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王朝兴衰记:帕提亚帝国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呼罗珊地区

翻开今天的伊朗地图,让我们把目光落于伊朗东北及其毗邻之地。在里海之东南,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呼罗珊、塞姆南东部和拉扎维呼罗珊大部分以及包括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在内的地区,在中古时代以前的很长时期里是以“帕提亚”(Parthia)之名见诸史册的。尽管部分学者认为,早在亚述人和米底人称霸的时代,帕提亚的名字已经被屡屡提及了。但是就目前比较明确的记载来看,“帕提亚”一词最早是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行省之名出现于大流士时代的《贝希斯敦铭文》中的,如铭文第一栏第13—16行载:

大流士国王说:以下诸省归属于我。谨遵阿胡拉·玛兹达的恩典,我成了他们的国王:Pârsa(波斯)、Ûvja(埃兰)、Bâbiruš(巴比伦)、Athurâ(亚述)……Katpatuka(卡帕多西亚)、Parthava(帕提亚)……

在历史时期,这一区域北以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为界,南达伊朗中部的卡维尔盐漠(Dasht-e Kavir),西可延伸至米底(Media),西北为赫尔卡尼亚(Hyrcania),东南临阿里亚(Aria),东北则与马尔吉亚纳(Margiana)相接。如果我们接受英国历史学家乔治·罗林森(George Rawlinson,1812—1902年)的研究,那么帕提亚地区东西长约480公里,南北宽度平均在160公里—190公里之间,该区域大致面积为8万多平方公里。

就自然地理特征而言,帕提亚夹在伊朗的卡维尔盐漠和中亚干草原之间,伊朗东北的两条山脊从西北而东南,横穿其间,形成大致平行的布局。偏北的山脊线相继包括科彼特山、阿拉胡阿克巴尔山和哈扎尔马斯杰德山,被认为是高加索山系的延续;偏南的山脊线则包括阿拉山、比纳卢德山和普什特山,被认为是厄尔布尔士山褶皱的延续。这两条近乎平行的山脊线中间则是一条地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谷和丘陵。山谷地带,树木繁茂,外山脉山脚之平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在山谷和丘陵之间的开阔地带,伊朗东北的几个主要城市点缀其间,如位于塞姆南的商旅古镇达姆甘(Damghan)、北呼罗珊的博季努尔德(Bojnord)、拉扎维呼罗珊的首府马什哈德(Mashhad)及其西边的内沙布尔(Neishabur)和萨布泽瓦尔(Sabzevar)以及该省北部的古昌(Quchan)等。

作为整个呼罗珊地区主要的人口聚居地,这些城市因其所承载的历史而成为游客心目中的焦点。我们先从马什哈德开始,对其略作阐述吧。今天的马什哈德在伊朗人心目中是一座圣城,地位特殊。公元818年,什叶派第八位伊玛目阿里·礼萨被杀,他下葬的小村子萨纳巴德(Sanabad)遂被人们称为“马什哈德”,意为“殉道者之地”。阿契美尼德波斯时期,帕提亚地区的古城帕提格拉巴纳城(Patigrabana)就位于今天的马什哈德。大流士在《贝希斯敦铭文》中曾说,他的父亲希司塔斯佩斯(Hystaspes)曾于此平定了帕提亚人的叛乱,帕提亚地区才成了王朝的领地。在马什哈德西北25公里处,是著名的古城图斯(Tus),这里是伊朗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菲尔多西的家乡。相信对《列王纪》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地方。正是因为出生于图斯的这位诗人,伊朗人才用语言得以团结起来,并保持自身民族的特性。据说在今天的伊朗,无论教育程度如何,很多人都能念出几句他的诗歌。图斯原本是比马什哈德要大的城市,但在13世纪随着蒙古大军横扫呼罗珊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如今只是马什哈德城的一个郊区。在帖木儿时代起,马什哈德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现如今,它已是伊朗第二大城市。2009年,时任伊朗总统的内贾德宣称马什哈德是伊朗人的“精神之都”。作为什叶派的圣城,这里每年都会迎来2000万的朝圣者。虔诚的信徒进入圣陵后,热泪盈眶,为伊玛目礼萨之死而痛哭流涕,恍如昨日。这里还建有伊朗阿夫沙尔王朝开国君主纳迪尔沙(Nader Shah,1688—1747年)的陵墓。由修剪整齐的小花园包围起来的灰色花岗岩陵墓,别具一格,陵墓的顶上则是一尊骑马雕像,彰显着开国功臣的威严。

