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养生尤贵于寡欲——明·俞桥《广嗣要语》
俞桥(1520—1572年),字子木,号溯洄道人,海宁人。据《海宁州志稿·人物志·方技》记载:“俞桥,少业儒,兼精医,嘉靖间,以名医征入京,初授官太医院吏目,升院判,桥于医书无所不究,又博询故老,得河间、洁古、东垣未刻诸稿及古今诸家授受良方,晨夜抄录,斟酌损益,处方治病无不奇应,居京师,耻事权贵,贫家延请必尽心疗治,不责其报,故医名日盛。”著有《医学大原》,已佚,另有《广嗣要语》为后世所推崇。
根据裘沛然主编的《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广嗣要语》最早刻印年代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国内外所存馆藏有多种版本流传,其中有台湾图书馆馆藏明嘉靖年间原刊本《广嗣要语》一卷,附方一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馆藏明万历胡文焕《格致丛书》刻本;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明钞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濂溪书院钞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图书馆馆藏钞本等。现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广嗣要语》点校本出版。
根据《广嗣要语》俞桥《本序》,有“近有数刻本,附方者,为锦衣万君鹿园所刊;附经者,为州守刘君仲衡所刻。惜其流布未洽,用捐微禄,倩工重梓,以为广传云尔”的记载可知,在俞桥重刊之前,已有几种版本流传。根据万鹿园于书末所题为“嘉靖丙申九月重阳日鹿园居士识”所考,本书早于嘉靖丙申年(1536年)已有刊本,较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所载的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要早十年。万鹿园,名万表(1498—1556年),字民望,号鹿园,宁波人,为宁波卫世袭指挥佥事,历任浙江把总都指挥佥事、督运,南京锦衣卫佥书等职,黄宗羲曾为其作年表《都督万鹿园先生表》。万鹿园和刘君衡的刊本,因两个版本内容不一,流传也不广,因此,俞桥决定拿出自己微薄薪资,重刊此书。
《广嗣要语》是一部专门讲述优生优育知识的医学专著,以俞桥自己平生经验,汇集各家学说,从养生强体、调理精血的角度,阐述生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全书仅一卷,分为三个部分。一为论,共14篇;二为附方,共29张方子,大多为俞桥自创方;三为广嗣附方,共附录22张方子,为历代经验秘方。前有《总论》一篇,开明宗义:“尽万物而观之,山无不草木,地无不黍稷,人无不生育,要之,得其养耳。”“信此以行,将见天下无不可父之男,无不可母之女。”只要重视养生,都能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各论中首篇《调理精血论》,是讲求嗣的基本法则。“求嗣之要,在乎男精女血充满而无病也。”男女双方的健康,是优生的基础。在男者,如精血亏虚,可导致阴亏或阳虚,或阴阳均不足,调理当补阳、滋阴或阴阳双补;在女者,如经血不调,或先期,为血热;或过期,为血虚,过期而色淡者,为有痰或为虚;经行成块者,为血凝,或为寒;经行而疼者,为气滞;经后而疼者,为气血俱虚;经水紫黑者,气血俱热也。各种不同表现,因结合临床,以不同的方法调理,使其恢复正常。“当察其时之寒暄,脉之迟数,证之冷热,平而调之,以复常候,不可一途而取。”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求嗣之要,重在养生”这一理念,也始终贯穿于全书。
《直指真源论》是讲成胎前后以及生产以后,男女各方必须注意的有关事项,胎前,“斯时男女无暴怒,毋醉饱,毋食炙煿辛热,毋用他术赞益,阴阳和平,精血调畅,交而必孕,孕而必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而在受孕以后,则“宜令镇静,血气安和,则胎孕长养。又须内远七情,外薄五味,大冷大热之物皆在所禁。苟无胎痛、胎动、漏血、泻痢及风寒外邪,不可轻易服药。亦不得交合阴阳,触动欲火”。生产以后的保养方法,“降生之后,摄养一如胎前。盖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母食膏粱爨烈之物则乳毒。有是数者,子受其害矣”,强调了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精血充盈是孕育的关键,对于精血不足的调治,除药物治疗外,将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儒家学说引入临床,提出了“养生尤贵于寡欲”的观点,要求男女肾志内藏,交合有节,心静内守,消除邪思妄念,能使精、气、神充盈,易于受孕且子女亦会长寿。
《男女服药论》则强调了治疗不孕不育时,男女用药的区别,“男子以阳用事,从乎火而主动,动则诸阳生。女子以阴用事,从乎水而主静,静则众阴集。故治男子,毋过温热以助其阳;治女子,无过寒凉以益其阴。古人黄柏、知母之药,每用于男子;而干姜、艾叶之剂,恒施于妇人”。这些用药原则,至今对临床治疗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此篇之后,俞桥毫无保留提供了两张男女专用的秘方,“在男子则用思仙丹,收固诸阳以为持久之计”,“在女子则用启荣丸,鼓作微阳,以为发育之基”。在附方篇中,可以找到这两张处方。思仙丹附方中全称为“秘传金锁思仙丹”,启荣丸全称“玉钥启荣丸”。
其中金锁思仙丹,按目前通行说法,来源于《古今医通》中的《女科切要》,此书为清初医家吴本立所著,成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65年)。其实此方首见于俞桥《广嗣要语》附方第一方,比吴本立早200多年。
以后各论,分别阐述了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各种原因、机理,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男性原因导致的不育,是开古代男科治疗之先河。也是古代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医家之一,强调男性治疗中的“调元”,分别阐述“阳虚”“阴虚”“阴阳两虚”的不同治疗方法。在女性,则分别论述了“调经”“安胎”以及如何避免难产的一些治疗和预防之法。
在药物应用上,俞桥认为男女服药有别。治疗男性不育,强调毋用过温过热之品,以免助其阳,而治疗女性不孕,则不能过用寒凉之品以损其阴。
中医古代专门阐述优生优育的著作不多,俞桥的《广嗣要语》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