的人们充满关切之情并表示将对他们提供资助。她说:“看到有人在与其他10个人合住的简陋棚屋内的一角,在这样最不可能的条件下仍埋头写作时,深深地感动之余,我感到了自己的责任。”
继1990年出版了新作《我儿子的故事》之后,戈迪默的短篇小说集《跳跃》又出版发行。为了更为公正、合理的新南非,戈迪默仍在呼唤着、呐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