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户、需求和产品
图1-1所示的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清晰地展示了3个元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户产生需求,产品基于需求被设计出来,从而服务于用户。需求决定了产品从哪里来,而用户决定了产品到哪里去。
图1-1 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
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虽然清晰地展示了3个元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定义元概念本身。用户、需求和产品这些基本概念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基于特定的学科或者行业的,例如,用户的定义基于互联网行业和IT行业,需求的定义基于经济学,产品的定义则基于经济学和营销学。
显然,这些基于特定学科和行业所下的定义都不适用于产品知识体系。因为各行业对这3个概念的定义是相互独立的,只为自己特定的知识体系服务。而产品知识体系里的用户、需求和产品紧密关联,不能独立存在。当我们提到用户的时候,这个用户一定是基于一个产品,是属于某个产品的用户。这个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已经设计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规划之中的。同理,当我们提到需求的时候,这个需求一定是基于用户的,是属于某一个用户或某一群用户的。当我们提到产品的时候,这个产品一定是基于用户需求设计出来的。
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之所以不能给出3个元概念的明确定义,是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且依赖的,不能用用户来定义需求,又用需求来定义产品,最后再用产品来定义用户。这会陷入典型的“循环论证”,是无意义且无效的。
为了打破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中的循环论证,我们在这个关系模型中引入“人/群体”这个概念。“人/群体”这个概念已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明确定义。这里的“人/群体”是一个集合名词,“人/群体”产生各种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并服务用户,而用户就是群体中直接使用或潜在使用产品的“人/群体”。
在图1-2所示的新关系模型中,首先,由“人/群体”定义需求这个概念,需求是“人/群体”在生理或者心理上产生的某种需要和诉求。然后,用需求定义产品,产品是满足“人/群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需要和诉求而设计出来并服务用户的实体或虚拟物品。狭义的产品包括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手机、App、保险等,广义的产品还包括组织、地点、思想等。最后,用产品定义使用产品的用户,用户是群体中直接使用或潜在使用产品的“人/群体”。
图1-2 人/群体-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
综上所述,在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中,引入“人/群体”这个基本概念,能使每个概念的定义都遵循一个完整的逻辑关系。至此,整个“产品学”知识体系下的3个元概念就清晰地定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