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风暴:EBPM方法论及其应用(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绪论

1.1 BPM和BPR

BPM即业务流程管理,是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的首字母缩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企业管理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批“英语三字经”,比如MRP、ERP、CRM、PLM、SCM、APO等,而BPM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那时BPM的风头完全被另一个与流程管理相关的词盖过去了,那就是BPR,即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的,在20世纪90年代,BPR这个词在企业管理领域是非常红的,甚至有点红得发紫、热得发烫的感觉。

BPR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提出,20世纪90年代是这种管理理念的全盛期。BPR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改造对象,以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事实上,BPR在当时爆红,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这就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热潮。

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成熟起来,开始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那一批“英语三字经”很多都是同时代表了一个管理理念和一套管理软件。而从传统的靠人工填写表单、报表等管理记录为手段的工作方式,转向以集成的信息化系统为平台的工作方式,绝大部分人是很难迅速适应的,系统实施的阻力也是巨大的。比如,某公司实施ERP套装软件时,为了适应原有的工作流程,通过投入大量客户化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硬生生地将套装软件中一个信息高度集成的界面,拆成了5个界面和5个流程环节,仅仅是因为“如果一个界面就完工了,那我们部门5个人怎么分工?”。相信,这样的笑谈,亲身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人随便都可以列出一大堆来。

在这种大背景下,BPR的理念被企业管理者作为思想武器来推进信息化建设就不足为奇了。BPR理念中“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被落实为:“要推倒重来而不是逐步改进;要革命而不是改良;要么换脑子要么就换人”。在那段时间,只要提到流程管理,大家往往会认为就是BPR;而BPR就是“砸烂旧世界重建新世界”。所以,当时很多BPR项目都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展开的,甚至有时就是一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BPR常常作为一种理念被引入企业,而实践的方法就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有的管理者甚至要求照搬套装软件中的流程,因为其中蕴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反正总比现在的人工管理要先进。当然,完全照搬有时也会带来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而很多人自然就把这笔账记到了BPR的头上。所以,BPR的理念在当时是褒贬不一的,甚至有很大的争议。几十年来,随着大部分企业逐步完成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初步构建,BPR这个词也慢慢归于平静,而BPM的理念和方法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和重视。

对企业来说,从人工管理体系切换到信息化管理体系,将其称为一场“变革”甚至是一场“革命”确实也不为过。但是,“革命”之后呢?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之后该如何长治久安、持续优化呢?这正是BPM的理念和方法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BPM(即业务流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多地想到并提及的原因之一。总不能还是天天想着“砸烂旧世界重建新世界”吧,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和维护好“新世界”。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开始慢慢进入职场。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企业的员工也逐步迈入领导岗位。所以,现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接受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了。如今再要实施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其阻力也远没有20世纪90年代那么巨大了。也就是说,要不要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如何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管理的最大价值。那么,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跑得是什么呢?

是流程和数据!

所以,流程和数据已成为企业提升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数据管理方面,业界提出了诸如主数据管理、大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之类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好流程,这是BPM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的原因之二。

还有,完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后,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当然是显著的,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系统功能点的风险管控就是比较突出的新问题。曾经有个企业,其ERP系统上线后,负库存功能是否开启成为企业运营体系一个新的风险点。所谓负库存就是系统内的库存值是否可以为负数。每到季度末销售业绩考核时间点临近时,常有销售人员“串通”IT部门偷偷开启此功能,使得没有库存的成品也可以在系统中完成发货,从而冲高销售业绩。所以,负库存功能是否开启成为该企业新的风险管控点。而这种问题在没有用IT系统前,自然是不存在的。

基于上述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不是万能的。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端到端流程的全部流程环节都固化到信息化系统中。有的是因为成本太高,有的是因为很难做到。因此,人工作业环节在端到端流程中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构建端到端流程,以确定哪些步骤应固化到信息化系统中,哪些环节应采用系统外作业,哪些环节应有人工监控,哪些环节应有自动监控,哪些环节应设立考核指标,如何构建一套流程管理的PDCA闭环系统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BPM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回答的。这是BPM越来越被企业的管理者们重视的原因之三。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管理体系如何整合优化的问题,以及企业面对迅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如何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管理体系的问题,都不是实施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能轻易解决的,即使这套系统号称凝聚了世界500强的管理智慧。而这些问题,也是BPM理念和方法可以回答的。

不同于BPR,BPM很难确认是谁最早提出的,BPM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存在的理念。现代企业是一个专业分工和协作运营相结合的组织,而一个分工协作体系要运转起来就需要凭借业务流程。所以,企业对业务流程加以关注和管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不同于BPR常常作为一个理念被导入企业,BPM更多是作为一套完整的方法被引入企业中的。对于BPM这套方法论中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学者和组织都有不同的提法。图1-1所示的结构是目前较为主流的BPM所含内容的框架图。

●图1-1 BPM框架结构图

总的来说,不管是谁提出的BPM方法论,都会完整覆盖图1-1中的这些内容。可以说,这个框架是BPM应包含哪些内容的一个基本框架,各种各样的BPM方法论都是在这个框架上的深入和细化。

本书也将提出一套BPM的方法论:EBPM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