在马什哈德以西的比纳卢德山下平原地带,坐落着历史古城内沙布尔,它位于马什哈德以西80多公里处。根据钱币学研究的信息,这里可能是帕提亚时期的古城阿巴尔沙赫(Abarshahr)。不过现在的城名来源于中古波斯语,意为“沙普尔的新城”。萨珊波斯王朝的君主沙普尔一世(Shapur I,公元240—271年)创建该城,将之作为贸易中心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地。即从公元3世纪时,这里就是萨珊波斯帝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伊朗高原和中亚交界的开阔地带,内沙布尔在较早的时期就发展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的商贸城市。伊本·拔图塔将内沙布尔形容为“小大马士革”。这里以出产绿松石而闻名于世。公元9世纪以后,随着塔希尔王朝(Tahirid Dynasty)的兴起而再度复兴。中古伊朗诗人和百科全才奥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am,1048—1131年)即出生于此。1221年,成吉思汗的女儿为报夫仇,率军屠城十日,将死难者的头盖骨堆成金字塔。据说,时至今日,当地农民和建筑工人还经常能挖出当年死于蒙古公主之手的居民尸骨!2004年的一个早春,一列装有燃料和化学物品的列车在内沙布尔附近的海亚姆村脱轨后发生剧烈爆炸,5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死伤惨重,给这个历史古城带来了难以忘却的灾难和伤痛。同年,偌大的呼罗珊省分成三部分,内沙布尔自此告别了作为呼罗珊地区首府的历史。

如果从内沙布尔继续西行,可至萨布泽瓦尔,这里距离首府马什哈德约220公里。今天的萨布泽瓦尔是一个农业地区的商贸中心,以生产葡萄和葡萄干而著称。近些年的考古发掘则证实,这里曾是萨珊波斯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中心。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萨布泽瓦尔西北40公里处达瓦尔赞县(Davarzan County)的一个叫利万德(Rivand) 的村子附近,发现了著名的“阿扎尔—巴尔津—梅赫尔火神庙”(Azar Barzin Mehr Fire Temple)。因其地处河谷的高地,虽经岁月千余年的侵蚀,但残迹仍清晰可辨,当地的村民称之为“魔鬼之屋”。

顺着马什哈德东行,若乘火车,3小时即可至边境小镇萨拉赫斯(Sarakhs)。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有效地连接着木鹿、赫拉特以及巴尔赫。若穿过萨拉赫斯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可至土库曼斯坦的马雷(Mary),即古代帕提亚帝国东部边境重镇木鹿(Merv)。这里曾是2000多年前,张骞第二次率众出使西域时,汉帝国使者与帕提亚人相遇之地。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萨拉赫斯虽然在帕提亚后期趋于自治,但与帕提亚帝国依然保持着远途贸易关系。

在今天拉扎维呼罗珊的最北端是古昌和达雷加兹(Dargaz)。古昌与马什哈德大致处于一个地槽,在马什哈德西北方向百余公里处,阿特拉克河流经此地后,再顺着地槽向西北方向流入里海。学者们根据帕提亚时期的历史文献,推断帕提亚帝国早期的城市阿萨克城(Asaak)即建于古昌附近。据说这里是阿尔萨息斯王朝(安息王朝)的创始人阿尔萨息斯(Arsaces)最初称王之地,“不灭之火”于此永燃。

