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德克勒克:“我很尊敬曼德拉”

2021年11月11日,南非前总统弗雷德里克·德克勒克因间皮瘤癌医治无效,在开普敦家中去世,享年85岁。

在南非工作期间,我曾多次近距离观察、采访德克勒克。

南非曾是一个“制度化的种族主义”国家。在南非和平解决种族冲突、开创民主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位政治家以其非凡胆略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历史作用。是他最终将曼德拉从铁窗之中释放出来,是他开启了注定使自己走下最高权位的民主进程,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南非避免了因剧烈的政治变革而陷入内战,他就是1989年至1994年担任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前最后一任白人总统的德克勒克。

1993年10月15日,75岁的曼德拉和57岁的德克勒克同时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新南非于1994年诞生。在此之前的4年多时间里,德克勒克常常处于四面受敌、遭左右夹攻的境地,但他仍克服艰难挺立在历史前进潮头之上。作为白人利益的政治代表,他既要在改革中尽力维护白人的既得利益,又要顶住白人极右势力视他为叛徒的咒骂,坚持将曼德拉释放出来的决定,并坐下来平等地与其进行谈判。一个处于至上地位的白人与一位曾为囚徒的黑人最终成为互相冲突达3个多世纪的黑白两种肤色的政治代表。他们既是斗争对手,又是建立新南非政治改革中的平等伙伴。

1991年12月,刚刚走出牢狱的曼德拉与德克勒克分别率团历史性地坐在一起,通过举行“民主南非大会”就南非的未来进行谈判,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德克勒克是布尔人后代,讲英语时带有浓重的口音,律师出身的他礼数周到、思维敏捷、辩才极佳。新南非于1994年诞生后,作为第二大政党代表的德克勒克出任南非第二副总统。1995年下半年,德克勒克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郊区参加竞选活动时,我又在现场与他进行了近距离接触。1997年10月3日,我对已经宣布退出政坛的德克勒克进行了专访。

这次采访在位于比勒陀利亚城南西贝柳斯大街“德克勒克大厦”内进行,那里是德克勒克所在的南非国民党总部所在地。与1991年年底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相比,历经一场社会大变革后的德克勒克脸上多了许多细密的褶皱。

采访开始前,德克勒克特意叮嘱女秘书在他的身后摆上一面新南非的六色国旗,那天我也特意打了一条有着新南非国旗样式的领带,这不谋而合的做法都在暗喻新南非的诞生与德克勒克的历史性作用密不可分。

采访中,我向德克勒克询问他对曼德拉的评价。

德克勒克有板有眼地说:“作为个人,我很尊敬曼德拉。当然,我们是政敌。从民主的意义上讲,我们相互斗争。但我们也总是感到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制定计划,以便取得选民的支持,团结起来去做那些必须去做的事情。曼德拉在整个过渡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他,这一过渡时期是不可能的。我对他评价很高。”

我接着问道:“作为一名杰出的南非政治家,您是一位个性很强的人。在您的生活中,什么是您最喜爱的座右铭?”

德克勒克说:“一个人不是仅有一条特定的座右铭。指导我生活的座右铭之一的是当我还是孩子时妈妈告诉我的。她在家中墙上挂着一首小诗,我还清楚地记得其中的一句,‘志大者行高,无志者落伍;自信且自勉,勿忘此至嘱。’指导我政治生涯的主要座右铭是,‘你无法在不公正的基础上建筑和平的未来,必须让所有人得到公正。’”

德克勒克的改革之举在南非白人中也招致不少非议。我意有所指地问道:“回首往事,您有无甚感懊悔之事?”

德克勒克说:“当然,所有的人都有懊悔之事。人只要一做事就要犯错误。人们在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当然会感到懊悔。但就我一生中所作的重大决定而言,特别是在我作为总统掌权期间,我消除了种族隔离制度,释放了曼德拉,解除了对政治组织的禁令,为使所有人享有公正进行了制宪谈判,我对这些事情没有一点懊悔之意。今天我仍会以同样的方式做所有这些事情。”

我又问道:“您希望自己作为怎样一个人被后人记住?”

