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晏智杰著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岱孙序

晏智杰同志从事经济学说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已多年。最近,在这教研工作的基础上,他写了《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和《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现更名为《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等各自独立又前后衔接的著作,将以付出版社,分期出版;来求序。

这些著作的目标是较全面、较系统而有一定新意的教材兼专著。它们以重商主义为上限,以马歇尔为首的所谓“新古典经济学”为下限,(没增补“凯恩斯革命”)实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一部断代史。它们固然适用为高校“经济学说史”一课的教材,但又具有专题著作的性质。

本书的特点在于打破现有经济学说史著作已形成的旧模式,在较全面、较系统的新模式下,对于这一历史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发展中出现的重要观点、理论和人物,提出若干具有创见性的论述。

首先,是处理历史上主流派和主要人物与非主流派和非主要人物的地位和关系的问题。旧模式详论各主流派和主要人物的经济思想而忽略对非主流派和非主要人物思想的论述。因此,在旧模式中,出现的是一系列的挺拔的山峰,而缺乏联系诸峰的连绵起伏的群岭。本书力矫此弊,在论述中,一方面仍然侧重于对主流派和主要人物学说的论述,予以更大的篇幅。但在另一方面,对于次要学派和次要人物,无论其为主流派之支流或为其反面,只要其对主流派或主要人物的思想有某些补充、干连甚至质疑之处,本书都尽量予以不同程度的注意,使得本书所呈现的是一个山峦起伏、峰岭交错的整体画面。必须说,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本书的作者也许不是这种观点的唯一主张者。在最近两三年内,在国内还有少数的经济学史家的著作文稿上也突出地出现了这一倾向,虽然迄今还未见有这类书稿的公开出版。

其次,是在旧模式中,强调以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学说史全书主线的处理问题。旧模式可能受到50至60年代通用于国内高校中的苏联教科书和专家讲稿的影响。这种主线的强调也许来自错误地以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剩余价值理论》)就是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史,从而经济学说史教材 ,无论是通史或是断代史,都只能以之为编写的范本。这一偏见又影响到对上述的流派和人物的取舍的问题。本书力图矫正这一偏见,在依然重视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发展 在整个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的同时,着意于兼顾其他各方面经济思想发展的论述。

也许更重要的是,本书如何处理对各学派和人物的述、评,如何在这些述、评中,提出自己的不同于前人的新见解。五六十年代,经济学说史著作重评而忽述。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相反的极端,重述而忽于评。本书决然摈弃前者以简单化的、贴标签式的形式代替科学分析的“评”,也谴责后者,不分青红皂白一切拿来主义的“述”。作者的基本态度是: 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必须一方面认识到,其本质上所具有的辩护性,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其具有寻求经济规律的实证性。对于他们的学说的述评,必须既有确切的阐述,又有公正的评价。在这述与评的交叉中,作者对于有争议的,关于理论的评价,人物的臧否,提出了和前人不同的见解和判断。读者可以对这些见解和判断仍然提出不同的意见。学术的问题是允许讨论的。真理愈辩愈明。这也该是本书作者所祈求的。

陈岱孙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

于北京大学燕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