古昌的东北边是阿拉胡阿克巴尔山与哈扎尔马斯杰德山渐趋平缓后所形成的一个山脚地带,向东北方向穿过该山脚低地,即是达雷加兹,这里是现代伊朗边境的最东北角。若再东去,便是卡拉库姆沙漠了。历史上,中亚草原地带的“蛮族”往往从这里进入伊朗高原,因此,作为伊朗高原与中亚草原地带的通道,这里历来是古代伊朗诸王朝边防战略链中的重要一环。公元2世纪的罗马作家查士丁(Justin)曾说,帕提亚的国王阿尔萨息斯曾利用阿帕奥特农山(Apaortenon)有利的地形,建立了一座名为达拉(Dara)的要塞。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这座要塞显然是在达雷加兹。到了伊斯兰时代,这里常以阿比瓦尔德(Abivard)之名为世人所熟知。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发现了一些史前、帕提亚和萨珊时期的工艺品实物。其遗址分布范围广阔,部分存在于现在的土库曼斯坦境内,众多的土丘和其他古代墓葬遗址的存在有力地叙说着达雷加兹深厚的历史沉淀。萨珊时期,这里还存在着一个聂斯托利派信徒的聚居区。在中古后期,这里逐渐发展为呼罗珊地区最大和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东伊朗地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我们现在来看北呼罗珊。相对于拉扎维呼罗珊,北呼罗珊省开阔的平地较少,山谷多。整个辖区面积还不足拉扎维呼罗珊的四分之一,人口大约也只是后者的六分之一。首府博季努尔德位于阿拉山(Ala-dagh)山脚。相对于东伊朗大部分城市所普遍具有的历史沉淀,博季努尔德更像是一个新城市,因为我们在前萨菲王朝(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时代几乎找不到这个城市的名字。据说,该城乃是阿巴斯一世(Shāh Abbās I,1588—1629年)出于应付乌兹别克人的目的而建立的。今天的博季努尔德居民以多文化背景而著称,很多当地人至少可以说两种不同的语言。此外,这里还以出产良马而闻名,马术因此也成了此地的一项传统项目。

希尔凡(Shirvan)位于博季努尔德的东部开阔的谷地,阿特拉克河从古昌的方向流下来,经过这里后继续向西北方向流去。在整个北呼罗珊,这里的人口比首府还多。在伊朗的历史上,“希尔凡”的名字多次出现于各个地方。学者们经过讨论后,一说该词是“Shahrbān”的变体,意为治理者,很可能是指阿契美尼德时期各行省的长官(Xshathrapawn);一说其意为柏树,也用于男性的名字,如萨珊王朝时期的国王胡司洛一世(Khosrow I,公元531—579年)即称为“阿努希尔凡”(Anushirvan);一说该词意为“狮子的保护者”,其中“Shīr”即“狮子”的意思。持最后一种看法的人还说,希尔凡南部的山看似狮子,故名。中国本无狮子,汉时传入中土,汉语狮子一名或源于波斯语。希尔凡的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这里的部分墓葬可追溯至古波斯时代。

对任何一个地区或民族古代历史的叙述,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有民族国家的疆域地理所带来的局限。帕提亚的情况亦是如此。因此,除了上述呼罗珊地区外,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与之相接的那部分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土地,这就是以今天的阿什哈巴德为中心紧靠呼罗珊的大片区域。作为土库曼斯坦的政治中心,年轻的阿什哈巴德(Ashgabat)位于卡拉库姆沙漠和科彼特山脉之间。从地图上看,这里更靠近伊朗,距离呼罗珊边境城市仅40公里。很多字典都采取通俗词源学的解释,认为阿什哈巴德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爱之城”,但一些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则忧虑地说,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如实地反映这块土地真实的历史。比如,从20世纪前期的语言学家波茨鲁耶夫斯基(A. Potseluyevsky)到今天土库曼斯坦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的负责人贡多迪耶夫(Ovez Gundogdiyev),他们都倾向于认为阿什哈巴德的名字可追溯到帕提亚帝国的建立者阿尔萨息斯一世。在波斯语里,“Ashk-Abad”,即“安息之城”或“阿尔萨息斯之城”(The City of Ashk/Arsaces)。也许,这样的解释更能反映这块土地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种种过往。如果这种解释没错,那所谓的“安息之城”应该就是离阿什哈巴德不远的尼萨(Nisa)遗址,这里的考古发现不仅很好地印证了语言学家的解释,也极有力地凸显了这一地区所具有的历史沉淀。尼萨遗址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18公里处的巴吉尔(Bagir)村,坐落于科彼特山脚。二战以前,苏联学者已至此进行了考察,但主要的工作还是在战后由苏联学者牵头组织开展的。直到今天,意大利都灵大学考古工作者还在这里从事局部的发掘研究工作。考古发掘已证实,这里曾是帕提亚帝国早期最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发掘出土的大量实物证据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与西方古典文献完全不同的帕提亚人形象。