德克勒克思忖了片刻后说:“我想,这个问题应首先交给历史学家,让他们客观地对我的作用进行评价和分析。如果让我自己来说,我希望自己能够作为这样一个人被人们记住——‘他在新南非的诞生过程中,与别人一起,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新南非为她的所有人民带来希望、机会、昌盛和正义。’”

在那之前,曼德拉已宣布南非将与中国建交。德克勒克告诉我,他还没有去过中国,但他“非常希望有机会到你们那一部分世界去”。他在谈及中国与南非建交一事时说:“我认为,从南非方面来说,与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国家之一的中国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极为重要。我想,就未来而言,非洲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大市场和原料供应者,与非洲大陆上一个最为繁荣的国家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对中国来说也极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最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这样做可以打开大门,为我们双方创造许多机会,使我们两国人民受益。对此,我满怀希望。”“我认为两国贸易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南非向中国出售产品,中国也向南非出售产品。其次,投资也是一样。从南非投资到中国,中国也投资到南非,这里有许多机会。我想中国应该利用这些机会。世界上一些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就是所谓的‘老虎’,都在南非进行了很多投资。他们预测将会从对南非的中长期投资中得到回报。我可以预言,南非和中国两国间关系会有发展,贸易、经济、投资和相互影响都将会扩大。”

在专访的最后,德克勒克委托我向中国读者转达他最良好的祝愿。他说:“我要向中国人民说,南非向你们表示祝愿。南非希望看到你们中的很多人能够到南非来旅游。我们能够向你们提供许多东西。你们也将看到有许多南非旅游者到中国去。我认为,我们两国能够为两国人民的相互利益进行合作。我希望两国关系发展结出丰硕成果,希望这一关系发展取得成功,为两国人民创造出更多的新机会。”

如今,德克勒克的这些祝愿已经成为现实。

这次专访开始前,我送给德克勒克一本1994年11月号的《世界知识画报》,其中刊载有我撰写和供稿的“德克勒克”一文及11幅照片。专访结束后,我又请德克勒克为我所著《黑人骄子曼德拉》一书题词。他在书扉处欣然写下“致温:最良好的祝愿。弗·威·德克勒克”。

附:

“愿南非与中国关系结出硕果”

——访南非前总统德克勒克

人民日报约翰内斯堡1997年10月4日电(记者温宪)位于比勒陀利亚城南西贝柳斯街上的“德克勒克大楼”是南非国民党总部所在地。10月3日下午2时整,曾作为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和新南非民族团结政府第二副总统的德克勒克准时来到这里,接受了本报记者和正在此间拍摄系列片《彩虹国度——南非》的中国电视摄制组的采访。

总部大楼的工作人员特意在德克勒克的坐椅后摆上一面新南非的国旗。今年61岁的德克勒克为新南非的诞生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曼德拉总统曾赞扬德克勒克是一位新南非诞生的“杰出助产士”,并希望南非人民不要忘记德克勒克“在从一个痛苦的过去向今天平稳过渡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德克勒克在谈到这段往事时说,他于1990年2月主动采取废除种族主义制度、释放曼德拉、解除党禁等重大行动后,开始在南非白人中失去了支持,但后来通过举行白人公决渡过了这一难关。他说:“我曾身为总统,后来代表第二大党在政府中任一名副总统,那也是很困难的。然而,回首往事,我真的感到自己还是经历了美好的生活,我有过极好的机遇。”

德克勒克告诉记者,还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妈妈曾在家中墙上挂过一首小诗,其中“志大者行高,无志者落伍;自信且自勉,勿忘此至嘱”等句,至今仍是指导自己生活的座右铭。在政治生涯中,他坚信无法在不公正的基础上建筑和平的未来,而必须让所有人得到公正。回首往事,德克勒克说,对他本人的历史功过尽可由历史学家去分析评价,但他自己希望能够作为这样一个人被人们记住:在新南非的诞生过程中,他曾与别人一道,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新南非为所有的国民带来希望、机会、昌盛和正义。

德克勒克对南非的前途表示乐观。不久前,曼德拉总统曾提出将在适当时候,聘请已宣布退出政坛的德克勒克做某种工作。对此,德克勒克表示,自己不寻求任何任命,只想去许多国际场合发表讲演,告诉人们自己所了解的南非。对曼德拉总统,德克勒克说自己很尊重他,但也承认他们之间也是政治对手。他说:“从民主的意义上说,我们互相斗争。我昨天刚刚会见了他。我们讨论了我们两人今后的关系问题。他也将于今年年底不再担任非国大领导人,但他还将作为总统工作一段时间。”

曼德拉总统去年11月27日宣布,南非将于今年年底与中国正式建交。德克勒克对此表示:“从南非方面说,与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国家之一的中国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极为重要。就未来而言,非洲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大市场和原料供应者,与非洲大陆上一个最为繁荣的国家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对中国来说也极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国关系正常化最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这样做可以相互打开大门,为我们双方创造许多机会,使我们两国人民受益。”

德克勒克从未访问过中国,他表示,有机会很愿意去中国看一看。谈及中国与南非建交后的前景,他说:“我首先认为两国的贸易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其次,相互投资也会有很大增长。我可以预言南非和中国间的关系会有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